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古镇
  • 5篇城市
  • 3篇意象
  • 3篇生态
  • 3篇景观
  • 3篇公园
  • 3篇公园城市
  • 2篇山地
  • 2篇生态价值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平乐古镇
  • 2篇文明建设
  • 2篇旅游
  • 2篇景观意象
  • 2篇聚落
  • 2篇古镇聚落
  • 2篇古镇空间
  • 2篇分形
  • 2篇城市生态

机构

  • 19篇四川大学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陈春华
  • 6篇陈岚
  • 3篇成受明
  • 3篇周波
  • 2篇刘娟
  • 2篇陈一
  • 2篇王若冰
  • 1篇刘浩吾
  • 1篇唐天国
  • 1篇李红
  • 1篇欧阳金龙
  • 1篇王霞
  • 1篇程丽颖

传媒

  • 4篇土木建筑与环...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名城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四川建材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古镇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古镇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古镇的文化生态圈层结构,分别对郪江古镇的文化要素、空间格局和行为方式等文化生态资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古镇的文化生态进化过程中封闭性和聚落活力的改变,指出古镇文化生态的被入侵、多样性锐减、群落老化等现象和问题,最终提出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共生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来进行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尹丹陈春华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古镇聚落
基于五凤溪古镇空间格局分析的旅游开发探索
2015年
古镇通过其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使其有别与普通城市,成为旅游热点。本文选择以五凤古镇为例,从空间格局分析出发,结合空间意象,对古镇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旅游开发应加强整体景观线路规划、保留现有优势、进一步统筹老街区古镇的关系、加强纵向街道打造、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等相关建议。
程丽颖陈春华
关键词:空间意象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构成要素与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解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的要素特性,有利于为新时期公园城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公园城市生态价值是一个涵盖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多重价值内涵的复合化概念,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成为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架构的认知基础。以系统论为观察视角,发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是一个由自然主导系统与人工子集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化、开放性的动态有机整体,主要由基础保障性要素、行为主体性要素、催化促生性要素、空间管控性要素4种要素构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交互作用对生态价值的成功转化施加不同程度影响。应基于系统中要素构成及功能特性,加强整合不同要素内在效力以维持系统的健康平稳运行,进而助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多维转化。
谭林陈岚陈春华刘尧
关键词: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观
基于AHP的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提出了26个单项指标,在区县层面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居住建设和社会经济因素得分较低,生态环境因素得分较高。评价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后续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成受明王若冰陈春华
关键词:AHP人居环境
四川秦巴山区城镇等级规模研究——基于城镇化的多维度响应视角
2016年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四川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重点连片扶贫开发区,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的洼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和"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加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区域,以集聚—碎化指数、重力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经济、人口、社会、地理空间等4方面指标从多维度的角度来研究四川秦巴山区现状城镇等级规模、城镇聚集程度和城镇空间关系,并通过变异系数、城镇中心性和城镇发展实力分析,探索城镇等级规模变化趋势,以期为四川秦巴山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和发展提出一定依据与建议。
陈春华刘娟成受明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内涵与模式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公园城市理念是生态文明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价值位序,实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关键抓手,其本质是通过科学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社会资本等发展要素,实现生态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治理价值的多维整合与裂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与系统性工程。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模式与结果的形成发展受到资源禀赋、行为主体及相关制度的多重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自然场域、人民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不同类别的价值转化场域,分析了可能的导向模式和推进策略。
谭林刘姝悦陈春华陈岚
关键词:公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治理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特征的规划发展路径--以绵阳市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及规划响应路径是提升非遗保护、管理与开发水平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前提。以绵阳市为样本,运用GIS工具探究其非遗空间格局特征,进而立足规划视角提出具体发展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非遗类型结构完善、数量不均衡,整体格局为“四核一带”的“C”形空间分布结构,不同类型非遗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基于此,试图在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将绵阳市非遗资源保护发展框架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机衔接,通过顶层设计与横向传导互促共进的方式完善绵阳市非遗保护发展规划体系。具体可通过构建连线成片空间结构、合理配置设施用地、显化高密度区功能价值,优化其非遗发展总体格局。
陈岚谭林陈春华陈春华张庆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布式光纤传感用于大坝基座裂缝监测(英文)被引量:12
2007年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大型混凝固结构,如大坝与桥梁,进行裂缝监测意义重大,其分布式检测能力对具有强随机性的大坝裂缝监测效果更显著。一种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埋入混凝土并与预期裂缝相交一定斜角,当裂缝出现引起光纤局部微弯,并诱发瑞利散射光产生衰减,用光时域反射技术实现分布式检测。将该种传感器用于四川石棉冶勒大坝裂缝监测,结果表明:该光纤传感器不仅对裂缝宽度、位移具有高分辨率(0.02mm)、大动态范围(4.8mm),而且有较高的定位分辨率(0.2m),为发展该类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唐天国陈春华刘浩吾
关键词:分布式光纤传感裂缝大坝光时域反射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分析--以成都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建设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指示,而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则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发力点。其生态价值转化的根本逻辑是通过科学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社会资本等发展要素,促进生态价值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体系的耦合发展,形成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位一体的复合效益,从而满足人民的多层次需求、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研究指出生态本底、主体协同、市场需求和约束机制是实现其价值多维转化的关键动力,进而以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区的成都市为例,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责任主体结构、新型业态培育和空间规划管控4个维度探讨了具体的转化路径,以期为公园城市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陈岚谭林陈春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空间形态探析下的工业古镇旅游发展与保护——以四川乐山芭沟工业古镇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从芭沟古镇山地特征和工业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对古镇山地空间形态、街巷空间、旧工业建筑的剖析,探索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更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旅游开发中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下,合理进行分区开发,重视古镇的地域文化遗产,加强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适应性更新,提供新的体验型旅游活动等建议。
刘娟陈春华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