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军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1篇大众化
  • 1篇代文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当代文论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叙事
  • 1篇三个维度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大众化
  • 1篇诗生活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叙事
  • 1篇自我
  • 1篇自我镜像
  • 1篇维度
  • 1篇文论
  • 1篇文人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陈丽军

传媒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新发现风景——论浙籍文人对“雷峰塔倒掉”事件的文学书写
2015年
风景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美,更具有文化的意义。这种对日常生活中的风景颇具革命性的发现竟然始于"死亡"。一次偶然的"雷峰塔倒掉事件"使得"陈旧之物"重新显现。徐志摩、刘大白、鲁迅生于吴越、长于吴越,分享共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景观,但他们笔下的雷峰塔却极具个性和创造性。对于徐志摩而言,雷峰塔是爱与美的梦幻的化身;对于刘大白而言,雷峰塔与地域文化紧紧相连,如同阴阳,如同冷暖,如果说吴越文化是女性的,雷峰塔便透着阳刚的力量,"雷峰塔的倒掉"导致了吴越文化中英雄气质的缺失;对于鲁迅而言,雷峰塔腐朽、罪恶、带着过去时代陈旧的印记,是他所憎恨和批评的,于是,雷峰塔的倒掉也便预示着一种希望、一种新生的可能。
陈丽军
关键词:雷峰塔风景文学书写
城市空间、男性与自我镜像——孙频女性叙事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2013年
当批评家在使用“80后文学”这个概念时,似乎已经对它的内涵有了明确的规定:从作家主体方面来考虑,作为以代际划分的“80后”,它与“60后”、“70后”相区别;从写作方式、作品风格、生命诉求等更为本质的方面看,“80后文学”又与网络、都市语境、粉丝文化、青春叛逆、商业操作联系在一起。
陈丽军
关键词:女性叙事80后文学维度镜像
“诗生活”:新媒体时代诗歌大众化的一种描述被引量:2
2014年
当下,诗歌正在告别文本的概念,而成为一项活动;而大众也摆脱了单一的读者身份,成为诗歌活动的参与者。诗歌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线上"传播,大众参与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评诗、写诗和读诗活动;其二是"线下"传播,经过艺术变形的诗歌,成为了诵诗、唱诗和戏剧化的表演活动,迎合了大众新的审美习惯。在这次大众化的过程中,诗歌可能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陈丽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当代诗歌诗生活大众化
当前中国文学理论的困境与出路——从“强制阐释论”谈起被引量:1
2016年
199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论被大量译介进国内,主导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研究格局和思维,在其译传的初期,或许激发了批评家的热情,但在今天已经开始阻碍批评家创造力的发挥。本文在对近年学界的热门话题"强制阐释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认为当代文学理论的出路在于研究中国的文学现实,并充分尊重当前的跨文化语境,积极吸收国外文论的有益因素,创造包容并蓄开放的理论格局。
陈丽军
关键词:当代文论兼收并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