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磊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质粒CRISPR-pCas9n及基因编辑的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质粒CRISPR‑pCas9n及基因编辑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由质粒pCas9n和质粒pTarget组成的CRISPR‑pCas9n基因编辑系统,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所述质粒pCa...
- 卫亚红 赵姝婷邓磊 田乾易 邓东涛 贾淳宇
- 木质素降解相关的基因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菌株Erwinia sp.QL‑Z3中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基因:EDYP_48、ELAC_205、EGSS_410、EDIO_858、EOXI_996、EGRE_1016、ESOD_1236、EOXI_1594...
- 卫亚红黄丽丽赵姝婷邓东涛邓磊田乾易冯洁赵颖嘉
- 黄土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的天然发育规律被引量:19
- 2010年
- 为了鉴别黄土沟壑区不同生境刺槐林持续发育潜力,以延安地区纸坊沟和柳林镇公路山的刺槐群落为对象,对阴坡、阳坡生境造林后10,25和40年的刺槐人工林建群种径级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阴坡和阳坡刺槐人工林在经过25年发育,林木达到成熟阶段,个体平均胸径、高度和林下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达到比较稳定状态;刺槐人工林造林后,随着时间推移,建群种树高、胸径增加迅速,体现群落生境质量参数也迅速增加,但25年以后增加不够明显。阴坡与阳坡生境的人工刺槐林比较,阴坡生境的林分,建群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生长发育良好,均具有足够数量萌生幼苗,林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土壤养分水分相对优越,群落具有持续发育潜力。而阳坡刺槐人工林建群种个体发育不良,缺乏足够幼苗数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土壤水分养分相对较差,不具备持续发育特征。未来该区域刺槐人工林培育,丘陵沟壑区应尽量避免在阳坡营造刺槐林,现有刺槐林也应该通过更换树种,改造成稀疏灌木-刺槐林。在现有阴坡刺槐林经营管理中,造林25年后就可以适当间伐一些劣质木、病虫木,促进幼苗萌生更新,促进群落向异龄方向发展。间伐中,应尽量减少对灌草层破坏,完善群落复层结构,提高生态效益。
- 邓磊张文辉
-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刺槐人工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稳定性
-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为林木形质评价体系、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设置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重度(保留郁闭度0.6)、中度(保留郁闭度0.7)和轻度(保留郁闭度0.8)间伐,同时设置对照样地(郁闭度0.9)。为了保持郁闭度不变,每隔3年进行1次抚育间伐。以生长情况(树高平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径比、健康状况)、干形情况(高径比、尖削度、通直度、分杈情况)和侧枝情况(自然整枝能力、侧枝数、枝粗指数、侧枝平均基径)作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体系,对3种抚育间伐强度(重度、中度、轻度间伐)与对照下辽东栎林木形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形情况对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最大,贡献率占0.653;生长情况对其影响次之,贡献率占0.285;侧枝情况对其影响较小,贡献率仅占0.062;12个评价指标在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中的权重大小依次为:通直度(0.344 6)>分杈情况(0.227 1)>健康状况(0.190 7)>胸径年均生长量(0.051 3)>高径比(0.046 3)>自然整枝能力(0.037 7)>尖削度(0.035 2)>树高平均生长量(0.031 6)>侧枝平均基径(0.012 6)>冠径比(0.011 4)>枝粗指数(0.008 9)>侧枝数(0.003 0);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中度间伐(92.892)>轻度间伐(83.314)>重度间伐(79.644)>对照(74.376),林木形质得分随间伐强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中度间伐得分最高,林木形质最好。【结论】抚育间伐可改善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指标树高平均生长量、健康状况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高径比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相比,中度、重度间伐对冠径比、侧枝数、侧枝平均基径影响显著,间伐对通直度、分杈情况有显著影响;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对改善辽东栎林木形质的作用最大,轻度间伐(
- 于世川张文辉尤健健邓磊黄财智邢忠利樊蓉蓉何婷
- 关键词:抚育间伐层次分析法辽东栎
- 一种欧文氏菌中漆酶基因敲除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欧文氏菌中漆酶基因敲除的方法。本发明构建了由质粒pCas、带有靶向目的基因的sgRNA和待敲除片段上下游同源臂的重组质粒pTarget组成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提供了在...
- 卫亚红黄丽丽谭涛赵姝婷邓东涛邓磊田乾易冯洁
- 油松中龄林间伐的密度效应被引量:13
- 2015年
- 以陕西省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间伐保留密度(3 900、3 000、2 250株·hm-2和1 800株·hm-2)的4类林分油松林木的生长特征及树干形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伐保留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小,林木胸径增大,且保留密度为1 800株·hm-2时,可以显著促进胸径的增大。林木单株材积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小而明显增大,林分蓄积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保留密度对树高的影响较弱;保留密度对林木树干形质的影响也不同,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林木尖削度、径高比、通直度、分枝数及分枝基径均增大,分叉率先降低后上升,活枝下高随保留密度的减小而降低。方差分析表明,除树高和林分蓄积外,间伐保留密度对油松中龄林林木生长及树干形质均有显著性影响。
- 尤健健张文辉邓磊
- 关键词:保留密度林木生长
- 黄龙山白桦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阐明黄龙山白桦不同生境、不同径级、不同器官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系统采集了陕北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场阳坡、阴坡、林缘、孤立木4种生境下的白桦不同径级植株的树皮、树枝和树叶样品,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生境、不同径级白桦各器官桦木醇、桦木酸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白桦各器官桦木醇、桦木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桦树皮中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白桦树枝中桦木酸含量在4种生境下均表现为阴坡〉孤立木〉林缘〉阳坡,白桦树叶中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及树枝中桦木醇含量均表现为阴坡〉林缘〉孤立木〉阳坡,总体来看阴坡生境下白桦各器官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都是最高的。(2)在白桦各器官中,桦木醇、桦木酸含量均表现为树皮〉树枝〉树叶。(3)不同生境下白桦各器官桦木醇、桦木酸含量随着胸径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均在第Ⅱ径级即胸径10.1~20cm达到最大。研究认为,阴坡生境有利于白桦各器官积累桦木醇、桦木酸;白桦各器官中桦木醇含量较高,桦木酸含量比较低,而以桦木酸为原料的生物制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因此,以桦木醇为原料制取桦木酸是解决桦木酸在天然植物中含量低、提取困难的有效途径;对白桦各器官的采收应注意把握时机,于白桦生长到胸径10.1~20cm时为最佳采收期。
- 樊蓉蓉张文辉何婷李罡邓磊
- 关键词:白桦桦木酸器官生境径级
- 不同起源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与物种多样性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对甘南地区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的不同林龄(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起源云杉林在各林龄中均以表层土壤(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土壤有机碳密度除天然云杉成熟林在表层最高外,其他均以深层土壤(50—100cm)最高,且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随林龄的变化不显著(p>0.05)。冗余分析表明,人工林0—10,10—20,20—30,30—50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除与Ea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外,与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指数(Jsw)均呈正相关关系;天然林0—10,10—20,20—30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与这5个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
- 关晋宏张克栋邓磊张建国何秋月杜盛
- 关键词:云杉人工林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物种多样性
- 一种提高木质素降解菌降解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木质素降解菌降解性能的方法,菌株<I>Erwinia</I> sp.QL‑Z3对木质素的降解率从优化前的14.23%优化至25.01%;在培养基初始pH值为8,氮源为NH<Sub>4</Sub>NO<...
- 卫亚红黄丽丽赵姝婷邓东涛邓磊田乾易冯洁赵颖嘉
- 黄土区辽东栎种群适应性研究
- 辽东栎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从陕西秦岭北坡到黄土高原是辽东栎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本文通过样地调查、定位观测与室内统计分析,在秦岭北坡的太白山(简称太白)、黄土高原南部...
- 邓磊
- 关键词:辽东栎种群生殖纬度变化黄土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