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宇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新方法,主要通过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的过程中添加两种混合的碱性化合物来替代单一的碱性化合物维持发酵体系在一个合适的pH值;调节混合碱的比例使得生产的丁二酸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可以利用一...
- 姜岷李建陈可泉杨卓娜郑晓宇韦萍欧阳平凯
- 文献传递
- 金属离子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考察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Mg2+、Mn2+、Co2+3种金属离子对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菌体生长及产酸的影响,并进行了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 mmol/L Mg2+、6 mmol/L Mn2+、2 mmol/L Co2+后流向HMP途径的通量r17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45.38%、176.23%和171.67%,使得还原力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流向C4途径的通量r13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70%、15.94%和2.91%;最终使得流向丁二酸的通量r16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2.69%、18.91%和5.01%。此外,关键酶活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添加Mg2+、Mn2+以及Co2+后,PEP羧化激酶(Pck)比活力由对照组的339.18 U/mg分别提高到568.732 U/mg、728.049 U/mg和339.686 U/mg。最终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 mmol/L Mg2+、6 mmol/L Mn2+、2 mmol/L Co2+后丁二酸产量分别为27.83 g/L、26.27 g/L和23.54 g/L,比对照的22.79 g/L分别提高22.11%、15.27%以及3.4%。
- 郑晓宇李建方晓江陈可泉奚永兰姜岷
- 关键词:丁二酸代谢通量分析
- 一种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新方法,主要通过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酸的过程中添加两种混合的碱性化合物来替代单一的碱性化合物维持发酵体系在一个合适的pH值;调节混合碱的比例使得生产的丁二酸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可以利用一...
- 姜岷李建陈可泉杨卓娜郑晓宇韦萍欧阳平凯
-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代谢通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利用代谢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产丁二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可以改变HMP与EMP途径的代谢通量,从而影响胞内NADH/NAD+。在菌体最适氧化还原电位(-350 mV)条件下,HMP途径与EMP途径的通量比由43.6∶56.2提高至63.2∶36.5,间接合成更多的NADH,解决了丁二酸合成过程中还原力不足的矛盾,整个发酵过程中胞内NADH/NAD+比值有明显提高,发酵初期NADH/NAD+比值由2.19提高至8.73。最终丁二酸代谢通量从114.5 mmol.(g DCW)-1.h-1增至129.3 mmol.(g DCW)-1.h-1,副产物乙酸、甲酸的代谢通量分别降低30.6%、30.2%;丁二酸收率由75.46%提高至89.34%,生产强度达到1.18 g.L-1.h-1。
- 姜岷黄秀梅李建陈可泉杨卓娜郑晓宇韦萍
- 关键词:丁二酸厌氧发酵氧化还原电位代谢通量分析
- 利用廉价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廉价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的廉价氮源为豆饼粉、棉籽粉、花生饼粉、鱼粉、麸皮、豆粕、玉米蛋白粉、豆粕水解液或者玉米蛋白粉水解液,且其总氮含量等于...
- 姜岷郑晓宇李建方晓江陈可泉欧阳平凯
- 文献传递
-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利用乳清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被引量:3
- 2010年
- 考察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succinogene)NJ113利用乳清作为C源厌氧发酵对菌体生长和产丁二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succinogenes NJ113能够充分利用乳糖进行发酵合成丁二酸.当乳清质量浓度为70 g/L(以乳糖计)时,丁二酸质量浓度最高达48.44 g/L.以乳清为发酵底物,当酵母膏添加量为6 g/L时,丁二酸产量达到48.47 g/L,与酵母膏添加量为10 g/L时的丁二酸产量基本相当.以干酪乳清作为C源进行发酵制备丁二酸,与葡萄糖发酵结果相比,丁二酸产量为47.5 g/L,质量收率为67.9%,比葡萄糖发酵低9.6%,同时副产物乙酸较多,丁二酸与乙酸的质量比值较低.
- 李建杨卓娜郑晓宇方晓江奚永兰陈可泉姜岷韦萍
- 关键词:乳清丁二酸ACTINOBACILLUS
- 不同pH调节剂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发酵产丁二酸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在3L发酵罐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碱性物质作为pH调节剂,考察其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2+、NH4+调节剂对菌体生长代谢有较大阻碍作用,丁二酸产量较低;采用含Na+调节剂,在发酵中后期菌体出现絮凝现象严重,且产丁二酸能力骤降;采用含Mg2+调节剂,整个发酵过程菌体代谢旺盛,发酵效果较佳。根据各碱性物质的调节能力以及对菌体生长代谢的影响,选择NaOH、Mg(OH)2和Na2CO3、Mg(OH)2分别作为混合碱组分调节pH,并对两组混合碱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NaOH、Mg(OH)2混合,两者质量比为1:1时,发酵效果最好,丁二酸质量浓度高达到69.8g/L,质量收率74.5%。该种混合碱配比可有效替代碱式MgCO3调节pH,既达到高产丁二酸的目的,又可降低生物制备丁二酸的成本。
- 杨卓娜姜岷李建方晓江叶贵子白雪飞郑晓宇韦萍
- 关键词:丁二酸发酵混合碱
- 利用廉价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廉价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的廉价氮源为豆饼粉、棉籽粉、花生饼粉、鱼粉、麸皮、豆粕、玉米蛋白粉、豆粕水解液或者玉米蛋白粉水解液,且其总氮含量等于...
- 姜岷郑晓宇李建方晓江陈可泉欧阳平凯
- 外源添加代谢中间体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考察了外源添加中间代谢产物对菌体生长及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g/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时丁二酸产量最高。围绕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产丁二酸的代谢网络进行代谢通量分析,发现添加PEP后己糖磷酸途径(HMP)与糖酵解途径(EMP)的通量比由39.4∶60.3提高至76.8∶22.6,解决了丁二酸合成过程中还原力不足的矛盾,导致PEP生成草酰乙酸的通量提高了23.8%,丁二酸代谢通量从99.8mmol/(gDCW·h)增至124.4mmol/(gDCW·h),而副产物乙酸及甲酸的代谢通量分别降低了22.9%、15.4%;关键酶活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5g/LPEP后PEP羧化激酶比酶活达到1910U/mg,与对照相比提高了74.7%,而丙酮酸激酶的比酶活降低了67.5%。最终丁二酸浓度为29.1g/L,收率达到76.2%,比未添加PEP时提高了11.0%。
- 黄秀梅姜岷李建郑晓宇杨卓娜方晓江叶贵子
- 关键词: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丁二酸代谢通量分析中间代谢产物酶活
-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利用豆饼粉为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
- 2011年
- 考察了不同廉价氮源对A.succinogenes NJ113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豆饼粉效果较佳。考察A.succi-nogenes NJ113以豆饼粉为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对菌体生长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A.succinogenes NJ113能够利用豆饼粉作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单独以豆饼粉为氮源时菌体最多能消耗50 g/L初糖。在3 L发酵罐上进行分别以15.53 g/L豆饼粉和10 g/L酵母粉为氮源对A.succinogenes NJ113进行发酵,其中以豆饼粉为氮源时丁二酸产量为35.20 g/L,收率为70.40%,与酵母粉发酵效果相当,副产物甲酸、乙酸浓度分别由9.49 g/L和6.27 g/L降至4.44 g/L和1.14 g/L,乳酸浓度由0.44 g/L增加至2.91 g/L,发酵时间由20 h延长至48 h。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豆饼粉最多能替代6 g/L酵母粉进行发酵,并且最多能消耗100 g/L初糖,丁二酸产量达71.30 g/L。
- 郑晓宇李建方晓江陈可泉奚永兰姜岷
- 关键词:丁二酸豆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