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娟

作品数:22 被引量:212H指数:10
供职机构: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滴谱
  • 6篇雾滴
  • 6篇雾滴谱
  • 5篇微物理
  • 4篇污染
  • 4篇颗粒物
  • 3篇气溶胶
  • 3篇气象
  • 3篇微物理特征
  • 3篇雷州半岛
  • 2篇闪电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 2篇水溶性组分
  • 2篇湍流
  • 2篇湍流强度
  • 2篇气候
  • 2篇气候特征
  • 2篇气象条件
  • 2篇微观结构

机构

  • 19篇南京信息工程...
  • 8篇厦门市环境监...
  • 7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辽宁省朝阳市...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2篇赵丽娟
  • 13篇牛生杰
  • 9篇徐峰
  • 6篇岳岩裕
  • 4篇吕晶晶
  • 3篇张羽
  • 2篇蔡寿强
  • 2篇周悦
  • 2篇庄马展
  • 2篇陆春松
  • 2篇赵天良
  • 2篇于华英
  • 2篇王坚
  • 2篇蒋永成
  • 2篇张杰儒
  • 1篇李霞
  • 1篇张舒婷
  • 1篇张磊
  • 1篇张书文
  • 1篇刘端阳

传媒

  • 4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2篇江苏省气象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厦门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选取年雷击大地密度、产值密度和人口密度3个因子作为评判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厦门市6个区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厦门市各区雷电灾害风险受地闪频次、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思明区为高风险区,翔安区为低风险区,其余4个区为中等风险区。该划分为厦门市防雷部门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经济的防雷设计方案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参考。
杨超赵丽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冬季厦门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及污染类型的变化研究
2013年1月厦门市进行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冬季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占质量浓度的比例分别为50.0%、65.4%,SO42-、NO3-、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SO4...
王坚庄马展张杰儒赵丽娟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评价
文献传递
雷州半岛海雾微物理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海雾对海、陆交通的影响日益严重,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雷州半岛滨临南海,是我国近海五个海雾高发区之一.本文利用2010年3月15日至4月18日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21°35′′...
赵丽娟牛生杰张羽徐峰
关键词:雾滴谱
湛江地区一次冷锋型海雾微物理特征被引量:14
2014年
利用2010年3月31日—4月2日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下湛江海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及海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海雾的生消与风场密切相关,海雾生成和发展与较强的ESE气流相联系,而弱的NE气流则会促使海雾减弱或消散。湛江海雾的雾滴数浓度为100~102 cm-3,液态含水量为0.001~0.232 g·m-3,雾滴平均半径小于10 μm,雾滴峰值半径多位于1.4 μm。海雾雾滴谱分布以单调递减谱为主,谱宽超过20 μm,且雾发展过程中雾滴谱谱宽存在突然增宽和迅速减小的现象。海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半径小于5 μm的雾滴数密度变化引起的。海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效果并不显著,雾过程中粒径小于0.1 μm和大于4 μm的气溶胶粒子数密度显著减少,但在雾消散后又迅速恢复到雾发生前的水平。
吕晶晶牛生杰赵丽娟张羽徐峰
关键词:微物理特征雾滴谱
南京冬季一次雾过程宏微观结构的突变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55
2010年
2006年冬,利用系留气球探测系统、雾滴谱仪、能见度仪等仪器在南京北郊进行了雾的综合观测。本文选取2006年12月14日的一次浓雾过程,利用边界层廓线、雾滴谱、能见度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深入研究雾顶和地面雾浓度的突变特征(爆发性增强和迅速减弱过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雾顶的爆发性发展是湍流促使水汽向上输送、在上层逆温下累积并伴随大幅降温引起的;地面雾浓度爆发性增强时,近地层冷平流降温导致饱和水汽压减小,同时上层系统性的下沉增温引起逆温增强,水汽得以累积;雾顶的迅速下降过程中,雾顶部湍流发展,同时下沉运动引起了气层增温、雾体双层结构和低空急流的出现;地面雾的迅速减弱是太阳辐射和动量下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沉运动对雾生消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雾的双层结构出现在雾顶大幅下降过程中,并加快了雾顶的下降速度,这与以往研究中双层结构促使雾顶爆发性发展有很大差异。
陆春松牛生杰杨军刘新赵丽娟
关键词:突变特征
湛江地区近海岸雾产生的天气条件及宏微观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利用2011年2~3月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雷达站观测得到的12次雾过程中雾滴谱、能见度、边界层风温场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对沿岸海雾发生时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分析了雾发生时的气象条件、边界层特点、微物理特征等,并对典型个例进行讨论。总结发现:海雾易出现在低压前部、高压后部和冷锋前部等天气形势下;雾过程中,地面以偏东风为主,高空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雾滴数浓度(N)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70~372cm3,液态水含量(LWC)为0.018~0.170gm–3,平均半径为1.71~3.28μm。选取了一个典型个例来研究典型天气形势下海雾宏微观特征,该过程发展初期以核化凝结为主,在水汽不充足时,大量的雾滴凝结核争食水汽,使得N增加而平均半径几乎不变。根据自动转化阈值T可以看出,成熟时期碰并效率增加,大滴端数密度增加,滴谱拓宽。结合边界层气象要素演变分析发现,在夜间急流显著时,不利于雾滴生长,LWC较低;而高空风速较小,逆虚温较强可能是消散阶段平均半径出现跃增的原因。雾滴谱呈双峰分布,且瞬时谱符合Gamma分布;液态水含量与消光系数、有效半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97。
岳岩裕牛生杰赵丽娟张羽徐峰
关键词:气象要素雾滴谱
南海沿岸海雾特征的观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2010、2011年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海雾外场观测试验中获得的观测数据,综合分析海雾发生时的宏微观特征、气溶胶特征和雾水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海雾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南海海雾年平均雾日数为20-30 d,受低压系统或冷锋过境影响时出现雾的概率最大。2010和2011年平均雾滴液态水含量(Liquid Water Content,LWC)分别为0.019和0.072 g·m^-3,LWC偏低与海陆交界处雾滴湍流沉降加速有关。随着LWC的增加,雾滴与气溶胶数浓度的比值增大。雾水中主要离子为Na^+和Cl^-,其两年总离子浓度(Total Ion Concentration,TIC)平均值分别为38 260和5 600μeq·L^-1,但离子负荷量相差不大,LWC增加可能是导致2011年TIC下降的主要原因。海雾雾滴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机制是核化和凝结增长,与陆地和山地雾相比,碰并、湍流和平流因子的影响加强。雾滴谱可用Gamma分布进行拟合,且随着碰并作用增强,滴谱增宽。
岳岩裕牛生杰张羽徐峰赵丽娟吕晶晶
关键词:气溶胶
南京近地层湍流和辐射特征及与雾过程的联系
利用2007年11月15日~12月29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苑田径场对雾进行综合观测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南京市郊秋冬季节近地层的湍流、辐射特征及与雾宏、微观过程的联系;验证了Monin-Obukhov相似理论在郊区下垫面的...
赵丽娟
关键词:近地层湍流湍流强度
文献传递
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海峡西岸城市春季颗粒物污染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以海西区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厦门地区2017年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中边界层要素演变及颗粒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并利用地面观测数据、气溶胶激光雷达、卫星遥感分析等多源观测资料,探讨了3月1—2日颗粒物污染过程.研究表明,海西区颗粒物污染过程中,暖区条件下静稳小风和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局地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细颗粒物占比较高,而在受冷锋南下影响下东北大风和高湿条件下,粗颗粒占比较高;海西区沿海各城市的细颗粒污染趋势基本一致,而粗颗粒污染峰值在沿海城市由北向南依次出现,表现出显著的向南传输的特征;海西区细颗粒污染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受人为源排放累积影响,粗颗粒则是由外源输入,并沉降至近地面附近;冷空气南下过程中,在由锋前暖区的静稳条件向冷锋过境转变时,气溶胶污染由局地累积向区域传输转变,颗粒物尺度也从细颗粒物转变为粗颗粒物.海西区空气总体较为清洁,在污染相对较小条件下,颗粒物污染是通过多来源、多尺度的污染物造成的,是受细颗粒局地源产生和输送及外源粗颗粒物的输入和沉降共同影响的.
蒋永成蒋永成蒋宗孝陈赛陈德花赵天良赵天良王宏胡清华赵丽娟赵丽娟
关键词:颗粒物污染气象条件
厦门海陆风环流特征与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研究本市海陆风特征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方向产生较大变化,环流途径由1986年的台湾海峡→厦门岛→工业区→厦门西海域→台湾海峡,转变为2013年的台湾海峡→厦门岛→工业区→鼓浪屿→厦门岛→台湾海峡。统计了1989年-2015年鼓浪屿测点SO_2、NO_2、PM_(10)浓度占市区平均浓度的比例,结果发现该比例随环流途径的变化而不断升高,海陆风环流特征的变化使得鼓浪屿环境空气质量受工业污染影响的程度加大,治理工业污染对改善鼓浪屿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王坚赵丽娟
关键词:海陆风环流环境空气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