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轶凡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湿疣
  • 4篇尖锐湿疣
  • 4篇复发
  • 4篇复发性
  • 4篇复发性尖锐湿...
  • 3篇等位
  • 3篇等位基因
  • 3篇等位基因多态...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2篇遗传学
  • 2篇遗传学因素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机构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篇陆轶凡
  • 4篇左亚刚
  • 1篇孙秋宁
  • 1篇曾小峰
  • 1篇晋红中
  • 1篇徐佳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2009年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AP-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TAP-1333、TAP-163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关系.方法 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技术检测88例复发性CA患者和81例正常人对照者TAP-1333基因位点的A/G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60例复发性CA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TAP-1637基因位点的A/G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CA组TAP-1333等位基因AA、GG、AG基因频率分别为86.36%、0%和13.64%,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01%、0%和20.9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4,P>0.05),OR值=1.682(0.748~3.783).CA组TAP-1637等位基因AA、GG、AG基因频率分别为3.33%、95.00%和1.67%,而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00%、60.00%和30.00%,在CA组,天冬氨酸(Asp)杂合型和纯合型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甘氨酸纯合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82,P<0.01).AA型:OR值=0.310(0.060~1.604) GG型:OR值=12.667(3.555~45.135) AG型:OR值=0.04(0.005~0.308).结论 TAP-13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CA无关 TAP-1637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复发性CA有相关性.
徐佳陆轶凡左亚刚
关键词:尖锐湿疣复发等位基因
中国人群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易感基因筛选初步结果
陆轶凡晋红中曾小峰孙秋宁
干扰素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76例复发性CA患者(CA组)与8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的T/A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CA组IFN-γ基因1+874位点基因型TT、TA、AA频率分别为10.5%、34.2%、55.3%,对照组分别为7.5%、30.0%、62.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959,P=0.619)。结论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CA无关。
陆轶凡左亚刚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易感性
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引起宫颈癌和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的病原体。对宫颈癌的研究发现,除了HPV病毒本身的作用外,宿主的遗传背景在...
陆轶凡左亚刚
关键词:复发性尖锐湿疣PCR-SSP技术HLA-DQB1等位基因遗传学因素
文献传递
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采用PCR—SSP技术分析HLA—DQB1等位基因DQB1*0501、DQB1*0502、DQB1*0201、DQB1*0402与复发性尖锐湿疣间的关系,为寻找尖锐湿疣的易感基凶及尖锐湿疣复发的遗传学因素提供依据。
陆轶凡左亚刚
关键词:复发性尖锐湿疣等位基因多态性DQB1HLA尖锐湿疣复发遗传学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