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龙
-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综合实验的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规划类课程的创新性综合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制图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在分析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设计教学的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规划制图流程的综合实验设计内容及方法。通过采用面向制图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创新,探讨实现多课程协同教学的仿真平台建设。
- 王瑾秦明星郭永龙毕如田
- 关键词:综合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概率统计下的多粒度搜索算法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粒计算的主要思想是在不同粒度层次上对复杂问题进行求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人类问题求解过程中的智能.文中结合人脑处理复杂问题的多粒度机制和概率统计原理,从粒计算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期望的多粒度高效搜索模型,从不同粒度层次的商空间上分析统计概率期望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利用该方法搜索目标的效率会随问题空间的细分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且在不同概率模型上可很大程度地减小不同概率模型问题求解的复杂度.
- 张清华郭永龙薛玉斌
- 关键词:粒计算商空间多粒度
- 基于Markov-FLUS-MCR模型的晋中市“三生”空间优化被引量:8
- 2022年
- “三生”空间优化是落实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引导土地合理开发保护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利用Markov-FLUS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晋中市“三生”空间,选取最小累计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在空间上叠加分析模拟预测结果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晋中市进行“三生”空间优化。结果表明:1)从模拟预测结果来看,Markov-FLUS模型模拟2018年晋中市“三生”空间变化,与实际数据对比精度达到97.17%,模型具有适用性。2025年晋中市生产与生活空间均呈增长态势,其中生产空间涨幅较大,增长面积达813.53 km^(2),生态空间面积减少892.65 km^(2)。2)从开发适宜性来看,MCR模型将晋中市国土空间分为5种类型:生态保护区、生态优化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适宜开发区。生态优化区面积最大为4 994 km^(2),占整个研究区的30.59%,适宜开发区面积最小为1 546 km^(2)。3)“三生”空间优化后,晋中市划分为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生活空间、生产-生态空间、生活-生态空间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7种类型,表现出“整体集聚,局部零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生态空间面积占比最大,为41.20%。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三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也可为晋中市国土空间合理开发保护提供参考。
- 李红润刘慧芳王瑾郭永龙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黄土丘陵区耕地整治优先度及模式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从生态适宜性角度构建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耕地整治优先度及其模式,为制定差别化耕地整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从生产潜力、空间形态、区位条件3个维度构建了黄土丘陵区耕地整治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通过评判耕地现实生态位与最适生态位的贴近程度确定各研究单元耕地整治生态位适宜度,并采用GIS标准分类法对此进行耕地整治优先度划分,最后结合关键指标组合法确定不同区域的耕地整治模式。[结果]研究区耕地整治生态位适宜度范围介于26.02~93.57之间,且整体分布非均衡性突出。根据耕地整治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结果,可将研究区划为优先、一般和限制整治区域,分别占研究区耕地面积的49.50%,30.28%和20.22%。划分结果与研究区耕地利用现状基本吻合。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组合分析确定了耕地整治的3种模式:坡改梯模式、农田水利建设及完善模式和道路通达度提升模式。[结论]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耕地整治优先度科学合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郭笑东陈利根毕如田郭永龙原丽娟
- 关键词:整治模式黄土丘陵区
- 中国先秦时期的涉农区位布局理论
- 2013年
- 通过整理《周礼》《考工记》《尚书》《管子》《诗经》《汉书》等中国先秦时期文献中涉及农业、农民和农村居民点区位布局理论的内容,明确中国远古时期有代表性的区位布局理论,可以为认识中国农村居民点区位布局优化、农业用地区划的历史文化根源及其演变过程奠定基础。
- 郭永龙刘友兆洪坚平
- 关键词:先秦时期
-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以长治市为例
- 该文以山西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以长治市为专题数据源,探讨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化管理的新途径,确立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完成了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总体设计,完成了长治...
- 郭永龙
- 关键词:GIS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基于ETM+影像的人体舒适度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利用Landsat-7 ETM+遥感影像,运用基于影像的反演(IB)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进而以地表温度、平均相对湿度两个指标为影响因子,运用温湿指数(THI)模型来研究忻府区冬季、秋季和夏季的人体舒适度,获取人体舒适度指数值并分析忻府区在不同季节人体舒适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忻府区冬季普遍偏冷,在城镇用地上更冷,人体感觉不舒服;秋季普遍较舒适;夏季,在城镇区普遍闷热,但是在山地由于较高的植被覆盖度,从而有相对较低的温度。研究为合理评价城镇气候资源分布,分析城乡居民工作、生活环境需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郭永龙刘友兆阮晓晓毕如田
- 关键词:ETM+人体舒适度地表温度
- 基于“三生”功能的晋中市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4年
- 以“三生”功能为视角,定量分析山西省晋中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探究市域土地利用转型规律。运用地学信息图谱、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探究晋中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和隐性形态时空格局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转型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晋中市处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转型状态。2000—2010年图谱单元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农业生产用地向绿地生态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的转换,2010—2020年图谱单元类型以农业生产用地与绿地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晋中市各区县转型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在晋中市东北部形成“Z”字形空间集聚特征。榆次区、平遥县与其周边的寿阳县、太谷区、祁县和榆社县共同形成“T”字形高速发展区。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对土地利用显性转型的驱动力较大,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因子对隐性转型的驱动力较大。
- 马昕王瑾刘慧芳郭永龙韩苗王道远
-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
- 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修编内涵及协调机制研究
-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的必要性,内涵,作用,并从农村居民点现状调查,整理潜力分析,整理规模的确定,时序安排,空间布局及实施措施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的任务,最后文章从规划制定与协调,...
- 郭永龙刘友兆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农村建设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的建立被引量:3
- 2004年
- 根据基于Web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 ,探讨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流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收集、预处理、规范化、编辑、坐标系及投影变换、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数据库维护及运行环境 ,为有关部门的分析决策支持提供可靠、规范、可扩展的数据源。
- 郭永龙郭永胜谢英荷王利环
- 关键词:绿色食品数据库WEB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