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英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9
- 2019年
- 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中,要求城市内部经济与生态耦合发展。因此,研究生态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基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揭示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2)通过分析10个城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发现生产规模指数对TFP指数的促进作用更强,生产要素与规模匹配方面处于较优水平,但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指数是提高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丁一郭青霞杜轶王海斌陈水英
- 关键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资源型城市
- 岔口流域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为了探究不同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养分保持特征,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口流域不同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实施退耕还林后的生态林地(刺槐、柏树)、经济林地(核桃林地)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并以坡耕地土壤样本为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进行不同样地0~20和20~40 cm土层养分含量的多重比较,以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性,并以修正的内梅罗公式对不同退耕还林样地土壤养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岔口流域退耕还林土壤养分含量多属于中等变异,表层(0~20 cm)土壤的各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2)不同样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表现为生态林>经济林>坡耕地;3)退耕还林样地土壤的有机质与全氮、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相关;4)流域生态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中”,经济林为“差”。该研究显示,岔口流域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保持效益总体上优于坡耕地,但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的各养分保持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生态林地与经济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综合研究,可为不同模式退耕还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 王添乐郭青霞王海斌丁一杜轶陈水英
-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林经济林土壤养分
- 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土地空间演化被引量:2
- 2018年
- 京津冀三地互相毗邻,同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位,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京津冀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次,构建了地区生态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和测算模型,提出了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最后,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土地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并给出了具体的调控方法,目标是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陈水英
-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 交口县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敏感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土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交口县为例,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交口县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16.9473×105元。在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中,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原材料这5个单项服务价值减少,水源涵养、废物处理、食物生产、娱乐文化这4个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呈现U型变化,先减后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说明交口县的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即生态系统指数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不大。
- 王海斌陈水英
-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基于GIS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变异分析——以忻州市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土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推进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驱动力,是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制约着土地的投入和产出,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及土地需求程度,而集约利用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因此,本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14个县(区、市)域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定量计算2000—2014年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GIS手段分析忻州市各县(区、市)各年度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异规律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忻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从空间上看,忻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平原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地域差距的,14个县(区、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是逐步减小;忻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
- 陈水英毕如田曹毅王海斌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GIS
- 山西省2005-2018年“三生”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究山西省不同县域"三生"功能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山西省107个县2005,201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和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动态度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三生"功能时空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1)2005—2018年山西省"三生"功能空间分异明显,生产、生活功能格局特征趋同,呈现出"平原高,山区低"的分布格局;生态功能分布特征与生产生活相反,空间格局稳定;"三生"综合功能提升明显,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局面。(2)2005—2018年生产和生态功能水平缓慢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波动变化趋势;生活功能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提升明显;"三生"综合功能持续提高,但提升缓慢。"三生"功能协调性提高,但功能单一化程度较高。(3)"三生"功能时空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三生"功能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是"三生"功能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经济因素则是"三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结论]山西省各县域需要在自然地理条件约束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促进"三生"功能各自提升与彼此协调,需要在明确各自主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发展,依托自身区域优势与资源禀赋,构建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山西省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 康庆郭青霞丁一张扬胡毅陈水英
- 关键词: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 忻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时序变化分析
- 2016年
- 本文依据忻州市2000—201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综合指数法定量计算2000—2014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投入强度对忻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最大,可持续利用状况对土地集约度的贡献较小;从时间上看,忻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结果为区域科学合理、持续利用耕地,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陈水英王海斌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改进熵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