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婧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生态
  • 1篇登楼
  • 1篇杜甫
  • 1篇心态
  • 1篇形象之比较
  • 1篇幸福度
  • 1篇样板戏
  • 1篇远大前程
  • 1篇蕴藉
  • 1篇赵五娘
  • 1篇生态文明
  • 1篇诗作
  • 1篇实现自我
  • 1篇式微
  • 1篇司马相如
  • 1篇铜器
  • 1篇前期诗作
  • 1篇蔷薇
  • 1篇青铜
  • 1篇青铜器

机构

  • 8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陈婧
  • 1篇丁宏武

传媒

  • 2篇魅力中国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景德镇高专学...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年份

  • 8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含泪的蔷薇——中西戏剧史上赵五娘和美狄亚形象之比较
2013年
鲁迅先生曾对女人以"三性"划分:女儿性、妻性和母性。在中西戏剧史上,产于东方南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与出自西方异域之地的美狄亚(《美狄亚》),虽然异域同归,异形同源——都属于封建父权制度压迫下的悲剧产物,但是两人在这"三性"中所投注的比例实则却差异甚迥,各有参差。然而两人在面对恶劣的社会环境时,尽管行动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心怀不平、不愿息事宁人的。她们在戴着现实社会和时代的沉重枷锁下,以步履蹒跚的姿态极力舞出自己的人生,用她们的血泪抒写下了一首首当其冲萦绕在永恒寰宇中的生命悲歌。
陈婧
关键词:赵五娘美狄亚
白居易前期诗作的两歧性及其成因探析
2013年
白居易前期诗作中表现出了"明道"与"缘情"、"尚用"与"尚美"等两歧性,而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白居易前期的诗论却又是以"明道"为宗,倡导写实尚俗,忽视了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征。显然,他的诗论与实践之间存有抵牾。但是白居易始终没有直面其诗歌中的这些矛盾,究竟是他的无意识抑或有意为之?从白居易的家庭环境、心态性格及其相关的客观存在等方面来看,其前期诗作中存在的两歧性或许是合于情理的。
陈婧丁宏武
关键词:白居易前期诗作心态
两难的抉择——对《远大前程》中的生态和精神解读被引量:2
2013年
英国女皇维多利亚执政的六十多年(1837—1901)是英国发展繁荣的重要时期,然而,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迅猛推进,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与弊病。历史的前进总带有悲剧色彩,与人文关怀往往呈现出二律背反,这在当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中即是冰山一角的体现。从生态和精神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小说中深蕴着对现代物质文明下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状态的担忧和反思。
陈婧
关键词:《远大前程》生态
浩淼烟波 两般境界——论孟浩然、杜甫登楼诗中情趣与境界的差异
2013年
宋元之际著名的诗论家方回在其所编的《瀛奎律髓》云:“尝登岳阳楼。左序毯门壁间,大书孟(浩然)诗,为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按郑谷《卷未偶题》云:“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则晚唐时已然。)此后诗评家亦常常将孟诗与杜诗进行对比品读两诗虽然同为呤咏岳阳楼、洞庭湖的五言律诗,但是.两人诗中所表现的境界和精神层面的情趣却是极为殊异,我们须有“超以象外”的细观品酌,方能得出两诗中不同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陈婧
关键词:杜甫境界情趣
神一英雄—人时代之间的张力——浅析商青铜器“虎食人卣”的蕴藉内涵
2013年
近百年来,关于商青铜器上"虎食人卣"(此名在学术界尚有争议,暂不究)的纹样,学术界已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即对前人大家的观点进行一些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整合,与此同时,笔者通过自身观察与思考后,试图借用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中提出的"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来作出自己的新的见解与阐释。
陈婧
关键词:蕴藉
终极关怀式微下的人性追问——从人道主义看样板戏《沙家浜》
2013年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理论而言,物质与精神本是齐头并进,然而在人实际的生存过程中,形而上的层面实则却时不时地陷入一种困境,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有时不免落入一种虚幻的追寻。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往往难以达到一种自由而"体贴"的人性存在,孕生于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沙家浜》不失为一个生动的阐释。
陈婧
关键词:《沙家浜》终极关怀式微追问
存在·生态·幸福——从十八大的几个关键词说开去
2013年
生存不啻哲学一种。“Being”只是存在的具有菜种抽象性的分词形式,本不是人之灵魂的载体。人所抉择的存在方式或乃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源泉。然而,人又无法独立于生态而存在,文明的铅华毕竟要为涤尽人心之所用。人纵然伟大,“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也仍然需要在各种生态的炼炉里进行一番锻造,经历“一千次的死亡,一千次的再生”。人的解放与塑造在“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的大环境中自当走上“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有失生命的追求,如此,人才会在各种生态中实现自我平衡,人才成其为人,人之“幸福度”(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才会有持续升温的可能,“在幸福的国度里安然的生活”。
陈婧
关键词:生态文明关键词幸福度实现自我
困境中的无奈与抗争——对司马相如奋斗历程的重新解读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西汉两司马",被誉为西汉文章巨擘之一的司马相如,赋才旷世莫比,然而早年却不受重用,壮志难酬。一般而言,在古代出生寒微的文人志士欲发迹,往往要寻求到强有力的经济支柱以翊赞其进入仕途,士人之遇与不遇,除了自身的才能学识之外,客观条件也同等重要,经济方面常常尤为关键。生当循此道之世的寒士司马相如也不例外,要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全力以赴更高的价值追求。司马相如早年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进行的一系列奋斗与抗争,以赀为郎、离京入梁、琴挑文君等皆当为司马相如在困境下试图摆脱物质樊笼,寻求理想新人生的尝试与探索。
陈婧
关键词:司马相如抗争文人心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