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庭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对49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Ⅰ级6例,占12.2%;Ⅱ级17例,占34.7%;Ⅲ级22例,占44.9%。Ⅳ级4例,占8.2%。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肺透明膜病的重要依据,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疗效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 曹福志刘海燕于清霞郑家庭张保隆
-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
- 新生儿湿肺56例CR临床动态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湿肺的CR表现,并与其他新生儿肺部疾病及时作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新生儿湿肺56例,均采用仰卧吸气相前后位及水平侧位,分别于生后即时、3 h、6 h、48 h摄取胸部CR片.结果 湿肺在出生后24 h内有相当典型的X线演变:①肺野透明度低下演变为肺野透明.②肺部由淋巴管为主的不规则纹理演变为以肺血管为主的规则纹理.③侧位胸片肺下野区较早充气透明,前肋膈角充气膨凸等.以上这些征象为肺液吸收过程中的主要X线表现.结论 出生后6 h胸片对湿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对新生儿湿肺早期与其他新生儿疾病作出鉴别.
- 张连军裴玉芳郑家庭魏春雷刘允华张保隆赵巍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吸气相淋巴管肺血管
- 新生儿肺炎CR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CR特征。方法:对181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及CR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1例新生儿肺炎中支气管肺炎95例,占52.5%;间质性肺炎40例,占22.1%;大病灶肺炎28例,占15.5%;大叶和(或)节段性肺炎18例,占9.9%。结论:胸部CR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应与临床密切结合,尽早进行检查,全面综合分析,及时做出明确诊断。
- 曹福志刘海燕于清霞张保隆郑家庭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CRX
- 乳腺癌钼靶X线影像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末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该病。在临床诊断检查中,乳腺X线摄影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诊断准确,
- 郑家庭张连军裴玉芳刘允华魏春雷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
- 输尿管结石276例彩超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曹福志刘海燕于清霞赵巍郑家庭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
- 儿童增殖体肥大的X线、CT诊断及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测定儿童鼻咽侧位片、CT轴位像,观察增殖体/鼻咽腔比值(A/N比值)与增殖体指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68例患儿和100例正常儿童,测定A/N比值。57例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测定增殖体指数。结果:A/N〈0.62为正常,0.62≤A/N≤0.66为基本正常或轻度肥大,0.66〈A/N为肥大;增殖体指数〈0.60为正常,增殖体指数≥0.70为肥大,0.60~0.69者为基本正常或轻度肥大。结论:(1)X线、CT诊断增殖体肥大达到互补优势。(2)测量A/N对选择增殖体刮除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郑家庭曹福志赵巍张保隆刘海燕
- 关键词:肥大
- 79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患者颞部CT图像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颞部CT检查对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患者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9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五官科行听力筛查中2次及以上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患者798例,进行颞部CT检查,对CT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其中35例中耳乳突炎患者复查CT检查。结果798例新生儿患者中,单侧外耳道闭锁12例,占1.5%,外耳道欠通畅18例,占2.3%,双侧外耳道闭锁伴中耳发育畸形2例,占0.2%,中耳乳突炎445例,占55.8%,中耳畸形5例,占0.6%,内耳畸形11例,占1.4%,单侧中耳及内耳发育畸形2例,占0.2%,CT扫描未见异常303例,占38.0%。35例中耳乳突炎患者复查CT检查,其中29例明显好转,6例改变不明显。结论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患者进行颞部CT扫描,对于听力障碍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地减轻听力损失程度,促进语言发育等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曹福志郑家庭张洪文丁万起刘允华
- 关键词:听力筛查CT图像新生儿
- 外部性脑积水的CT与彩超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 对139例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征象: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5~11 mm)139例(100%);前纵裂池间隙增宽(6~15 mm)139例(100%);外侧裂池间隙增宽(7~14 mm)105例(75.5%);基底池轻度扩大40例(28.8%);脑室轻度扩大45例(32.4%);额顶叶脑沟增宽,增宽不深,边缘呈'花瓣状'59例(42.4%).彩超征象:CT与彩超同时检查35例患儿中,蛛网膜下腔深度增大(4~10 mm)35例(100%);间裂测值增宽(5~13 mm)35例(100%);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大10例(28.6%).结论 CT检查在外部性脑积水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彩超因具有灵敏、可靠、无创、无射线、价廉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适合外部性脑积水观察与随访.
- 曹福志刘海燕郑家庭张保隆于清霞
- 关键词:外部性脑积水诊断及鉴别诊断侧脑室纵裂池基底池侧裂池
- 儿童复发性肠套叠病因、治疗、复发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急性肠套叠是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呕吐、便血、腹部疼痛及腹部肿块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且阵发性是其突出特征。两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患上这种病,特别是在4~10个月的婴儿群体中更为普遍。对于这种病,不管是采用手术,还是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方式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复发率。本医院从2004年~2010年,总共治疗了56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其中46例复发,现对其就病因、治疗方法、复发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具体阐述与分析。
- 张连军裴玉芳魏春雷张奉春郑家庭
- 关键词:复发性肠套叠儿童病因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