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波
- 作品数:61 被引量:5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4年
-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有1/3以卜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比例高达33%,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存质量。传统的康复基础训练对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佩并不理想。有研究报道,川芎嗪对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肯定的疗效,川芎嗪缓释剂穴位埋药线能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本院采用胶原川芎嗪缓释剂在风池、大椎穴位埋药线,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刘诗丹李荣祝陈启波黄瑜黄鼎坚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穴位埋药线疗效观察康复疗法
- 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以外科切除为主进行综合治疗。对于乳腺癌术后的多种并发症,需要早期介入康复。该文就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覃兰惠陈启波王双全曹湾
- 关键词:乳腺癌并发症康复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新进展被引量:17
- 2020年
- 艾滋病患者、肿瘤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高危人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带状疱疹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日常活动,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甚至自杀。该文就PHN近年来的诊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许冰陈启波官学海(审校)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超声引导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利用肌骨超声诊断技术探索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组成特点,并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50例,利用肌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病因及临床特点,选择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靶向药物注射治疗。另选取3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并接受常规康复诊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肩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5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症(50%)及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症(48%)占比最高。与对照组比较,经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U)、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 05)。结论:利用肌骨超声技术诊断及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痛的诊断率,超声引导下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提高偏瘫上肢功能,改善ADL。
- 刘夕霞陈启波梁辉李荣祝陈光敏曹湾
- 关键词:脑卒中肩痛
- 脑卒中患者陪护人员实施强化康复教育干预对患者肩痛发生和康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陪护人员实施强化康复教育干预对患者肩痛发生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外,同时对患者陪护人员进行康复知识教育。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和肩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护人员康复知识教育,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帮助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康复。
- 胡裕君陈启波黄小蓓吴健凡郭佳
- 关键词:脑卒中陪护人员
- 社区康复教育和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教育和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社区脑卒中患者61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教育及指导,对照组只给予随访,比较两组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康复组SF-36量表8个维度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教育和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胡裕君陈启波韦敏黄锋马霖黄志调
- 关键词:社区康复指导脑卒中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2008~2010年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对照组。针灸采用电针治疗,取受损脊髓节段上、下端督脉经穴及夹脊穴,上肢瘫痪加肩臑、臂偶、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等穴,下肢瘫痪加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大、小便障碍加肾俞、次髎、膀胱俞、气海、关元等穴,每天1次,每10次一疗程;康复治疗采用标准统一的训练方法。采用改良的Ba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M)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予以评定。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和大、小便控制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早期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晚期治疗组中总有效率73.33%。早期治疗组BMI和FM与治疗前后比较数值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晚期治疗组BMI和FM与治疗前后数值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MBI和FM比较,均较对照组得分高,说明针灸与康复治疗干预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价值;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MBI和FM有差异;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MBI和FM有差异,早期治疗组较晚期治疗组高,说明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针灸及康复治疗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活动功能力的提高。而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患者针灸及康复治疗前MBI及F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进行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其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陈启波
- 关键词:脊髓损伤针灸康复治疗干预时机神经功能恢复
- 电脑中频与温热疗法运动训练综合治疗跖痛症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研究以电脑中频疗法、温热疗法、运动疗法、ADL指导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跖痛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将 70例跖痛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5例 ,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 ;治疗组 3 5例 ,加用电脑中频疗法、温热疗法、运动疗法及ADL指导等综合治疗 ,3个疗程后采用简易 (足部 )行走能力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愈 14例、显效 8例、有效 10例、无效 3例 ;治疗组治愈 2 2例、显效 7例、有效 5例、无效 1例 ;经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 ,u =2 0 9,P <0 0 5。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均数 :对照组为 ( 2 8 0 0± 2 0 2 6)分 ,治疗组为 ( 3 8 2 9± 2 1 3 5 )分 ,t =2 0 7,P <0 0 5。平均治愈天数 :治疗组为 ( 18 0 0±6 45 )天 ,少于对照组 ( 2 3 0 0± 7 64 )天 ,t=2 11,P <0 0 5。结论综合治疗对跖痛症康复效果显著。
- 雷英石捷黄龙模王少芸陈启波周巧玲
- 关键词:跖痛症电脑中频疗法温热疗法运动疗法
- 综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效果分析及功能评价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综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10 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52例 ,予电脑中频离子导入疗法 ;治疗组 56例 ,增加温热疗法、运动疗法、ADL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 ,3个疗程后采用 L 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优 8例、良 12例、中 2 5例、差 7例 ,治疗组优 18例、良 2 5例、中 9例、差 4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功能评定治疗前后差值的均数 :对照组为 (1.19± 0 .72 )级 ,治疗组为 (1.63± 0 .73 )级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膝关节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均数 :对照组为 (2 6.13± 13 .19)分 ,治疗组为 (3 4 .2 3± 12 .90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平均治愈次数 :治疗组为 (2 0 .11± 6.0 4)次 ,对照组 (2 7.0 0± 2 .93 )次 ,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 雷英石捷袁彦尹东陈启波磨紫英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不同体质指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心功能及三大底物消耗特点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心功能及三大底物消耗特点。方法选取45例NAFLD患者,根据体质指数将其分为正常组(15例)、超重组(13例)和肥胖组(17例)。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定3组患者在运动达无氧阈时及达最大运动时的摄氧量、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脂肪能量消耗、蛋白质能量消耗。采用Weber心功能评级标准评估3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Weber心功能分级均为B级。达最大运动时,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的摄氧量依次降低(P<0.05);运动达无氧阈时,肥胖组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但超重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达无氧阈时,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依次增加(P<0.05)。但运动达无氧阈和最大运动时,3组患者的脂肪能量消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均存在轻度至中度心功能损害。在进行较高强度运动时,体质指数越大的NAFLD患者的摄氧能力越低,心脏运动耐力越差;在进行中低强度运动时,高体质指数的NAFLD患者所需能量倾向于由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提供;无论运动强度高低,NAFLD患者的脂肪氧化代谢能量消耗基本不受体质指数影响。
- 黄定贵潘洪峰陈启波宋怀宇
- 关键词:体质指数心功能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代谢心肺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