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学科
  • 5篇教育
  • 3篇跨学科
  • 2篇学术
  • 2篇学术转型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工程教育
  • 2篇高校
  • 2篇本科
  • 2篇创业
  • 1篇大学科
  • 1篇大学科研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业
  • 1篇大学生创业教...
  • 1篇大学学科
  • 1篇大学学科建设
  • 1篇大学制度
  • 1篇大众化

机构

  • 17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作者

  • 17篇陈亚玲
  • 2篇毛晓翔
  • 1篇戚湧
  • 1篇谢凤华
  • 1篇韦志辉
  • 1篇王力
  • 1篇周琳

传媒

  • 5篇高教探索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江苏高教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大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研究所的建立与现代学术的自主创新被引量:4
2009年
古代学术的研究传统在清末废书院、兴学堂的改革中受到巨大冲击。通过大规模译书运动和数次留学热潮移植引进的现代学术使中国学术界面临学术殖民的危险。国内知识界要求重建并超越学术研究传统,实现学术本土化和自主化。以蔡元培、凌鸿勋为代表的大学校长在现代学术中心——大学建立了研究机构。研究所的广泛建立及其现代学术研究活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拓展了学术群体的认知领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解决了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复杂问题。我国现代学术在组织化、制度化的研究活动中走向自主创新。
陈亚玲
关键词:现代学术自主创新
从学术转型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被引量:2
2009年
晚清时期我国现代大学的产生,虽然深受外来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但其实质是当时我国传统学术转型的结果,是新学制度化的产物。新学是学术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形态,是清末民初时期旧教育制度改革和新教育制度建设的学术资源。新学的过渡性使初创的现代大学在学科设置、教学组织和管理规制等方面具有现代性,但其自身浓厚的功利性和封建性制约了现代大学的发展,使其停留在肇始阶段。
陈亚玲
关键词:学术转型新学现代大学制度肇始
论学术理念的嬗变与我国现代大学的学术化被引量:1
2009年
在清末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中,明道致用的传统学术理念在得到极大张扬的同时,遭到清末启蒙学者和民初学人的批判,最终被求真求是的现代学术理念所取代。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明确要求将求真求是的现代学术理念制度化,以庇护学术活动的自由独立展开。这便为当时国内大学成功改造成为现代学术中心提供了学术契机和民众基础。
陈亚玲
关键词:学术理念
研究型大学科研类实验室体系建设问题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更好地发挥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构建分工合理、层次分明、运行有序的科学研究类实验室体系,从高校实验室的内涵、类型和建设实践经验出发,分析探讨研究型大学研究类实验室体系的概念和构成单元、组织结构等问题。
毛晓翔戚湧陈亚玲
关键词:实验室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转向需求者本位
2012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从价值取向的层面进行反思。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供给者本位"。在大众化进程中,转向需求者本位,为学生服务,是20世纪后半叶欧美发达国家本科教学改革的共同经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趋势应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学生主体,由"供给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转变。
陈亚玲谢凤华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教学改革
回归素质: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关键被引量:20
2009年
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由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创业教育促进就业持有强烈的功利心理,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局限于就业指导和创业实务指导。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必须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对其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
陈亚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素质素质教育
民国时期学术职业化与大学教师资格的检定被引量:4
2010年
面对晚清社会亘古未有的历史变局,我国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学术向以科学为中心的现代学术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学术与政治分离,建立在伦理政治型儒学基础上的政教合一制度走向终结,学术活动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职业。与此相应,教师由传统社会中的"官师"蜕变为以知识生产和传授为谋生手段的职业学人。学位、研究、教学等学术标准成为加入教师行列的资格规定,教师资格检定的制度化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的职业化。
陈亚玲
关键词:学术转型教师资格
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起源、类型及运行策略被引量:14
2012年
跨学科与学科相对,跨学科研究伴随着科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学术活动到有计划的制度设计过程。跨学科科研组织可以分为独立建制型、利益分享型和独立预算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面临着资源问题、评价问题、管理问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在跨学科组织外部营造一种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跨学科项目的确立一定要慎重;要在跨学科组织内部培育信任、交流和共享机制。
陈亚玲
关键词:学科跨学科
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 推进高校科学管理被引量:10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教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紧密相关。今年启动的大部制改革将为高教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提供契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教管理制度的改革不能停留在被动的跟进性改革中,而应深刻理解大部制改革的深意,大胆创新高教管理制度。
陈亚玲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
大学学科建设规划的SWOT评价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被引量:5
2013年
大学学科建设规划以学术发展为视角,对学科发展目标与战略、资源配置方案和政策等进行预测、选择、谋划和论证。通过构建SWOT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外部环境与内部优劣势等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价和理性分析,能够做到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为科学选择战略模式提供有力支撑,提高规划编制的水平。
毛晓翔陈亚玲韦志辉周琳
关键词:大学学科建设SWO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