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秉智

作品数:189 被引量:50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交通运输工程
  • 77篇机械工程
  • 25篇医药卫生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理学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7篇动车
  • 26篇动车组
  • 26篇车组
  • 24篇吸能
  • 22篇有限元
  • 16篇列车
  • 13篇耐撞性
  • 12篇地铁
  • 11篇生物力学
  • 11篇吸能结构
  • 11篇轨道车
  • 11篇轨道车辆
  • 10篇高速动车
  • 9篇转向架
  • 9篇高速动车组
  • 9篇车体
  • 8篇接头
  • 7篇动力学
  • 7篇应力
  • 7篇无线

机构

  • 180篇大连交通大学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中车唐山机车...
  • 6篇中车大连机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大学附属...
  • 4篇中国北车集团
  • 4篇中车长春轨道...
  • 4篇中车四方车辆...
  • 3篇大连市友谊医...
  • 3篇青海民族大学
  • 3篇中车齐齐哈尔...
  • 3篇中车青岛四方...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衢州市人民医...
  • 2篇中国北车唐山...

作者

  • 188篇陈秉智
  • 36篇李永华
  • 35篇兆文忠
  • 24篇周韶泽
  • 9篇谢素明
  • 8篇何盛为
  • 7篇赵文志
  • 7篇张军
  • 6篇王剑
  • 6篇孙彦彬
  • 6篇李斌
  • 5篇宫琦
  • 5篇苏晋
  • 5篇赵鹏飞
  • 5篇张旭
  • 4篇王悦东
  • 4篇伞军民
  • 4篇田丰德
  • 4篇方旭
  • 4篇赵伟

传媒

  • 42篇大连交通大学...
  • 7篇铁道学报
  • 6篇计算机辅助工...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铁道科学与工...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焊接学报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噪声与振动控...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工程机械...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交通技术
  • 2篇2010全国...

年份

  • 6篇2024
  • 21篇2023
  • 28篇2022
  • 24篇2021
  • 17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2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地铁司机室外罩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以某型地铁司机室外罩结构为原型,设计了碳纤维司机室和碳纤维-铝蜂窝司机室外罩.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以及Optistruct求解器,分别对碳纤维司机室和碳纤维-铝蜂窝司机室外罩强度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玻璃纤维地铁司机室外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玻璃钢、碳纤维、碳纤维铝蜂窝司机室在七种工况下均不发生破坏.在同一厚度尺寸下,与玻璃钢司机室相比,碳纤维材料、碳纤维-铝蜂窝材料司机室外罩重量分别下降11.18%、43.80%,初始破坏载荷提高74.49%、26.35%,比初始破坏载荷提高96.45%、112.06%.研究内容对地铁司机室的轻量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汤海武田清文石姗姗陈秉智
关键词:夹芯结构玻璃钢仿真计算
列车防撞柱结构耐撞性设计与优化被引量:1
2022年
为提升防撞柱结构的耐撞性,基于拓扑优化方法得到防撞柱在多工况下的最优截面构型,并在显式动力学软件Ls-Dyna中建立其冲击有限元模型。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方法,构建了多胞防撞柱的比吸能与峰值力关于截面壁厚的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采用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寻优计算,得到其Pareto前沿解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新型多胞防撞柱较传统单胞结构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其吸能量与比吸能均有显著提升。
石越卿秦睿贤陈秉智
关键词:轨道车辆耐撞性拓扑优化多目标优化
多柔体车辆耦合系统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轨道车辆在运行状态下,刚柔耦合建模方式的车辆系统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以某型高速动车组拖车为研究对象,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分别建立多刚体车辆模型和由柔性轮对、柔性构架以及柔性车体结构耦合的刚柔耦合车辆模型,通过对两者在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运行线路工况仿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评价采用刚柔耦合建模方式对动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多刚体车辆计算结果,刚柔耦合车辆整体上在稳定性、运行品质和曲线通过性能等指标结果表现较差,尤其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刚柔耦合车辆在垂向方向上影响更加剧烈.
明鉴石姗姗陈秉智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刚柔耦合
两种典型动车组车轮磨耗演变规律及其动力学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对比不同线路、相同平台动车组车轮磨耗演变规律及其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速度等级250 km/h的A、B两条高速线路上运行的同平台动车组车轮磨耗进行长期跟踪测试。将实测车轮踏面与实测钢轨廓形匹配,对比分析车轮磨耗对等效锥度、接触点分布等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车轮磨耗演变规律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及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线路车轮平均磨耗速率为0.05 mm/万km,踏面磨耗分布在-20~30 mm范围内,呈现凹形磨耗;等效锥度增大速率约为0.006/万km;轮轨接触点逐渐向钢轨轨肩处靠拢,存在明显跳跃现象。B线路车轮平均磨耗速率约为0.025 mm/万km,踏面磨耗分布在-35~50 mm范围内,磨耗分布较均匀;等效锥度稳定在0.03左右,随运营里程的增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轮对横移量在10mm以内的轮轨接触点始终保持车轮踏面中部与钢轨轨顶中部接触,轮轨接触点分布均匀。随着运行里程的逐渐增大,A线路的动力学性能略有下降,B线路的动力学性能基本稳定。B线路的车轮表面疲劳指数小于A线路,车轮发生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可能性较小。
侯茂锐陈秉智成棣胡晓依孙丽霞
关键词:动车组车轮磨耗轮轨接触关系动力学性能滚动接触疲劳
基于受载情况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分析方法
基于受载情况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含焊缝的焊接结构有限元模型,按照受载情况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上加载载荷和约束;步骤2:通过结构应力法获得接头的膜应力、弯曲应力、等效结构应力和疲劳...
周韶泽郝思奇陈秉智
基于Sobol’法的轨道车辆前端吸能结构灵敏度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将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应用到轨道列车耐撞性分析当中。以轨道车辆前端吸能结构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分别以总吸能量和接触力峰值作为目标响应,采用Sobol’分析法,通过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计算各参数的一阶主灵敏度值、总灵敏度值和二阶交互效应灵敏度值,并进行分析,辨别对吸能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将简化后结构与原结构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riging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耐撞性分析的要求;Sobol’法能很好地评价该过程的灵敏度,为优化设计提供有力参考,简化优化模型。
陈秉智汪驹畅
关键词:轨道车辆吸能结构灵敏度KRIGING模型结构优化
高速动车组被动安全性和耐撞性研究
随着列车高速和重载的发展,对列车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以CRH3动车组为载体,应用碰撞仿真软件PAM-CRASH和多学科协同优化软件iSIGHT进行碰撞数值模拟分析和吸能结构优化,得到CRH3动车组在大变形碰撞时...
陈秉智郭柏龄马纪军谢素明兆文忠
关键词:CRH3动车组耐撞性吸能结构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预折叠蜂窝结构吸能特性仿真研究
2023年
通过引入周期性预折叠单元,提出一种新型蜂窝结构。建立了新型蜂窝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软件LS-DYNA对结构进行轴向压缩模拟,获得结构压缩响应与变形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结构相比,优化后的新型蜂窝结构其初始峰值力(PCF)下降24.9%,比吸能(SEA)提高12.6%,平均压溃力效率(CFE)提升40.9%,将周期性预折叠单元引入蜂窝结构中可有效改善传统蜂窝结构耐撞性能。
牛旭卢嘉茗陈秉智秦睿贤
关键词:蜂窝结构
薄壁构件的抗碰撞吸能研究与优化
随着列车高速和重载的发展,对车辆的耐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性能优越的能量吸收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列车的耐撞性能。金属薄壁构件作为最传统、最有效的缓冲吸能装置,已经在车身吸能设计的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金属薄壁构件为例,...
陈秉智伞军民孙彦彬兆文忠
关键词:耐撞性薄壁构件吸能
有限元分析:椎间盘退变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背景:颈椎的生物力学表现较为复杂,选择合适的生物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是探求颈椎损伤的诊断评估机制和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途径。目的:椎间盘退变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及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以一健康男性志愿者的颈椎为研究对象,利用CT扫描成像、CAD造型软件Solid-Works2015、HyperM esh软件、ANSYS11.0软件,建立全颈椎正常有限元模型,椎间盘高度降低合并严重退变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对颈椎的生物力学指标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整个模型共有97 705个节点和372 896个单元组成,远远超过了以前所建立的模型的单元数与节点数,并建立了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结构,而且在关节突关节等处采用了面-面接触单元,结构完整,空间结构的测量准确度高;(2)颈椎间盘退变时颈椎的运动范围及受力与正常颈椎节段相比均增加,并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3)椎间盘退变引起椎间盘及运动节段的角度增加,椎体边缘可形成骨赘;椎间盘退变引起颈椎不稳,同时不稳又加重椎间盘退变。
李斌赵文志陈秉智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颈椎生物力学椎间盘高度退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