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琦珊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共生·场所·绿色——以三明陆地港商服区设计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以共生理论分析商服区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的关系;以场所理论研究商服区环境层次、空间形态、场所特性设计;以绿色建筑理论分析商服区设计方式、设计要点。结合三明陆地港商服区项目实践,采用功能共生、场所塑造、绿色措施设计策略。功能共生是在市场环境作用下各功能要素形成的共生关系;场所塑造以挖掘地域建筑模式语言和空间原型结合设计条件进行再创作;绿色措施根据场地气候特点在规划和单体两个层面设计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设计策略应用,以期为相似实践提供设计思路和方法。
- 吴木生陈建东郑琦珊
- 关键词:绿色建筑
- 地域性大学校园规划——以泉港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梳理地域性建筑相关理论,分析闽南建筑现象的成因,并剖析其地域性的表达方法.以泉港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校区实践为例,结合自然、人文、技术的地域因素,论述校园场所、生态、建构三方面的地域设计策略,以期为地域性校园提供规划思路与方法.
- 吴木生陈建东郑琦珊刘淑虎
- 关键词:闽南建筑校园规划地域性生态构建
-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策略——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学院为例
- 2013年
- 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学院为例,将生态规划的理论及方法应用于校园规划研究,从物种的保护、土地的利用、校园多层次空间营造,校园景观廊道和生态公园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力求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彰显校园功能、景观和生态的协调统一.
- 陈建东吴木生郑琦珊
-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校园规划生态策略
- 基于结构主义视角的高校建筑组群建构——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第一和第四学科群为例
- 2015年
- 针对当前高校以系和学科划分的单体建筑向以学科群为主的建筑组群模式的转变,在设计中引入结构主义的思想,从整体性、转换规律、自身调整性加以分析,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第一和第四学科群为例,从校园规划的整体性,学科群的组群结构和几何逻辑性,建筑组群内部的可生长和弹性空间来论述.研究认为,结构主义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高校建筑组群的空间组织问题,有利于建构富有层次性和秩序感及能够适应内部调整和变化的建筑组群.
- 陈建东郑琦珊吴木生
- 关键词:结构主义整体性建筑组群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的生态整合策略
- 2013年
- 针对当前生态校园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着生态学原理与生态技术拼凑的误区,以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为例,运用生态整合的策略,从校园土地利用的生态化,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功能体系,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筑设计注重功能的合理性和气候的适应性方面进行分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环境融洽的生态校园做有益的探索.
- 陈建东吴木生郑琦珊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气候建筑设计
- 闽南民间信仰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关系初探
- 多相崇拜、信仰杂糅并置是闽南民间信仰的独特品质,这种品质深深的渗透到闽南乡村聚落空间的方方面面,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家屋、次一级庙宇、主祀神庙宇再到地缘性崇拜引发的聚落空间延伸与联系,以民间信仰为媒介...
- 郑琦珊
- 关键词:乡村聚落建筑结构民间信仰
- 文献传递
- 基于人本视点的大学校园规划的理性推定——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为例
- 2011年
- 大学校园规划应以师生在校园中的各种行为活动规律为本。校园空间环境及其各类基础设施等"物化形态"都应适应师生们在其间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基本行为活动特点。基于此,从基地环境与规划建设要求等条件出发,切入大学校园规划生成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理性推定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规划案。反思大学城规划建设中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等核心问题。
- 张鹰申绍杰郑琦珊陈小辉吴巍
- 关键词:校园规划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