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芳
-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以及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10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的...
- 陈杨芳邹珂
- 关键词:支原体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 目的平行比较4种品牌支原体液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测解脲支原体(Uu)及5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评价不同厂家支原体试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IST2)、珠海丽珠(ICS)、...
- 陈杨芳邹珂
- 关键词:支原体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耐药率
- 文献传递
- 感染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 探讨感染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治疗组,对两组宫颈管内和阴道内分泌物的培养鉴定、白带常规检查、胎膜病理检查及产后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各为3例,厌氧菌感染分别为40例和45例,两组在细菌感染种类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胎膜早破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BV)等感染有相关性,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 林胜兰夏淑琦叶笑梅陈杨芳周晓飞
- 关键词:胎膜早破阴道病细菌性
-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了解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2月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因CAP住院的患儿146例,取其鼻咽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静脉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项呼吸道病原谱IgM抗体,分析其结果。结果146份标本中阳性标本88份,占60.3%,其中:病毒阳性率43.8%,细菌阳率27.4%,混合感染阳性率11.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2例(34.4%),副流感病毒(PIV)19例(29.7%),腺病毒(ADV)16例(25%),柯萨奇病毒(COXV)7例(10.9%),肺炎克雷伯杆菌15例(37.5%),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25.0%),肺炎链球菌6例(15.0%),大肠埃希菌3例(7.5%),其它绿脓假单胞菌、嗜肺军团菌,副流感杆菌等6例(19.4%)。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以RSV为主要病原,婴幼儿(尤其1~6个月)病毒感染率最高,好发于冬、春季节。
- 林加斌张淑芬项跃林张德亭陈杨芳
- 关键词: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
- 胎膜早破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感染类型以及是否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将200例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未使用抗生素)和对照组(入院后使用抗生素),对宫颈管内和阴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白带常规分析和胎膜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B族链球菌(GBS)感染各为3例,厌氧菌感染分别为40例和45例,两组在细菌感染种类、白带检查、胎膜组织学、分娩后体温异常、血常规异常、C反应蛋白异常、会阴创口感染、子宫压痛、产褥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因厌氧菌感染而引起的胎膜早破最为常见;胎膜早破48h内的分娩可以不用抗生素。
- 林胜兰夏淑琦叶笑梅陈杨芳周晓飞
- 关键词:胎膜早破链球菌厌氧菌抗生素
- 浙南地区2003~2007年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比较
- 目的比较浙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方法对2003~2007年来自浙南地区病人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作出分析,比较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它的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2003~20...
- 罗涛吴晓鸥陈杨芳
- 文献传递
- 10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以及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10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
- 陈杨芳邹珂
- 文献传递
- 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本地区解脲支原体(Uu)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情况,为临床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连续三年共544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
- 陈杨芳邹珂
- 关键词:支原体解脲支原体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杀菌效果及耐药性实验观察
- 目的:为了解聚维酮碘消毒剂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
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进行了实验观察。
结果:以含有效碘50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与不同铜绿假单胞菌悬液混匀,作用10分钟后比较其杀灭率;对聚维...
- 陈杨芳邹珂
- 关键词:聚维酮碘铜绿假单胞菌杀灭效果中和剂
- 文献传递
- 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杀菌效果及抗性的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检测聚维酮碘消毒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及抗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进行实验观察,分别以含有效碘0.5g/L聚维酮碘溶液与不同浓度铜绿假单胞菌悬液作用10min后,比较其杀灭率;经聚维酮碘作用1min后生长的第一代铜绿假单胞菌悬液简称菌悬液B1,由菌悬液B1经聚维酮碘作用1min后生长的第二代铜绿假单胞菌悬液简称菌悬液B2,以此类推,制成菌悬液B1~B19,得到存活繁殖的细菌悬液,再以含有效碘0.5g/L聚维酮碘作用1min、10min后比较杀灭率。结果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悬液A与菌悬液B1~B19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从B4开始,聚维酮碘对该菌MBC由原0.0625g/L有效碘提高至0.125g/L有效碘,对B8的MBC提高至0.25g/L有效碘。以含有效碘0.5g/L的聚维酮碘溶液对铜绿假单胞菌悬液B9~B19的1min平均杀灭率为96.73%,10min平均杀灭率为99.89%;对铜绿假单胞菌悬液A的1min平均杀灭率为98.77%,10min平均杀灭率为10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P﹤0.05)。结论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杀灭效果;经聚维酮碘作用后传代的铜绿假单胞菌,则对聚维酮碘可产生一定的抗性。
- 陈杨芳邹珂
- 关键词:聚维酮碘铜绿假单胞菌杀灭率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