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霄雁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修复基因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肝癌
  • 2篇肝癌易感性
  • 2篇癌易感性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对照
  • 2篇病例对照研究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原癌基因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郑霄雁
  • 3篇彭仙娥
  • 3篇史习舜
  • 2篇胡志坚
  • 2篇江荧荧
  • 2篇林旭
  • 2篇肖景榕

传媒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肝癌相关基因突变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全文就近几年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归纳,对原癌基因、抑癌基因、毒物代谢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中的相关基因突变与肝癌易感性的关联作一综述。
郑霄雁史习舜胡志坚
关键词:肝肿瘤原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
福建省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福建省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286对病例和对照。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有饮用井水(OR=4.05,95%CI:1.50~10.94)和泉水(OR=7.73,95%CI:2.02~29.54),每天吸烟量(OR=4.57,95%CI:2.19~9.54),油腻饮食(OR=5.35,95%CI:2.21~12.99),肿瘤家族史(OR=6.18,95%CI:3.05~12.51),肠道疾病史(OR=6.78,95%CI:3.53~13.07);保护因素有常吃粗粮(OR=0.31,95%CI:0.17~0.53)。结论福建省大肠癌与吸烟,膳食纤维缺乏,饮用井水、泉水,下消化道疾病和肿瘤家族史密切相关。
彭仙娥江荧荧史习舜郑霄雁肖景榕林旭
关键词: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
醌氧化还原酶1 C609T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NQO1基因C609T变异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268对大肠癌患者和对照者NQO1基因cDNA609位点多态性进行测定。结果病例组中基因型为C/C、C/T、T/T的分别有68,149,69例,分别占23.77%,52.10%和24.13%;对照组分别有116,126,44人,占40 56%,44.06%和15.38%;3种基因型频率在2组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C基因型作为参照基因型,C/T和T/T2种基因型的调整OR分别为2.06(95%CI=1.37~3.10)和2.64(95%CI=1.57~4.44);NQO1C609T变异基因型与吸烟、饮用水及食物类型存在交互作用而增加个体患大肠癌的危险。结论携带NQO1C609T,变异基因型个体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且该变异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彭仙娥江荧荧史习舜胡志坚郑霄雁肖景榕林旭
关键词:大肠癌NQO1基因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
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及ERCC1基因多态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肝癌发生的影响。 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自福州市各大医院经病理组织切片...
郑霄雁
关键词:肝癌ERCC1基因药物疗法
文献传递
福州市315例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福州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COVID-19境外输入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9月30日福州市境外输入的COVID-19病例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州市共报告境外输入病例315例,其中确诊病例95例,无症状感染者220例。确诊病例中,轻型病例9例,普通型病例86例;男∶女=2.28∶1;年龄以21~40岁为主;职业以工人、家务待业和商业服务为主。2020年第11—13周福州境外输入病例疫情为第1个高峰,以确诊病例为主;2020年第25周以后进入常态化流行期,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病例从入境到首次检出阳性时间间隔为0.5(0.5,4)d;确诊病例从入境到出现症状时间间隔为3.5(2,8.75)d;病例从入院到出院时间间隔为17(15,29)d。病例来源地涉及5个大洲29个来源国家或地区,入境后目的地遍布我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在发现途径方面,入境海关发现198例,集中隔离点日常监测发现106例,居家隔离监测发现10例,主动检测发现1例。结论福州市境外输入COVID-19疫情保持在较低的流行水平,未出现境外输入病例引起本地关联病例的现象,说明福州市现有的疫情防控策略合理有效。
王瀚炜钟晓辉郑霄雁彭仙娥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