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植

作品数:97 被引量:331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1篇儿童
  • 23篇综合征
  • 17篇肾脏
  • 14篇血尿
  • 14篇肾病
  • 11篇溶血
  • 11篇肾炎
  • 10篇溶血尿毒综合...
  • 10篇尿毒
  • 10篇尿毒综合征
  • 9篇血浆
  • 9篇血浆置换
  • 9篇肾衰
  • 9篇肾衰竭
  • 9篇衰竭
  • 9篇患儿
  • 8篇肾功能
  • 8篇肾小球
  • 7篇血管
  • 6篇肾脏病

机构

  • 9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北京微量化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97篇陈植
  • 58篇刘小荣
  • 37篇沈颖
  • 32篇樊剑锋
  • 25篇张桂菊
  • 25篇孟群
  • 21篇周楠
  • 14篇凌晨
  • 13篇孙嫱
  • 11篇孟繁英
  • 9篇袁林
  • 8篇付倩
  • 6篇赵一鸣
  • 5篇焦莉平
  • 5篇王晓玲
  • 4篇杜忠东
  • 4篇刘小梅
  • 4篇贾立群
  • 3篇华琳
  • 3篇周春菊

传媒

  • 19篇中华实用儿科...
  • 8篇中国社区医师
  • 7篇中国实用儿科...
  • 5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北京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罕见病研究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嗜酸细胞性膀胱炎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嗜酸细胞膀胱炎临床特点、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5例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患儿资料。结果 5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嗜酸细胞计数部分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壁增厚;病理诊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结论儿童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比较少见,其临床与影像学无特异性,易与膀胱恶性病变相混淆,确诊靠病理,本病治疗以抗炎、抗过敏为主。需长期随访。
孙嫱刘小荣周楠陈植何乐健
关键词:儿童嗜酸细胞膀胱炎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在治疗儿童危重症中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8月-2009年1月收治并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危重症患儿26例,就其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危重症患儿,共进行79例次血浆置换(全血浆置换75次,双重血浆置换4次),治疗均顺利完成,未见严重并发症。好转19例,放弃治疗并失访3例,因原发病死亡4例。结论血浆置换可以广泛应用于儿童肾脏、神经、血液等多系统疾病中,为危重症救治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
陈植袁林张桂菊沈颖
关键词:血浆置换危重症儿童
肾脏科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肾脏科住院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至2014年27例肾脏科住院患儿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为泌尿系念珠菌感染,8例为肺孢子菌病肺炎,4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和1例侵袭性泌尿系曲霉菌感染,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例为肺念珠菌病,1例为肺丝状真菌感染。均存在基础病变,其中10例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6例伴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4例为〈32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均使用过抗生素。17例患儿有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史。16例有侵入性操作史。27例均有发热症状,14例出现喘憋,7例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5例合并多脏器衰竭。8例肺孢子菌病患儿胸部CT示弥散磨玻璃影伴“马赛克”征;4例肺曲霉菌病患儿见肺多发结节影、易形成空洞。2例肺念珠菌病患儿病灶边缘模糊、浓淡不均,呈小斑片影,位于双肺中下野、不累及肺尖。23例接受足疗程抗真菌治疗,经治疗后16例痊愈,3例好转,4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结论 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恰当使用抗生素、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泌尿系统发育畸形、侵入性操作等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不同的真菌感染影像学有不同特点,尽管不具备诊断特异性,但其相对特征性表现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
樊剑锋段晓岷刘小荣周楠孟繁英孟群陈植
关键词:肾脏科侵袭性真菌感染儿童
中国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1
2023年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罕见病和危重性疾病,由补体旁路调节蛋白异常所致。急性期病死率高,且病情反复,容易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近年来,随着补体抑制剂依库珠单抗的应用,aHUS患者的预后有了较大改善。我国aHUS诊治水平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对aHUS认识不足,会导致疾病诊断及治疗延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儿童aHUS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由中国罕见病联盟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专业委员会牵头,结合我国病例特点及临床经验,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本共识。
中国罕见病联盟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专业委员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倪鑫刘小荣陈植樊剑锋
关键词:儿童
儿童抗H因子抗体相关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儿童抗H因子抗体相关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的临床特点,分析疾病复发和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52例抗H因子抗体相关aHUS患儿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描述其遗传背景、临床和肾脏病理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采用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对疾病复发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男33例,女19例;起病年龄为2.4~12.8岁,92.3%(48/52)的患儿起病年龄集中在4~12岁。42例患儿评估了H因子相关蛋白1(CFHR1)和H因子相关蛋白3(CFHR3)基因拷贝数,42.9%(18/42)的患儿携带CFHR1纯合缺失,CFHR1纯合缺失患儿有83.3%(15/18)合并CFHR3纯合缺失。在血浆治疗的基础上,首次起病时免疫抑制治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为76.9%(40/52),总病程的使用率为86.5%(45/52),免疫抑制治疗总疗程为6~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28,91)个月,仅23.1%(12/52)的患儿出现复发。CFHR1纯合缺失患儿较非纯合缺失患儿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降低(χ^(2)=4.700,P=0.030)。CFHR1合并CFHR3纯合缺失患儿较其他患儿无复发生存率也显著下降(χ^(2)=4.181,P=0.041)。随访结束时,73.1%(38/52)的患儿肾功能正常,且无持续蛋白尿和高血压,23.1%(12/52)的患儿有持续蛋白尿和/或高血压,仅1例患儿处于慢性肾脏病3~4期,1例患儿为透析依赖。结论抗H因子抗体相关aHUS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4~12岁,对血浆疗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抗H因子抗体相关aHUS患儿合并CFHR1、CFHR3纯合缺失患儿复发率高,早期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和完善CFHR1、CFHR3基因拷贝数评估,对于预防疾病复发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吴丹刘小荣陈植凌晨孟群
关键词:补体因子H预后血栓性微血管病儿童
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65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临床及病理特点,现将我科1988-2002年间收治的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析如下。研究对象65例患儿男40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6个月-14.5岁,平均年龄为8.2岁...
陈植沈颖
文献传递
牛津分类与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分级在评价儿童紫癜性肾炎预后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牛津分类(MESTC评分)与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ISKDC)分级在评价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表现、短期预后和临床转归中的价值。方法病例来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儿童医院肾病科住院、经肾脏活组织检查(肾活检)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按照牛津分类与ISKDC分级对入选者肾活检标本进行病理评分。按照首发症状是否合并肾脏表现及MESTC评分、ISKDC分级分组,比较各组间患儿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用非参数相关分析评估MESTC评分与ISKDC分级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儿蛋白尿缓解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方程法分析患儿蛋白尿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男37例(47.4%),年龄(10.4±2.9)岁。依据MESTC评分与ISKDC分级分组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增生(E1,P=0.008)、节段硬化(S1,P=0.015)及ISKDCⅢ级(P=0.041)组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比例较E0、S0和ISKDCⅡ级组高;E1(P=0.015)、新月体形成(C1&C2,P=0.025)以及ISKDCⅢ级(P=0.017)组接受激素冲击治疗患儿比例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2组患儿较C0&C1组更难达到蛋白尿缓解(P=0.026)。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牛津分类评分为C2(HR=0.143,95%CI 0.020~1.046,P=0.055)可能是紫癜性肾炎患儿蛋白尿缓解的危险因素,P值为临界值。结论ISKDCⅢ级以及牛津分类中的E1、S1型紫癜性肾炎患儿更易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牛津分类中C2可能是患者短期蛋白尿缓解的危险因素。
李雪倩刘小荣姚兴凤张楠樊剑锋陈植孙嫱周楠孟群凌晨蒋也平雷蕾唐蒙蒙张贺佳李叶桐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活组织检查预后
儿童韦格纳肉芽肿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儿童韦格纳肉芽肿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0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结果、治疗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患儿中上呼吸道、肺脏受累10例,肾脏受累6例,关节、皮肤、眼及神经系统等也有不同程度受累。实验室检查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8例;5例行病理检查(肾脏1例,鼻黏膜2例,皮肤2例),均表现血管炎和(或)肉芽肿性改变,肾活检有新月体形成。7例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治疗,1例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氨甲蝶呤治疗,患儿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儿童韦格纳肉芽肿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主要累及呼吸道及肾脏,ANCA检查有特异性;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袁林陈植张桂菊沈颖
关键词:儿童韦格纳肉芽肿系统性血管炎
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改进体会被引量:5
2015年
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工具,近年来教育界普遍认为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医学专业英语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培养出学生实际的语言使用能力,强调了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权威杂志的继续教育资源,发挥校内留学生英语优势,改变考核方式,从而提高研究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刘小荣陈植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
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65例临床分析
陈植沈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