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16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症
  • 4篇动脉
  • 4篇血脂
  • 4篇脂血症
  • 4篇外科
  • 4篇静脉
  • 4篇高脂
  • 4篇高脂血
  • 4篇高脂血症
  • 3篇手术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高血脂
  • 2篇胰头
  • 2篇胰头癌
  • 2篇胰腺
  • 2篇脂蛋白
  • 2篇人造血
  • 2篇人造血管
  • 2篇切除
  • 2篇人工血管

机构

  • 15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16篇陈斌
  • 9篇符伟国
  • 8篇陈福真
  • 7篇韩琴琴
  • 6篇徐欣
  • 6篇杨珏
  • 6篇郭大乔
  • 6篇王玉琦
  • 5篇诸骏仁
  • 4篇叶建荣
  • 1篇杨蕊敏
  • 1篇陈曙霞
  • 1篇蒋俊豪
  • 1篇杨钰
  • 1篇陈灏珠
  • 1篇杨国华
  • 1篇胡骥琼
  • 1篇代望德
  • 1篇赵振泽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外科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Ⅳ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再分布的作用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IV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LDL)亚组份再分布的作用。方法 口服微粒化非诺贝特 2个月 ( 2 0 0mg ,每晚 1粒 ) ,共治疗患者 2 6例 ,对治疗后出现血清LDL 胆固醇水平升高 15 %以上的共 12例患者 ,进一步用超速离心法观察药物对血清LDL亚组份 (LDL1∶1 0 2 5g/ml~ 1 0 3 4g/ml,LDL2 ∶1 0 3 4g/ml~ 1 0 4 4g/ml和LDL3∶1 0 4 4g/ml~ 1 0 63g/ml)再分布的作用。结果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后 ,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平均下降 5 3 4 %~ 64 4 % (P <0 0 0 1) ,LDL 胆固醇明显升高 3 7 3 %~ 79 4 % (P <0 0 0 1)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无明显改变。治疗前患者的LDL亚组份分布以小而密LDL3为主 [LDL3占总LDL的 ( 3 4 7± 8 6) % ],分布曲线呈多峰、不均一态分布 ;治疗后LDL3比例显著降低 [降低 ( 3 5 0± 2 7 3 ) % ,P <0 0 0 1]、LDL2 显著升高 [升高 ( 4 6 9± 2 9 0 ) % ,P <0 0 0 1],LDL亚组份分布曲线转向单峰、较均一态分布。治疗后LDL颗粒的化学组成构成比 ( % )发生较大变动 ,其中TG %显著降低 (P <0 0 1) ,胆固醇酯 %和蛋白质 %不同程度增高 ,游离胆固醇 %和磷脂 %无明显变化。
诸骏仁韩琴琴赵振泽陈斌周庭川叶为玲
关键词:高脂血症亚组份
人造血管旁路术后移植物感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0
1997年
为评价人造血管旁路术后移植物感染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作者对1985年~1995年上海中山医院收诊的250例人造血管旁路术后发生移植物感染的8例进行分析。临床表现为移植物外露伴创口溢脓、大出血、移植物和/或远端肢体动脉搏动消失、远端肢体坏疽。移植物感染率3.2%。外科治疗包括:(1)移植物去除、清创引流术;(2)移植物去除、清创引流加截肢术;(3)移植物去除、清创引流加近远端动脉人造血管重建术;(4)单纯清创引流术。结果显示,8例中6例痊愈,2例因吻合口破裂出血死亡。作者认为移植物感染的危险因素有:(1)糖尿病;(2)继发血肿;(3)同一部位多次手术。外科积极处理较保守治疗愈后更好。
符伟国王玉琦陈福真叶建荣徐欣郭大乔陈斌杨珏
关键词:人工血管外科手术血管移植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探测人载脂蛋白AI基因多态性
1993年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载脂蛋白(Apo)AⅠ基因第3个内含子中包括MspⅠ多态位点在内的总长307bp DNA片段,观察中国汉族健康人、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Apo AⅠ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中国汉族人种Apo AⅠ基因Msp Ⅰ多态性与白种人不同,M_2等位基因属常见等位基因,而白种人为罕见等位基因。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M_2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人无差异。
韩琴琴陈斌翁国璐陈灏珠
关键词:载脂蛋白聚合酶链反应
吉非罗齐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1990年
吉非罗齐(Gemfibrozil)为一种较新的血脂调节药,已在世界各国进行临床研究,证实其降低血胆固醇(T_C)、甘油三酯(T_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诸骏仁韩琴琴陈斌庄汉忠严秀萍
关键词:吉非罗齐高血脂病疗效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重建术术式选择被引量:7
1996年
为探索主髂动脉闭塞重建手术方式选择的规律,作者对31例不同类型的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硬化内膜切除术、主-髂或主-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术和顺序动脉旁路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3.2%。五年通畅率为84.2%;二期五年通畅率为96.5%。作者认为踝/肱指数对正确掌握动脉重建术指征有肯定意义。
王玉琦符伟国郭大乔代望德杨国华陈斌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症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手术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防治被引量:1
1998年
胡骥琼陈福真符伟国徐欣杨钰陈斌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医源性
泛硫乙胺治疗高脂血症40例被引量:6
1991年
40例高脂血症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55±9yr)服用安慰剂12wk后服泛硫乙胺200mg tid,po,共12wk,前后对比,泛硫乙胺明显降低血胆固醇(7.1±1.0mmol/L降至5.5±1.0mmol/L)和甘油三酯(46±16mmol/L降至31±13mmol/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0.92±0.11增到1.2±0.3mmol/L),3项指标经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5),几乎无副作用。
诸骏仁韩琴琴陈斌
关键词:高血脂病泛硫乙胺
胸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评价胸腹主动脉瘤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影响早期手术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74~1996年胸腹主动脉瘤14例的手术体会,按 Crawford 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4例。手术方式:(1)假性动脉瘤切除修补术;(2)动脉瘤旷置,分支型人造血管旁路转流,腹腔、肠系膜上和两肾动脉依次与人造血管分支端端吻合术;(3)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植入端端吻合、内脏动脉成片缝合重建术(Crawford 手术)。结果术后30天内死亡4例,晚期死亡2例,其余8例分别已存活1~12年。肾功能衰竭发生率17%,手术病死率33%。术中出血过多和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是引起肾功能衰竭和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 Crawford 所倡用的手术方式是目前胸腹主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符伟国王玉琦陈福真徐欣郭大乔陈斌杨珏
关键词: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
比较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式,比较氟伐他汀40~80mg/d,(A组33例)和普伐他汀20~40mg/d,(B组35例)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12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服药12周后,血清TC、LDL-C、TC/HDL-C水平与O周时比较分别降低18.4%(P<0.001),24.7%(P<0.001)和11.7%(P<0.01);B组分别降低21.0%、31.5%和27.5%(P值均<0.001)。A组和B组服药12周时降低T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4%和82%。以上结果的组间比较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别。加倍两种药物的治疗剂量均能提高降低TC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诸骏仁韩琴琴杨蕊敏陈斌周庭川叶为玲赵振择苗莉君
关键词: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高胆固醇血症疗效
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被引量:20
1994年
我们运用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415例(579条肢体),术后疗效显著,随访4年10个月,复发率1.2%.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操作较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美观,复发率低.作者认为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对小腿内侧深浅静脉穿通支抽剥遗漏所造成,而并非术式本身的缺陷。在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要点后,仍是一个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术。
符伟国王玉琦陈福真叶建荣徐欣郭大乔陈斌蒋俊豪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剥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