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咏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习近平“时代新人”三题被引量:9
- 2018年
-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过不同的"新人"培养目标。"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培养什么样人"的理论与实践回答,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观。"时代新人"处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青年群体是主要的生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时代新人"是集诸多品质于一身的现代复合型人才:有理想与立足现实有机统一的实干家;有本领与服务人民有机统一的奉献者;有担当与全球视野有机统一的搏击者;有自信与开拓进取有机统一的奋进者;有道德与政治意识有机统一的坚定者。
- 闫咏梅
- 关键词:时代新人
- 山西农村人口性别状况初探
- 2007年
- 出生决定着人口构成中的性别比,社会应维持性别的均衡。近年来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分析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认识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危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均衡山西农村人口性别比,使山西人口、经济和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 吕世辰闫咏梅
- 关键词:性别比人口性别结构
- 农村社会运行机制
- 2006年
- 社会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体或其代表者对社会运行价值所作的评价、选择和对这种选择的实施。社会运行机制可分为农村社会运行机制和全社会运行机制。农村社会运行机制与全社会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密切,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农村社会运行机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重大。
- 闫咏梅吕世辰
- 关键词:社会运行机制协调发展
- 严复的合理利己主义与传统道德原则的终结
- 2012年
- 中国传统伦理学提出的道德原则可分为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种,在此基础上,严复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原则,即合理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之取代传统道德原则,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在理论层面反映了人我观、义利观的不同,更深一层看,是不同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在伦理思想上的反映。承认人的自利行为的正当性,又强调自我利益实现过程中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更有利于实现个体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围绕严复的合理利己主义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闫咏梅贾新奇
- 关键词:合理利己主义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友善观论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倡导的价值目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我国公民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并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友善观。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认同接纳的自我友善、文明礼貌的人际友善、团结互助的社会友善、和谐共生的生态友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健康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生命共同体"等新的基本方略,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了社会主义友善观的科学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鲜明的理论品质和突出优势。
- 闫咏梅
- 从道德教化的维度对孟荀人性论的再考察被引量:1
- 2018年
- 先秦儒家思想中,有孟子人性善与荀子人性恶的立论。二者表面针锋相对,实则殊途同归。孟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何为人性,进而得出了人性是善是恶的价值判断。立论不同,伦理思想的论证方式与向善的途径则不同,但二者皆依其对人性的判定,设计致善的途径与方法,并进而思考基于此人性,如何达致社会大治,天下太平。表面看,荀子以人性恶立论,对人性的看法比孟子消极、悲观、现实,但他并未由此走向悲观,成为宿命论者。相反,荀子更加强调后天学习与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要积极"肯为",人人都可成为道德高尚之人,涂之人可以为禹。从社会层面讲,在社会动荡年代与社会转型期,人性恶立论为建立公民底线伦理与公共伦理道德奠定了理论基石,而底线伦理与公共伦理又为调节公民的日常行为与公共生活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 闫咏梅
- 关键词:道德教化荀子人性善人性恶
- 试论信息技术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
- 2004年
- 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如何因势利导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思想课教学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 闫咏梅
- 关键词:信息技术
- 亚里士多德的自足观及其现代意义
- 2012年
- "自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判定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来意义上的"自足"强调以自身为目的的完满状态,但"属人的自足"离不开外在善的支持。与柏拉图、犬儒学派、庄子以及康德自足观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自足观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他主张在城邦的共同生活中积极奋斗,实现人生的自足、幸福。在物质方面过度消费、精神家园失却的现代社会,亚里士多德的自足观启示着现代人探求幸福的路向:在拥有中等财富的基础上,追求严肃而有闲暇的沉思生活,抑或第二好的合乎德性的生活。
- 闫咏梅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