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胎蛋白异质体3、高尔基体蛋白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GP73、GPC-3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对各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L3、GP73、GPC-3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890.13±506.47)ng/L比 (623.40 ±317.89)ng/L,(219.53±136.33)ng/ml比 (56.40±25.63) ng/ml,(14.28±7.15)μg/L比(7.33±3.71)μg/L](均P< 0.01).三项标志物单项检测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909、0.832、0.817,AFP-L3+GP73为0.935、AFP-L3+GPC-3为0.945、GP73+GPC-3为0.912,三项指标联合AUC可高达0.960.结论 AFP-L3、GP73和GPC-3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谢明水刘杨陈丹丹张振建
-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ROC曲线
- AFP-L3、GP7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HC组34例,肝硬化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其他肿瘤组37例血清AFP-L3、GP73、GPC-3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PHC组AFP-L3、GP73、GPC-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标志物单项检测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0.832、0.817;两两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945、0.91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可高达0.960。结论联合检测AFP-L3、GP73和GPC-3可提高PHC的检出率,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谢明水刘杨陈丹丹张振建
-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蛋白聚糖类
- 2011-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分离率最高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52.17%、57.9%和55.52%。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增高的趋势,第三代头孢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最高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利福平及莫西沙星等对MRSA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建议临床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素。
- 刘杨陈丹丹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