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 论格林卡歌剧的民族性
- 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缔造者,是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性发展中的第一位作曲家。他所创作的两部歌剧摒弃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歌剧的倾向和形式,将俄罗斯民间歌曲的朴素语言转化为独特的、新的语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
- 陈旸
- 关键词:格林卡民族歌剧民族性美学原则俄罗斯音乐
- 文献传递
- 基础音乐教育语境下的民歌教学被引量:2
- 2010年
- 民歌是音乐形式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形态。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基础教育阶段里的唱歌课,不能仅限于学歌、唱歌,应该是唱出情感、感悟民族情结的文化教育。我们要以音乐教育为载体,主动探究本土音乐文化,创新民歌教学方法,让民歌贴近生活、贴近每个孩子,让学生从小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有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 金顺爱陈旸
- 关键词:民歌传承音乐教育
- 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浪漫曲被引量:5
- 2007年
-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冉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 陈旸
-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人文性自主性
- 喉肌训练法在通俗唱法中的运用
- 2014年
- 文章阐述了喉内肌肉训练与通俗唱法中声线技术的关系,介绍了喉内肌肉的动作,不仅影响歌者音域的扩展,而且影响歌者声线音色的刚与柔、明与暗、虚与实的色彩控制。通过介绍喉内肌肉动作在声线形成中的作用,既为歌者从理论上明确通俗唱法中声线的形成原理,又为歌者在实践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声线训练方法。最终让歌者在演唱中,达到能够灵活控制声线、自由变换音色的目的。
- 王宜敏陈旸
- 关键词:通俗唱法
- 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底色被引量:4
- 2015年
-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广袤的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和居住人群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植根于民间文化的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戏曲,是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着东北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二人转是东北地域文化最集中、最具体、最彻底的体现,是我们了解东北民风、民俗、民情的透镜,它为我们继承、发展和弘扬东北文化提供借鉴。这也正是二人转的文化价值所在。近年来随着东北二人转在演出市场的火爆,它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
- 陈旸
- 关键词:二人转东北地域文化
- 东北民歌研究的文化之维——以汉族民歌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21世纪是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将如何传承和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东北汉族民歌是流传在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东北汉族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和关注。
- 陈旸
- 关键词:东北民歌汉族民歌传统音乐
- 论古代东北音乐的历史性贡献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是个重音乐的国度,又是重史的国度。然而中国音乐史著作,对于东北音乐只是稍带提及,对古代东北音乐历史性贡献更是认识不足。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中国音乐也是多元的,东北音乐更是多元的,东北历史多民族的音乐造就了一个包容的东北音乐,它与中原音乐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凝聚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它的历史性贡献不可抹杀。
- 陈旸
- 关键词:历史性贡献
- 俄罗斯声乐教学特色探究——以格涅辛音乐学院为例被引量:5
- 2015年
- 俄罗斯的声乐艺术在世界声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声乐教育也独树一帜。进入21世纪,俄罗斯的声乐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声乐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 陈旸
-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
- 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探析被引量:3
- 2019年
- 艺术源于生活,不同地域的民歌代表着不同地域风土人情,其中更是包含着当地的社会文化、民族信仰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东北民歌,承载了东北当地人的风俗文化,与人们质朴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些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有些也表达着对这片黑土地深沉的爱。文章指出,对东北民歌进行研究,就需要将其放置到东北民俗文化中,分析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 陈旸
- 关键词:东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