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渝杰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 胡荣陈渝杰冯华
- “基膜-周细胞”系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陈渝杰李强John H.Zhang冯华
- 毒蛇咬伤224例流行病学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随着森林植被逐渐恢复及气候的变化,毒蛇咬伤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毒蛇咬伤患者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快,如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224例,就其流行病学及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
- 喻安永李强尹怡陈渝杰葛红飞冯华
- 关键词: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并发症病情变化伤患者急诊科
- “基膜-周细胞”系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陈渝杰冯华李强John H.Zhang
- 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脑室内积血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评价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脑室内积血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08-2012年脑室出血和脑出血破入脑室采取了脑室外引流术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术后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或单纯脑室外引流(对照)患者的预后与并发症...
- 蒋周阳张超刘丹李雨菡黄毅陈渝杰李飞胡荣冯华
-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溶栓
- 文献传递
- 硫化氢通过调控P2X7受体表达减轻脑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脑损伤
- 目的:固有免疫以及炎症反应是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中的重要因素.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能够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PRR),它在脑出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以及产生促炎因子(如IL-1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
- 赵恒立潘鹏宇杨阳葛鸿飞陈蔚翔瞿杰史建涛崔高宇刘昕陈渝杰冯华
- 青蒿琥酯预处理在防止SAH后BBB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高血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指出,高血压可使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明显增加.是否SAH前也出现BBB损伤,进而促进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实验证实,青蒿琥酯可保护...
- 左世伦陈渝杰李强冯华
- 关键词:血脑屏障损伤青蒿琥酯实验药理蛛网膜下腔出血
- 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探讨SAH早期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SAH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SAH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穿刺法建立SAH模型,于建模后24h检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假手术组不建模,处死大鼠,测定脑含水量,并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以CD11b标记)及星形胶质细胞(以GFAP标记)的活化情况。结果建模后24h,SAH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11.05±2.18)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7.85±0.33,P<0.01),脑含水量(81.92%±1.0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78.00%±0.46%,P<0.01)。SAH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域均可见大量活化的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胶质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胶质细胞活化可能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罗春霞易斌陈渝杰李博唐卫华刘智陈志朱刚冯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小神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
- 蜕皮甾酮对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损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家兔脑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9月龄雄性日本大耳兔18只,体重2.2~3.4kg,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L组)、SAH组和EDS组,每组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二次枕大池注血的方法制作SAH模型,EDS组静脉给予EDS(3mg/kg,4次/d,共3d)。通过Strong神经学评分观察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的变化。3d后处死动物,测定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组织Bax及Bcl-2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海马PI3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第1、2、3天SAH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6.00±1.79、8.00±1.90、8.00±2.37,而EDS组分别为4.16±0.75、5.17±0.75、4.83±1.17,其中第2、第3天EDS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SAH组(P<0.05,P<0.01)。3d时测定SAH组家兔脑含水量为78.6%±0.5%,明显高于L组(77.7%±0.4%,P<0.01),而EDS组经治疗后脑含水量(78.1%±0.5%)明显下降,与S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见SAH组家兔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固缩、深染,而EDS组CA1区神经元结构基本正常。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L组比较,SAH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弱,而EDS组Bax、Bcl-2表达水平与L组接近。TUNEL染色显示,SAH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而EDS组凋亡细胞数与L组接近。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AH组PI3K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L组和EDS组,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DS可减轻家兔SAH后的神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I3K途径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刘智陈渝杰陈志唐卫华朱刚王宪荣冯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蜕皮甾酮1-磷脂酰肌醇3-激酶细胞凋亡
- 微透析法观察蜕皮甾酮对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微透析的方法,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家兔海马内能量物质和谷氨酸的含量变化,了解蜕皮甾酮(EDS)对其干预的效果。方法 30只家兔分为5组,即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组(L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组(L-SAH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尼莫地平治疗组(Nim/SAH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蜕皮甾酮(1 mg/kg,4/d)治疗组(EDS/SAH 1 mg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蜕皮甾酮(3 mg/kg,4/d)治疗组(EDS/SAH 3 mg组)。比较观察微透析所测得的各组家兔海马SAH前后葡萄糖、丙酮酸、乳酸、谷氨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乳酸/丙酮酸比值(L/P)在SAH后有上升趋势。SAH后3 d时EDS/SAH 3 mg组右侧海马组织间液中L/P较其它组低(P<0.05)。谷氨酸的含量在SAH后也明显增高,10 d时达高峰。Nim/SAH组1 d和3 d右侧海马组织间液谷氨酸含量较L-SAH组降低(P<0.05),在SAH后1 d和3 d EDS/SAH 3 mg组较L-SAH组和Nim/SAH组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蜕皮甾酮能减轻家兔SAH后海马组织能量代谢的紊乱和谷氨酸的堆积。
- 刘智陈渝杰陈志唐卫华朱刚王宪荣冯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微透析蜕皮甾酮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