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方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膀胱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假瘤
  • 1篇永久性
  • 1篇造瘘
  • 1篇造瘘管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穿孔
  • 1篇肾肿瘤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方法改进
  • 1篇手术探查
  • 1篇手术瘢痕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结扎

机构

  • 5篇慈溪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陈方
  • 3篇俞洪涨
  • 3篇周浩尚
  • 3篇徐泽
  • 2篇董雪成
  • 1篇胡洁
  • 1篇曾剑光
  • 1篇宋利东
  • 1篇张帆
  • 1篇陆俊杰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永久性膀胱造瘘管更换及管理的标准化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后患者的膀胱造瘘管更换技巧及后期管理经验,总结并建立该类患者膀胱造瘘管后期更换及膀胱造瘘管后期管理的标准化方案。方法通过对慈溪市人民医院承担的市级课题《枸橼酸钾预防膀胱造瘘管结石的临床研究》中42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膀胱造瘘管更换以及后期健康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总结并分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建立标准化实施方案。结果 42例患者更换膀胱造瘘管顺利,通过口头和书面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完全掌握了膀胱造瘘管的家庭管理技巧,所有患者在课题实施期间,无膀胱造瘘管脱出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对膀胱造瘘管更换方法及后期健康教育进行标准化,可以明显减少膀胱造瘘管相关并发症,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董雪成陆俊杰陈方张帆宋利东
关键词:膀胱造瘘
膀胱炎性假瘤二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例1,女,35岁。因反复发作耻骨上隐痛伴尿频尿急3年就诊。3年前曾行输卵管结扎术。查体:耻骨上可见2cm手术瘢痕,其下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白细胞(++)。B超检查示膀胱顶部7cm×6cm占位病灶,回声不均,内部为低回声。膀胱镜检查见黏膜光滑,前壁受压,未见结石及赘生物。CT检查示耻骨后8cm×6cm肿块,与膀胱前壁关系密切。
俞洪涨胡洁周浩尚陈方徐泽
关键词:膀胱炎性假瘤输卵管结扎术膀胱前壁膀胱镜检查耻骨后手术瘢痕
21例睾丸扭转诊治分析
2011年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本院2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左侧睾丸扭转17例,右侧睾丸扭转4例。19例接受手术治疗,17例睾丸已坏死,行睾丸切除术;睾丸存活2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15例行健侧睾丸固定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动态显像是诊断睾丸扭转的最佳方法,早期诊断和手术探查是避免睾丸坏死、切除的关键。
陈方董雪成
关键词:睾丸扭转手术探查
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方法改进
2007年
目的:改进肾、输尿管上皮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1年1月以来的6例肾、输尿管上皮性肿瘤在行手术治疗时,对手术切口、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处理进行了改进。结果:手术的6例肾、输尿管上皮细胞癌,膀胱壁残端切缘均阴性,无尿瘘、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一个手术切口治疗肾、输尿管上皮性肿瘤是可行的,输尿管膀胱部分伞状切除同样能达到根治病灶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俞洪涨周浩尚徐泽陈方曾剑光
关键词:肾肿瘤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发生直肠穿孔1例
2007年
俞洪涨周浩尚陈方徐泽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直肠穿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