贾延琳
- 作品数:49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兼顾高强度、高导电及高耐热的Cu-Fe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高强度、高导电及高耐热的Cu‑Fe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Cu‑Fe合金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0.8~3%、Mg:0.05~0.2%、Si:0~0.1%、Nb:0~0.2%、V:...
- 姜雁斌黄承智李周王檬龚深肖柱贾延琳
- 一种细晶高性能Cu-Ni-Si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晶高性能Cu‑Ni‑Si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传统制备工艺进行了技术调整,包括:半连续铸造→热轧‑在线淬火→铣面→预时效→冷轧变形→回归热处理→再时效或或再时效与...
- 贾延琳庞咏易将汪明仆李周
- Cu-TiB<Sub>2</Sub>纳米弥散合金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Cu-TiB<Sub>2</Sub>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Cu-Ti和Cu-B作为中间合金,将中间合金分别熔化并过热至1300℃~1400℃后,使两熔体混合发生原位反应,生成TiB<Sub>2</Sub>纳...
- 汪明朴李周郭明星谭望贾延琳
- 一种纳米弥散强化弹性Cu-Nb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弥散强化弹性Cu-Nb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低氧级Cu-Nb合金锭坯、热挤3压及冷轧工艺制备弹性带材;所述低氧级Cu-Nb合金锭坯制备包括原料粉末真空或氮气保护球磨、氢气保护退火及真空热压制备冶金坯锭;所述热挤...
- 汪明朴雷若姗李周贾延琳陈畅
- Ta-7.5%W合金箔材的退火组织与性能
- 2012年
-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X线衍射和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Ta-7.5%W(质量分数)合金箔材在真空中1 200℃下退火1 h后的力学性能、织构和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态的Ta-7.5%W合金箔材在沿着横向和轧向拉伸过程中表现出各向异性,其中轧向的抗拉强度达到753 MPa,伸长率达到13.4%,轧向的性能均优于横向性能,这是由于样品中主要织构组分的晶粒沿横向和轧向拉伸开启的滑移系是不一样的。样品中主要形成了3类织构,分别为轧面法向平行于<100>的θ-纤维织构、轧面法向平行于<111>的γ纤维,还有轧向平行于<110>的α纤维织构,其中主要的织构为(112)[1 10]和(111)[1 21],所占的体积分数分别10.2%和11.2%;由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线取向差分布图分析可以看出(111)[1 21]取向的晶粒形成的位错亚结构之间的取向差很大,最大达到8.3°,亚晶之间的平均取向差也达到7°;(001)[1 10]取向的晶粒中形成的位错亚结构之间的取向差小很多,取向差最大也只有2.2°,平均取向差只有1.7°。
- 王珊汪明朴陈畅贾延琳夏福中左波
- 关键词:TA-W合金退火箔材织构取向差
- Cu-Fe-P-Zn合金铸态及均匀化组织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大气熔炼的方法制备3种成分的Cu-Fe-P-Zn合金,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合金的铸态组织及成分偏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2.3Fe-0.03P-0.12Zn合金合适的均匀化处理制度为960℃保温6 h。Cu-2.3Fe-(0.4~0.6)P-0.12Zn合金的铸态组织除存在明显的枝晶外,还有大量未溶解的富Fe和P的Fe2P和Fe3P相,最大粒径可达15μm。随着P含量的增加,未溶相也逐渐增多。经过960℃均匀化退火处理后,各合金的枝晶组织可基本消除,但Cu-2.3Fe-(0.4~0.6)P-0.12Zn合金的未溶相熔点高,很难通过均匀化退火来消除。模拟得到铜铁合金的均匀化动力学计算公式为:1/T=3.835×10-5ln(1.2×10-3t/L2)。
- 董琦祎汪明朴贾延琳夏承东王戊
- 关键词:铸态合金均匀化
- 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钎焊特性研究
- 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具有高强、高导以及优越的抗高温软化性能,是一类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先进铜合金,该合金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微波管、汽车焊接电极、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核技术、航空航天等众多高新技术领域。...
- 贾延琳
- 关键词:弥散强化铜合金钎焊钎料溶蚀
- 磷脱氧铜管焊接漏气失效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针对磷脱氧铜管与低碳钢储罐钎焊后漏气失效问题,采用金相、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AX)对失效器件进行分析,发现铜管漏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钎焊过程中,预热和钎焊工艺不恰当,导致焊接气氛交替出现氧化性和还原性,使得铜管发生氢脆,产生裂纹。同时在加热和冷却时,由于异种材料的热胀系数差别过大,产生的较大热应力作用于已存在的裂纹,促使裂纹二次扩展,甚至使得晶粒脱落产生空洞,最终导致焊接接头漏气失效。提出了合理控制燃气比、钎焊加热时间和焊后冷却时间,以改善钎焊质量的建议。
- 贾延琳汪明朴李周
- 关键词:钎焊漏气氢脆
- 细化处理对铸造铋黄铜组织和切削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无铅易切削铋黄铜具有环保、力学性能良好、导热良好的特点,是5G光学模块垫片的首选材料。晶粒组织粗大和铋相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切削一致性较差,染黑后出现毛刺加深、着色不均等问题。B、Ti、Zr是工业上常用的细化变质剂,可以细化晶粒和组织,从而提高铋黄铜的切削性能。本文采用铋黄铜(成分为58.3%Cu、40.85%Zn、0.07%P、0.7%Bi、0.08%Sn),分别添加0.1%(质量分数)的B、Ti、Zr,采用宏观、微观、SEM对晶粒、组织、铋相粒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1%(质量分数)的B、Ti、Zr对铸造铋黄铜晶粒尺寸都有较为显著的细化效果。无添加变质剂样品无等轴晶,而0.1%(质量分数)的B、Ti、Zr等轴晶尺寸为1.43、0.95、0.71 mm,故添加Zr的细化效果优于Ti,Ti的细化效果略优于B。同时B、Ti、Zr的添加对于晶内α+β双相组织也有细化效果,Zr的细化效果优于Ti,Ti的细化效果略微优于B。且加入B、Ti、Zr有助于消除薄膜状分布的趋势,改善铋相的分布。其中B的效果优于Ti和Zr。而4种样品切削性能排序为:B>Zr>Ti>无添加变质剂,影响切削性能的因素包括铋相和β相数密度。
- 谢康任卡卢比代丽鑫肖柱贾延琳
- 关键词:铋黄铜显微组织
- 热处理工艺对Cu-Ni-S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3种不同的工艺(直接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80%冷轧,然后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600℃/8 h高温预时效+80%冷轧+780℃/2 min+450℃/16 h终时效)对固溶处理后的Cu-2.0Ni-0.34Si-Mg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研究形变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的组织与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3种工艺对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由于其中的短时高温预处理可以获得溶质原子充分固溶的过饱和固溶体,因此终时效后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显微硬度为180 HV,相对电导率为49.8%IACS,伸长率为13%。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μm,主要析出强化相为δ-Ni2Si。
- 张龙汪明朴贾延琳陈畅董琦祎易将
- 关键词:显微组织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