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令
-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气监测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气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4 d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手术组与食管手术组围手术期Pa O2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正常患者、Pa O2〉8 k Pa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胸部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血气监测措施,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尽早采取措施改善低氧血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吴晓明陈家令徐宝川梁庆正
- 关键词:胸部肿瘤围手术期血气监测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的诊断治疗现状被引量:10
- 2008年
- 陈家令
- 关键词:术后胃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胃排空延迟机械性梗阻
- 肺内畸胎瘤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性腺和前纵隔是畸胎瘤的好发部位,肺内畸胎瘤罕见,我院胸外科近三十年肺肿瘤切除术中仅发现1例,患者术后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陈家令杨鲲鹏王旭广
- 关键词:畸胎瘤肺内畸胎瘤肿瘤
- 两种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对比采用经剑突下入路和经肋间入路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经肋间入路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10例作为肋间组,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30例作为剑突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次数。术前和术后3d,检测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术前及术后1、2、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剑突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次数优于肋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及术后1、2、3d,两组VAS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3d剑突组低于肋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肋间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剑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 d与术前比较,两组血清SP、PGE2、5-HT、NE、NPY水平升高,剑突组低于肋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剑突组高于肋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经肋间入路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相比,采用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
- 陈家令吴晓明刘渊源张卫东
- 关键词:纵隔肿瘤
- 围术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效果对比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对比围术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合并COPD做胸部手术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异丙托溴铵组和复方异丙托溴铵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异丙托溴铵组雾化吸入0. 025%异丙托溴铵2ml+生理盐水2ml,4次/天;复方异丙托溴铵组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2. 5ml+生理盐水2ml,3次/天;均治疗7天。统计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FEV_1/FVC]、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复方异丙托溴铵组肺部体征、喘息、呼吸困难、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异丙托溴铵组(P<0. 05);复方异丙托溴铵组总有效率(95. 12%)高于异丙托溴铵组(78.05%)(P<0.05);治疗前两组间FVC、FEV_1、FEV_1/FVC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FVC、FEV_1、FEV,/FVC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复方异丙托溴铵组高于异丙托溴铵组(P<0. 05);治疗前两组PaCO_2、PaO_2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aO_2较治疗前增高,且复方异丙托溴铵组PaCO_2低于异丙托溴铵组,PaO_2高于异丙托溴铵组(P<0. 05);治疗前两组间血清GSH-Px、SOD、MDA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GSH-Px、SOD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复方异丙托溴铵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异丙托溴铵组,GSH-Px、SOD水平高于异丙托溴铵组(P<0.05)。结论合并COPD患者围术期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效果优于异丙托溴铵,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用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更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态,恢复其肺功能,且在调节血清GSH-Px、SOD、MDA水平方面更具显著优势。
- 吴晓明陈家令刘渊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围术期复方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
- 15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诊断思路,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明确诊断的15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方法。结果胸痛、胸闷为全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15例反复出现胸腔积液(红色胸腔积液8例),13例胸膜呈环状增厚,7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1例行胸腔积液检查的患者中10例黏蛋白定性(Rivalta)试验阳性,2例癌胚抗原(CEA)阳性,1例腺苷脱氢酶(ADA)阳性。15例患者中,血清CEA检查阳性1例,结核菌素实验(PPD试验)阳性2例。确诊前10例患者行抗结核治疗,5例行抗感染治疗,仅1例患者短期内明确诊断。15例患者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为(266.7±210.0)天,其中6例经外科手术(包括经胸腔镜及开胸)行胸膜活检确诊,7例经CT穿刺行胸膜活检确诊,2例经彩超穿刺胸膜活检确诊。14例患者确诊前经多次胸腔积液病理、胸膜活检检查。结论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时间较长,对于反复出现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的患者需引起重视。单纯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率极低,对原因不明的胸膜疾病,需尽早行胸膜活检,外科胸腔探查是其主要手段之一。
- 张卫东魏金星吴晓明薛明强陈家令梁庆正
- 关键词:胸膜间皮瘤
- 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附13例报告)
- 目的探讨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外科介入的可行性、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3例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病患者,基础病变均为双肺结核,分别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毁损肺、慢性...
- 吴晓明陈家令刘渊源张卫东
- 文献传递
-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及处理研究
- 2014年
- 目的:分析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及处理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并采取及时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发症,最后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心功能衰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共22例(18.33%),其中经过处理均治愈。术后死亡4例(0.33%),随访率为96.67%,随访1年生存率为87.93%。结论对高龄肺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采取并发症处理方案,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 吴晓明陈家令徐宝川梁庆正
- 关键词:高龄肺癌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
-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确诊并接受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吻合口瘘分为两组,并发吻合口瘘组50例,无吻合口瘘组88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吻合口瘘组患者的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时间、吻合部位、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无吻合口瘘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1、术后存在肺部并发症、手术时间>5 h、颈部吻合等因素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1、术后存在肺部并发症、手术时间>5 h、颈部吻合等因素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给予相应有效预防措施。
- 陈家令吴晓明梁庆正刘渊源张卫东石东峰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癌根治术吻合口瘘
- 食管、贲门癌术后消化道胸腔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消化道胸腔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消化道胸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1~78岁,中位年龄65岁。食管癌术后7例,贲门癌术后3例。发现消化道胸腔瘘距手术时间为16h~8d,平均4.2d。9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治疗,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冲洗,排出胸腔脓液,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措施。1例贲门癌患者行二次开胸手术治疗。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死于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恢复进食时间为术后20~8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d。随访9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无死亡患者。术后3~6个月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除1例患者有重度反流外,无肿瘤复发、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消化道重建后,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均有可能发生消化道胸腔瘘,有脉率增快、心悸、气促、不能用基础疾病解释时应尽快行胸部CT和介入下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并给予空肠营养管置入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极大提高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消化道胸腔瘘的治愈率。
- 王旭广杨鲲鹏张进陈家令申成玉李波冯广森许立国
- 关键词: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