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云德
- 作品数:8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象山县教育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以“证明(1)”为载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 2011年
- 1问题的提出
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每一节课中去逐步实现.但日常调研发现:尽管教师知道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的具体目标,
- 邬云德
-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标准
- 生成“二维度·四要素”教学目标的方法
- 2014年
-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获得的全部学习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把全部学习结果分为“结果性”学习成果和“过程性”学习成果二个维度.“结果性”学习成果包括4种类型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和4个层级的智慧技能(知识技能、理解概念、运用规则、解决问题).“过程性”学习成果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在数学结果形成与应用过程中的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思维等;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在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体会认知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的特点和了解数学的价值等;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 邬云德
- 关键词:教学目标维度数学课程标准程序性知识数学活动元认知知识
- “因式分解”(第一课时)教学分析与决策
- 2009年
- 最近,笔者接受象山县“跨校带徒”导师团的安排,在象山县城南学校上了一节研讨课.城南学校提供的课题是“因式分解”(浙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两个内容: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因式分解的意义.在上课之前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教学决策,
- 邬云德
- 关键词:因式分解教学决策教学分析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课标教材
-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例及点评——“轴对称图形”
- 2010年
- 1引言
“轴对称图形”足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的内容.它是在小学初步认识轴埘称图形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变换的需要提出来的,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这部分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并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 何春芳邬云德
- 关键词:课例轴对称变换《数学》对称轴
- 例谈初中数学"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 2011年
- “过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短暂的问题.实践表明,创新导人性学习活动(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教学分析基础上设计的“先行组织者”,再在课始阶段组织学生交互反馈)对解决“过程”短暂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供读者参考、研究.
- 邬云德
-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程内容教学分析课前预习
-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例及点评——余角和补角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地位与作用及其蕴涵的教育价值,通过"过程教育"指导下多次螺旋式加深发展的教学探索与反思,初步的理论求证与实践验证表明,探索中形成的教学操作方法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 孙崇娇邬云德
- 关键词:过程教育教学点评
- 基于过程教育的“多边形”课例及点评
- 2015年
- 本文根据“多边形(第2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过程教育”指导下的多次螺旋式教学探索与反思,以及初步的理论求证与实践验证表明,探索中形成的教学操作方法能落实其全面、和谐的教学目标.
- 周海邬云德
- 关键词:过程教育多边形教学探索教学点评
-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轴对称变换”教学探索与反思
- 2011年
- 1引言
数学教学在改革与反思中确立了以数学知识为资源和手段来“育”人的教育学立场.它意味着数学教学既要传递教材中的符号化知识,也要在传递过程中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人类创造知识的生动过程.
- 邬云德
-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探索数学知识符号化
-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例及点评——逆命题和逆定理
- 2015年
- 根据逆命题和逆定理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教育价值,通过过程教育指导下的教学操作,采用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方式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反思.初步的理论求证与实践验证表明,探索中形成的操作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精神实质,能落实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 卓敏亚邬云德
- 关键词:过程教育教学探索教学点评
- 以“认识函数(1)”为载体的“引导与建构”相结合的课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依据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认识函数(1)"为载体,对教师如何价值引导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进行了探索.初步的理论求证和实践验证表明,探索中形成的教学操作对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有积极的作用.
- 何春芳邬云德
- 关键词:教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