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膝关节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2篇皂甙
  • 2篇置换术
  • 2篇入路
  • 2篇三七总皂甙
  • 2篇胚胎
  • 2篇评分系统
  • 2篇总皂甙
  • 2篇内固定
  • 2篇基质
  • 2篇基质细胞
  • 2篇骨髓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细胞
  • 2篇骨细胞
  • 2篇关节镜

机构

  • 19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19篇陈斌
  • 9篇杜世新
  • 8篇刘钊勇
  • 7篇罗绍伟
  • 5篇李学东
  • 5篇郑创义
  • 4篇黄钟炼
  • 4篇胡军
  • 3篇邱开封
  • 3篇张元涛
  • 2篇王虎
  • 2篇贾艳丽
  • 2篇陈映琼
  • 2篇李文胜
  • 2篇钟永盛
  • 2篇林海明
  • 2篇陈洪江
  • 1篇徐耿填
  • 1篇熊华花
  • 1篇夏雪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宜能量冲击波促进成骨细胞粘附及迁移的分子机制
胡军许建坤罗绍伟邱开封李文胜陈洪江黄钟炼陈斌郑创义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被证实是一种有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物理方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坏死,有效率达75%~91%。与传统手术或其他一些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骨折愈合体外冲击波
Katagiri评分系统在四肢骨转移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Katagiri评分系统对四肢骨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其在四肢骨转移癌中治疗决策中的意义。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及我院医联体单位于2005年至2012年收治的16例四肢骨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
胡军黄钟炼罗绍伟邱开封陈斌
术前心理沟通疏导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分析术前心理沟通疏导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干预组和常规手术组,常规手术组按常规行术前患者教育,术前干预组行术前心理沟通疏导,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应激反应,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简化的McGill问卷(SF-MPQ)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疼痛情况。结果:术前干预组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术后即刻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出院时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术后VAS评分、SF-MPQ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沟通疏导能够明显减轻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成剑文莫春丽罗宇文张元涛朱艺麟陈斌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疼痛
传统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26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17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较,采用Stoppa入路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P〈0.05)。在术后并发症及骨折复位效果方面,两种入路手术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骨盆及髋臼骨折中,Stoppa入路是值得选择的一种手术入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刘钊勇陈斌王虎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髂腹股沟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病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3年收治的7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采取常规治疗的50例髋关节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程度指标等。了解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3.98%、49.09%,VAS评分分别为(2.8±1.0)、(7.3±2.1)分,Harris评分分别为(88.3±4.5)、(65.1±2.9)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期内,无髋关节脱位、神经损伤、感染、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病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较理想。
陈斌张元涛陈友滨林海明罗绍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病临床疗效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联合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HA)与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HA组32例、DHS组38例及PFNA组26例,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站立及行走时间、Harris评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比较。结果:H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站立行走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DHS组及PFNA组(P<0.05),DHS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HA组及PFNA组均明显少于DHS组(P<0.05);HA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患者离床及患肢负重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该治疗方法能尽快使患者恢复站立及行走,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高龄合并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首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
罗绍伟张元涛林海明李文胜邱开封陈斌黄钟炼胡军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三七总皂甙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调节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wal cells,BMSCs),采用常规培养液、成骨诱导液及含100 mg/L PNS的成骨诱导液培养,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茜素红染色方法及ELISA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ALP活性、矿化结节的形成及RANKL的表达。结果骨诱导组、PNS组较培养液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而PNS组高于骨诱导组(P〈0.05);骨诱导组、PNS组ALP活性、钙结节形成高于培养液组(P〈0.01),PNS组高于骨诱导组(P〈0.05);骨诱导组、PNS组RANKL表达低于培养液组(P〈0.05),PNS组低于骨诱导组(P〈0.05)。结论BMSCs成骨诱导过程中,PNS可促进其成骨分化、下调其RANKL表达从而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潜能。
李学东陈斌郑创义刘钊勇杜世新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
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研究锁骨钩钢板与常规克氏针张力带钢丝,"T"型钢板方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0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钢丝张力带及"T"型钢板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锁骨钩钢板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优良率分别为:100%,72%、80%、(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最好。
罗绍伟陈斌杜世新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疗效评价
一种方便使用的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包括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侧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内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下夹板焊接固定,所述上夹板与导向杆通过滑孔滑动连接...
陈斌赵颖琳
文献传递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胚胎后肢(芽)评分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一套稳定的评分系统,提供客观的观察指标来确认胚胎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进行序列胚胎研究。方法60只Wistar大白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组。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玉米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以建立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分别在受孕第13、14、15、16、17、18天取出胎鼠的后肢芽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应用评分系统对胎鼠进行评分。结果经评分系统得出的动物模型CCF发病率为80.9%,经评分系统矫正后的CCF发病率较既往报道高。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软骨分化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评分系统可以有效地筛选出CCF,可以对筛选出的CCF胚胎在关键的研究时间窗口进行系列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CCF研究难以深入的瓶颈问题。
钟永盛贾艳丽陈斌刘钊勇郑创义李学东徐耿填陈映琼杜世新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维甲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