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景杰

作品数:650 被引量:1,692H指数:2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8篇期刊文章
  • 229篇专利
  • 6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冶金工程
  • 12篇机械工程
  • 9篇理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4篇合金
  • 206篇凝固
  • 156篇定向凝固
  • 75篇坩埚
  • 66篇钛合金
  • 66篇冷坩埚
  • 62篇基合金
  • 61篇铝合金
  • 58篇金属
  • 57篇钛铝
  • 51篇铸件
  • 46篇TIAL基
  • 44篇TIAL基合...
  • 44篇磁场
  • 42篇钛铝合金
  • 40篇高熵合金
  • 37篇离心铸造
  • 36篇熔体
  • 36篇显微组织
  • 32篇熔炼

机构

  • 648篇哈尔滨工业大...
  • 2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0篇桂林电子科技...
  • 17篇河南理工大学
  • 13篇淮阴工学院
  • 12篇中航工业北京...
  • 9篇常州机电职业...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哈尔滨理工大...
  • 7篇清华大学
  • 5篇东北大学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吉林工业职业...
  • 3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南工业大学
  • 3篇中航工业北京...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50篇郭景杰
  • 391篇苏彦庆
  • 322篇傅恒志
  • 209篇陈瑞润
  • 196篇丁宏升
  • 146篇骆良顺
  • 130篇贾均
  • 119篇王亮
  • 97篇李新中
  • 63篇毕维生
  • 55篇李邦盛
  • 54篇吴士平
  • 41篇方虹泽
  • 32篇王琪
  • 30篇徐严谨
  • 26篇徐达鸣
  • 24篇罗磊
  • 24篇刘贵仲
  • 22篇刘桐
  • 20篇韩宝帅

传媒

  • 73篇特种铸造及有...
  • 58篇稀有金属材料...
  • 47篇金属学报
  • 39篇铸造
  • 2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7篇Transa...
  • 1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0篇材料工程
  • 7篇铸造技术
  • 7篇热加工工艺
  • 7篇航空材料学报
  • 5篇材料导报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第八届全国特...
  • 4篇稀有金属与硬...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中国材料进展
  • 3篇2007'第...

年份

  • 3篇2024
  • 39篇2023
  • 28篇2022
  • 31篇2021
  • 17篇2020
  • 20篇2019
  • 22篇2018
  • 22篇2017
  • 20篇2016
  • 22篇2015
  • 21篇2014
  • 21篇2013
  • 32篇2012
  • 38篇2011
  • 22篇2010
  • 35篇2009
  • 47篇2008
  • 25篇2007
  • 31篇2006
  • 30篇2005
6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合金铸件超强行波磁场连续处理定向凝固方法
一种合金铸件超强行波磁场连续处理定向凝固方法,它涉及一种合金铸件超强行波磁场连续处理定向凝固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铸造方法无法同时满足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补缩、净化、消除偏析及整体结构和组织均匀性的问题。方法如下:将合金...
苏彦庆罗磊骆良顺王亮唐迎春蔡超军郭景杰
文献传递
67被引量:6
2003年
在传统纯物质相场模型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体系自由能进行重新构造 ,得到一个紧密联系相图且综合考虑了传热、溶质扩散、界面能各向异性和界面动力学各向异性等适用于二元合金枝晶生长的新相场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结合一种能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临界面点相场大梯度计算域控制法” ,对Al 7Si合金在初始过冷度分别为 3 5K和 5 0K的过冷熔体中等轴枝晶生长进行了模拟 ,得到许多与试验观察相符合的结果 ;同时在枝晶生长过程中跟踪枝晶主轴尖端 ,获得其尖端半径和尖端速率 ,发现随着凝固时间的增加 ,逐渐收敛 ,直到枝晶达到稳定生长 ,而且通过简化KGT模型计算的枝晶尖端的生长速率与模拟值相近。另外 。
郭景杰李新中苏彦庆吴士平刘畅傅恒志
关键词:相场
一种纤维增强Ti/Al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纤维增强Ti/Al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Ti/Al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现有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和力学性能低的问题。一种纤维增强Ti/Al层状复合材料由层状芯材和包套组成,所述...
骆良顺韩宝帅徐严谨唐迎春罗磊李东海王亮苏彦庆郭景杰
文献传递
循环热处理对定向凝固Ti-46Al-6Nb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制备Ti-46Al-6Nb(摩尔分数,%)合金,然后对定向凝固铸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330°C,热处理区间在α相单相区。研究热处理前后铸锭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铸锭经过热处理后,大的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随着热处理循环次数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这是由于发生了再结晶和小片层的大晶粒与大片层的小晶粒之间的转变。四次循环热处理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尺寸,使晶粒尺寸从1.33 mm降低到0.59 mm,然而片层间距从0.71μm增加到1.38μm。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加热处理循环次数能够消除晶粒间和片层间的β偏析相。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对定向凝固铸锭,平行于柱状晶生长方向的压缩强度为1385.09MPa,垂直于柱状晶生长方向的压缩强度为1267.79 MPa;铸造试样的压缩强度为1180.64 MPa,经热处理循环两次后压缩强度提高到1449.75 MPa,热处理循环4次后压缩强度提高到1527.76 MPa。循环热处理后,合金试样的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
方虹泽陈瑞润Anton GETMAN郭景杰丁宏升苏彦庆傅恒志
关键词:TIAL合金定向凝固力学性能
一种小型钛合金或钛铝合金复杂铸件的铸造成形方法
一种小型钛合金或钛铝合金复杂铸件的铸造成形方法,它涉及钛合金或钛铝合金铸件的铸造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钛合金构件的重力铸造难于使其顺利充型、离心铸造方法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及金属型底漏式真空吸铸方法的不能铸造成形形状...
苏彦庆骆良顺刘卫强董福宇叶喜葱郭景杰李新中傅恒志
定向凝固Ti-45Al-5Nb合金的组织演化规律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Ti-45Al-5Nb合金定向凝固试样,研究了不同定向凝固参数下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定向凝固过程中随着生长速度的增大,固-液界面发生粗胞枝晶→β枝晶→α枝晶的转变过程;定向凝固组织的片层取...
李琨苏彦庆骆良顺李新中郭景杰傅恒志
关键词:TIAL合金定向凝固
文献传递
选区激光熔化Inconel 718合金的熔池形态与组织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不同扫描速度和扫描方式的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了Inconel 718合金,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熔池的形态、凝固组织、晶粒大小和晶粒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熔池的深度与宽度的比值增大,曲率增大;而扫描速度为1 450mm/s时,采用单向扫描比十字交叉扫描时深宽比值更大。在熔池内,凝固组织由熔池底部的胞晶向熔池侧面的胞枝晶转变。晶粒以<001>方向择优生长,其晶粒间的取向差角以小角度(<15°)为主。当十字交叉扫描时,随着扫描速度增加,小角度取向差角的分布分数增加。当速度一定、采用十字交叉扫描时,小角度的取向差角占比为62.57%,而采用单向扫描时为47.69%。
王亮王红英王红英崔然李斌强苏彦庆苏彦庆
关键词:选区激光熔化熔池显微组织
一种电磁冷坩埚循环热处理系统及循环热处理细化钛铝合金组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冷坩埚循环热处理系统及循环热处理细化钛铝合金组织的方法,属于电磁冷坩埚技术领域。为解决普通热处理难以准确控制加热或保温温度,无法实现冷却速率的连续调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冷坩埚循环热处理系统,包...
丁宏升梁贺徐雪松黄海涛陈瑞润郭景杰傅恒志
一种电磁冷坩埚复合陶瓷铸型的定向凝固方法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冷坩埚复合陶瓷铸型的定向凝固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合金母锭切割后固定于根据构件形状自制的Y<Sub>2</Sub>O<Sub>3</Sub>陶瓷铸型内并置于电磁冷坩埚腔体中;铸件...
丁宏升张海龙黄海涛王强陈瑞润郭景杰傅恒志
文献传递
感应熔炼冷坩埚内磁场的分布规律被引量:4
2006年
实验测定了冷坩埚内无负载时空间磁场的分布,考察了输入功率、位置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计算了无坩埚时空心圆柱线圈内空间磁场的分布,比较了在有无坩埚两种情况下磁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功率的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沿径向分布规律为在坩埚中心位置最小,向坩埚内壁边缘逐渐增大,在坩埚内壁处达到最大;磁感应强度沿轴向分布为中心附近最大,向两端逐渐衰减;坩埚的加入并没有改变空心圆柱线圈内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还是中间大、两端小,但由于屏蔽作用,大小却有所变化,衰减到线圈内无坩埚时的50%左右,磁场分布趋于平缓.以上实验结果为有效的利用冷坩埚进行感应熔炼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艳丽丁宏升郭景杰傅恒志
关键词:感应熔炼冷坩埚电磁场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