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苗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显微结构
  • 2篇显微结构观察
  • 2篇明暗
  • 2篇复眼
  • 2篇成虫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印度谷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天敌
  • 1篇农林复合系统
  • 1篇农业
  • 1篇农业技术
  • 1篇转BT基因
  • 1篇转BT基因棉...
  • 1篇美国白蛾
  • 1篇棉花
  • 1篇节肢动物
  • 1篇节肢动物群落
  • 1篇昆虫

机构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陆苗
  • 3篇范凡
  • 3篇魏国树
  • 1篇张胜杰
  • 1篇任红敏
  • 1篇耿硕
  • 1篇杨小凡
  • 1篇陶晡
  • 1篇苑士涛
  • 1篇阎海燕
  • 1篇吕飞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印度谷螟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明暗适应对其内部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该蛾复眼半球形,位于头部两侧,略成"八"字形排列,单个复眼的小眼数约为1 950;(2)每个小眼主要由角膜、晶锥、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角膜、晶锥、小网膜细胞周围环绕着由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分泌的初级虹膜色素颗粒和由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分泌的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基膜处分布有基膜色素颗粒,且密集的气管穿过基膜进入网膜区;(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视杆远心端移动,覆盖整个小网膜细胞柱区域;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方向聚集,分布在各晶锥周围和小网膜细胞柱的远心端。结果表明:印度谷螟成虫复眼为典型的重叠像眼,其主要通过色素颗粒发生纵向位移来调节对光的吸收,以适应外界光环境的变化。
陆苗范凡杨小凡张胜杰魏国树
关键词:印度谷螟复眼显微结构
微型昆虫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业技术装置。用于捕捉微型昆虫。其结构简单,性能好,可以捕捉隐藏部位的微型昆虫,在室内能够准确选取任意数量的微型试虫。对多种昆虫适用,使用方便,一次能够吸取一头或多头微型昆虫。
范凡魏国树陶晡任红敏苑士涛陆苗阎海燕吕飞
文献传递
转Bt基因杨—棉农林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安全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转基因杨、棉的先后研制成功,以其复合配置为特点的转基因农林复合系统即将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得到大力推广,与单一的转基因作物系统相比,该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性、复杂性更高,亦更近自然界特征,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揭...
陆苗
关键词:转BT基因棉花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安全天敌
文献传递
美国白蛾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美国白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该蛾复眼半球形,成倒"八"字形排列,雌、雄蛾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约为2700和2900个;2)小眼主要由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周围环绕着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和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同时基膜处也有基膜色素颗粒分布,且气管密集;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近心端移动,均匀分散在晶锥远端至视杆远端的小眼之间;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远心端方向集中,最后分布在各晶锥周围;4)在相同明、暗环境中,雌、雄成虫复眼的显微结构差异不明显。美国白蛾为具有重叠像眼的夜行性昆虫,其复眼主要通过色素颗粒位移等调节入光量,以便适应外界不同光环境的变化。
陆苗范凡耿硕靳群英魏国树
关键词:美国白蛾复眼显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