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林

作品数:73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建筑科学
  • 22篇理学
  • 13篇天文地球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地震
  • 11篇动力相互作用
  • 11篇结构动力
  • 10篇结构动力相互...
  • 9篇多孔介质
  • 9篇土-结构动力...
  • 9篇饱和多孔介质
  • 7篇地震响应
  • 6篇地震响应分析
  • 6篇正则
  • 6篇正则化
  • 6篇时域
  • 5篇地基
  • 5篇透射边界
  • 5篇最小二乘
  • 5篇最小二乘法
  • 5篇相互作用
  • 5篇两相介质
  • 5篇盲源分离
  • 5篇荷载

机构

  • 65篇南京航空航天...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中国地震局工...
  • 6篇同济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西北电力设计...
  • 2篇无锡城市职业...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73篇陈少林
  • 10篇陈进
  • 9篇柯世堂
  • 6篇廖振鹏
  • 5篇葛耀君
  • 4篇赵林
  • 4篇甄澄
  • 4篇张桂才
  • 4篇毛利军
  • 3篇吴强
  • 3篇李加庆
  • 3篇雷宣扬
  • 3篇侯宪安
  • 3篇赵宇昕
  • 2篇刘启方
  • 2篇孙杰
  • 2篇王波
  • 2篇左琼
  • 2篇丁海平
  • 2篇唐敢

传媒

  • 9篇力学学报
  • 8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固体力学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工程力学
  • 2篇电力建设
  • 2篇中国科学:技...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非均匀应变有限单元的最大特征频率和稳定的时间步距
本文通过多点高斯积分研究了非均匀应变有限单元的最大特征频率,给出了单相和两相介质若干简单、非均匀应变有限单元最大特征频率上界的计算公式,扩充了Flanagan的研究结果。由此,给出了几种显式积分格式的实用稳定性条件。并通...
陈少林廖振鹏陈进
关键词:稳定性两相介质
文献传递
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瞬时输入能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近断层地震动最显著的特点是由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引起的脉冲型地面运动。通过建立单自由度体系瞬时输入能计算模型,输入速度脉冲地震记录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出地震动对结构的瞬时输入能量,研究了具有速度脉冲型地震动这种荷载形式的瞬时输入能特性及与结构最大位移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2次强地震动中109条具有速度脉冲的地震记录,输入结构的最大瞬时输入能总处于速度脉冲发生位置,说明速度脉冲波形对地震动最大瞬时输入能具有决定作用,并由最大瞬时输入能量与结构最大位移反应的对应关系,验证了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的破坏作用与速度脉冲有关。此外,与无速度脉冲地震动相比,具有速度脉冲会增大长周期结构的瞬时输入能,并且输入结构的最大瞬时输入能随地面峰值速度(PGV)和峰值加速度(PGA)的比值增大而增大。
左琼吴强陈少林
关键词:近断层速度脉冲
非水平成层场地上核电结构时域土–结相互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前核电土–结相互作用分析的主流软件SASSI,采用频域等效线性化,不能很好地考虑土体强非线性,且仅适合于水平成层场地。时域土–结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可以考虑土体强非线性以及非水平成层场地,但效率较低,难于用于实际工程。采用一种高效的时域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分区算法,地基无限域通过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元和黏弹性人工边界进行模拟,上部结构通过隐式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两者可采用不同的时间步距,并通过MPI通信协议,实现并行计算。以某一核电结构模型为例,分析了某非水平成层场地上核电结构在三向地震波输入下的反应,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用于大型实际工程的可行性。
陈少林张娇郭琪超周国良刘启方王俊泉
基于RANS方法的扇形截面高层建筑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2022年
为研究扇形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及风压分布规律,基于雷诺平均方程对某高层扇形截面建筑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选取和数值模拟准确性验证。然后采用剪切应力运输模式的k-ω湍流模型计算分析了扇形高层建筑在不同风向角下的气动特性和风压分布规律。最后讨论了不同矢弦比对扇形建筑的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将计算所得扇形截面建筑体型系数整理成表以供参考。研究表明:除短轴迎风工况外,其他风向角下扇形建筑整体顺风阻力效应大于横风效应。沿长轴向倾覆力矩对风向角变化最敏感,沿短轴方向倾覆力矩变化幅度较小,扭转效应不显著。不同风向角下,扇形建筑正负风压区均以竖向尖锐边缘为界限,存在明显的“边缘效应”。整体阻力、沿长轴倾覆力矩随扇形矢弦比增大而线性减小。
楚晨晖楚晨晖
关键词:风荷载数值模拟体型系数
超大型冷却塔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全面掌握核电超大型冷却塔的抗震性能,首先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然后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对结构进行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由于超大塔支柱跨度达到170m,还首次对结构进行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激励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前8阶振型以局部振动为主,直到第9阶出现整体倾覆振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支柱的最大位移和基底剪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水平地震反应远大于竖向地震反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撑结构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出现的塑性铰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支柱与壳体的连接处。多点输入对支柱内力影响较为不利,而对支柱位移和塔筒内力影响较小,塑性铰出现的数量稍多且破坏程度更加严重。
柯世堂陈少林葛耀君赵林
关键词:超大型冷却塔反应谱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多点输入地震响应
两相介质近场波动模拟的一种解耦有限元方法被引量:17
2005年
本文将求解近场波动问题的一种解耦技术推广到两相介质,得到了一种求解两相介质近场波动问题的直接解耦方法,包括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时域显式积分格式和局部人工边界条件.首先应用加权残数法,并依据波动模拟的精度要求,得到了两相介质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然后,结合两相介质中波动的衰减特性,实现了透射边界在两相介质近场波动中的运用.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并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陈少林廖振鹏陈进
关键词:两相介质解耦技术
塔梁间设置BRB跨海斜拉桥减震约束体系及其地震反应被引量:2
2021年
提出在塔(墩)梁间设置防屈曲支撑(BRB)的斜拉桥耗能减震新型结构约束形式。以某跨海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包括全漂浮体系、塔(墩)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以及塔梁间设置BRB的三类斜拉桥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约束方式斜拉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桥塔的位移与弯矩反应,关键位置的相对位移与内力,以及耗能装置的滞回耗能响应等,确定设置BRB跨海斜拉桥新型减震约束体系的地震反应性态。研究发现斜拉桥结构设置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减小支座以及塔(墩)梁间的相对位移,对塔顶相对于塔底的位移也有较好的控制,但明显增大了塔底及桥墩的弯矩。而设置BRB的斜拉桥结构可以大幅度降低塔(墩)底的弯矩,并且表现出了良好的耗能能力。
陈宝魁王东升李宏男陈少林李超
关键词:斜拉桥防屈曲支撑减震耗能地震反应分析
基于假设模态法的结构模态识别
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域内基于假设模态法的结构模态识别方法.首先,建立结构无阻尼有限元模型,假定有限元模型所得结构质量矩阵为实际结构质量矩阵,仅所得刚度矩阵与实际结构存在误差;获得关于质量矩阵归一化的有限元模态振型,并以此作为...
毛利军陈少林
关键词:模态识别最小二乘法有限元模型质量矩阵刚度矩阵抗噪性能
饱和地基上基础阻抗函数的时域求解方法
将基础阻抗函数的时域求解方法推广到饱和地基情形,通过给基础输入脉冲位移,应用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元方法结合局部透射人工边界,得到基础的反力时程,然后应用FFT求得基础阻抗函数。以一方形表面基础为例,求解了其竖向动力刚度和转动...
甄澄陈少林
关键词:饱和多孔介质
文献传递
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间接边界元法,研究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与不考虑相邻结构的结果相比,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可能增大或减小结构的系统频率,SH波垂直入射时,影响程度达5%,SV波垂直入射时,影响程度达3%。随着结构间距离的增大,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程度并不单调下降,还与场地的动力特性和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关。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系统频率的影响可能对结构健康监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值得注意。
韩冰陈少林梁建文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频率SH波SV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