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建筑
  • 3篇文化
  • 3篇建筑创作
  • 3篇多元文化
  • 3篇巴渝文化
  • 3篇城市
  • 2篇地域建筑
  • 2篇地域建筑创作
  • 2篇审美
  • 2篇文化背景
  • 2篇多元文化背景
  • 2篇城市设计
  • 1篇地块
  • 1篇地块设计
  • 1篇地形高差
  • 1篇地域文化
  • 1篇新馆
  • 1篇营区
  • 1篇营区规划
  • 1篇有机体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后勤工程学院

作者

  • 14篇闫磊
  • 13篇周蔚然
  • 1篇荀平
  • 1篇徐千里
  • 1篇常慧

传媒

  • 4篇后勤工程学院...
  • 2篇规划师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重庆建筑
  • 1篇《规划师》论...
  • 1篇建筑与文化2...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保障性住房套型特点与优化设计
2012年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民生问题,其中套型设计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代表模式,研究重庆保障性住房套型特点和优化措施对提升我国保障性住房设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在分析影响重庆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国家宏观住房政策、规范与标准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以重庆保障性住房典型开发项目为案例,着重论述重庆保障性住房套型的平面布局、类型与面积标准、功能构成与空间尺度的主要特点与不足,并从合理确定得房率、空间复合、精细化设计和节能技术推行等4个方面提出优化重庆保障性住房套型紧凑性、灵活性、舒适性和节能性的理念与方法。
周蔚然闫磊荀平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套型
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庆地域建筑创作的回归
剖析重庆当前建筑创作现象,结合重庆巴渝文化品格及局限性的认知,从文化首位度、文化时空观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必然性等方面提出了重庆建筑创作地域文化回归的意义与途径。
周蔚然闫磊
关键词:巴渝文化
场地规划设计中的矛盾与对策——重庆市渝北区龙塔中学场地设计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在影响场地规划的诸多因素中,对于地块的几何形状及地势走向与高差这两方面的处理是比较棘手的首要问题,这将决定其后建筑群体功能区域的划分。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区龙塔中学场地设计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分析,归纳了对于场地设计中对地形及地势高差处理与利用的方法,探讨了在较为复杂的场地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常慧闫磊
关键词:地形高差
和谐形势下的安全营区规划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安全工作是和谐营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安全营区的概念,归纳了营区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治安犯罪活动、恐怖活动、突发性事故等类型,明确了国际、国内与营区驻地的安全形势,以及营区安全规划与管理的不足。从安全营区规划原则、规划类型与编制程序、规划要素和规划实施的重点措施4个方面建构了安全营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着重探讨了营区土地与营房工事的防灾减灾规划、营区环境安全设计、基础设施的防护与伪装、应急指挥体系与快速反应预案的建立等规划要素。并从安全管理的法治化和高新技术运用等层面提出了保障安全营区规划实施的措施。
闫磊周蔚然
我军现代营区规划的新理念被引量:8
2004年
在分析我军营区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营区规划中功能分区、空间设计、路网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要点,提出现代营区规划应遵循营区规划理论研究的系统化、特色营区建设的地方性和时代性、营区环境建设的人性化、配套设施建设的智能化和生态化以及后勤保障的社会化等新理念.
闫磊周蔚然邓代军
关键词:营区规划
重塑生活化的街道被引量:11
2004年
街道活力衰减的根源在于设计者忽略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片面追求个人风格。设计者和使用者应回到生活中去,共同塑造生活化的街道。依据重庆街道依山就势的特点,可以设想一种“街道+广场”的空间模式,促使山城街道生活化、场所化。
闫磊周蔚然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公共空间
建筑生长的意义——三峡学院图书馆新馆的创作理念被引量:2
2007年
将建筑视为一个有机体,从生长的理念出发,借助实例阐述了建筑生长的涵义,探讨了建筑生长原形确定、生长的方式和过程,并将“生长”作为建筑更新设计的一种方式。
闫磊周蔚然
关键词:有机体
矛盾与对策——重庆茶园新区工业园C3地块设计探讨
2008年
重庆茶园新区工业园C3地块开发的重点是针对中小企业,实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开发模式,以促进产业聚集,实现内力驱动发展。其设计通过引入"商品厂房"概念,解决投资建设与政府管理的矛盾;利用多层标准厂房模式,解决工业发展与用地资源紧张的矛盾;采用厂房单元模块布局模式,解决企业需求多样化与设计标准化的矛盾。
闫磊周蔚然
关键词:工业园地块设计
与生活相结合的城市设计——重庆城市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以重庆为例深刻剖析当前城市建设中市区高层化、住区封闭化、街道空间程式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城市中心区设计应遵循"簇群式"生长的空间模式,以延续城市的肌理和文脉;社区空间设计应注重"可居性",弱化城市空间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矛盾;倡导以人的活动为设计依据的"网络形"街道空间模式,最终认为将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活相结合是城市焕发活力的有效途径.
闫磊周蔚然
关键词:可居性
营区大门建筑创作的审美倾向
2015年
营区大门建筑因其附属营区、服务官兵而具有特殊的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文章介绍了建军80年来我军营区大门建筑的历史沿革与阶段特征,归纳了营区大门建筑的主要类型与功能构成,并提出了与军营文化、礼制文化、军事行为特征、军人形象特质结合的四种现代营区大门建筑创作的审美倾向,以期创新军事建筑设计理念。
闫磊周蔚然
关键词:军事建筑审美倾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