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秉衡

作品数:91 被引量:1,366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污染
  • 30篇大气污染
  • 25篇健康
  • 14篇颗粒物
  • 14篇空气污染
  • 10篇健康危险度
  • 9篇危险度评价
  • 8篇毒性
  • 8篇污染物
  • 7篇丁酯
  • 7篇邻苯二甲酸二...
  • 7篇甲酸
  • 7篇二丁酯
  • 7篇苯二甲酸
  • 7篇城市大气
  • 6篇生殖
  • 6篇邻苯二甲酸酯
  • 5篇致突变
  • 5篇致突变性
  • 5篇细胞

机构

  • 73篇复旦大学
  • 18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上海市闸北区...
  • 4篇上海市环境保...
  • 4篇上海市计划生...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南京医学院
  • 2篇耶鲁大学
  • 2篇智利天主教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上海铁道医学...
  • 1篇泗洪县卫生防...

作者

  • 91篇陈秉衡
  • 42篇阚海东
  • 20篇张蕴晖
  • 7篇洪传洁
  • 7篇贾健
  • 6篇孟志红
  • 6篇毛惠琴
  • 6篇林玲
  • 6篇陈仁杰
  • 5篇宋伟民
  • 5篇王瑾
  • 5篇周国栋
  • 5篇郑力行
  • 4篇王彩生
  • 4篇刘志伟
  • 4篇向全永
  • 4篇黄华
  • 4篇梁友信
  • 4篇蒋颂辉
  • 3篇杨铭鼎

传媒

  • 20篇环境与健康杂...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卫生研究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上海环境科学
  • 4篇卫生毒理学杂...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国外医学(卫...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南京医学院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北方环境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环境卫生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15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3
  • 2篇1991
  • 3篇1990
  • 13篇1989
  • 1篇1987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大气污染队列研究及相关政策建议
阚海东陈秉衡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F_1代仔鼠睾丸损害的可逆性恢复特性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研究和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F1代仔鼠睾丸损害是否具有可逆性恢复的特性。方法在宫内暴露和哺乳期(妊娠1d至仔鼠出生21d),每日每kg体重0、50、250和500mgDBP灌胃染毒孕鼠(每组10只),从解剖学、病理学等角度观察DBP对不同发育阶段(出生14、21和70d)F1代雄性大鼠的睾丸损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虽然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睾丸重量及系数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较,250、500mg/L组出生14d大鼠生精上皮变薄,Sertoli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分别减少至对照组的84%和86%),并出现空泡样改变;出生21d时,Sertoli细胞数量和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但有少量生精细胞脱落;至出生70d时,个别大鼠睾丸出现曲细精管变性、生精上皮萎缩等不可逆性损害。结论DBP宫内暴露和哺乳期染毒可损害F1代大鼠睾丸Sertili细胞,但随着仔鼠的发育,DBP致Sertoli细胞损害作用具有部分可逆性恢复的特性。
张蕴晖蒋学之陈秉衡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睾丸损害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对策被引量:4
2003年
宋伟民陈秉衡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监督管理
铜对Caco-2细胞单层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铜对Caco2细胞单层细胞间通透性、P糖蛋白(Pgp)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通过测定铜暴露后细胞单层的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来反映通透性的改变;通过免疫荧光和荧光染色观察铜对紧密连接蛋白ZO1和F微丝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单层对罗丹明123的跨膜转运和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蓄积来反映P糖蛋白活性的改变。结果细胞单层顶面铜暴露(30~100μmol/L,Hanks缓冲溶液,0~3h)可导致TEER值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降低,同时伴随着F微丝的解聚,但对紧密连接蛋白ZO1无显著影响;在不影响细胞活性和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剂量下,顶面铜暴露(300μmol/L,完全培养基,24h)后细胞单层对罗丹明123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BL→AP从对照组的(737±020)10-6cm/s降低为(643±027)×10-6cm/s,PappAP→BL从对照组(123±005)×10-7cm/s增加为(341±008)×10-7cm/s,同时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蓄积量从对照组的每膜(031±001)nmol增加为每膜(050±003)nmol。结论铜可显著增加Caco2细胞单层的通透性和抑制Pgp的活性,从而推测可能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正常屏障功能。
刘志伟陈佳琳陈秉衡
关键词:CACO-2细胞P-糖蛋白
上海市某区大气污染与居民糖尿病死亡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气象因素、死亡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某区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居民糖尿病死亡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PM_(10)、SO_2和NO_2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居民因糖尿病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17(95%可信限1.000~1.033)、1.029(95%可信限0.990~1.068)和1.059(95%可信限1.000~1.118)。因此,上海市某区目前的PM_(10)、NO_2水平对居民糖尿病死亡确有影响。
阚海东贾健陈秉衡
关键词:大气污染糖尿病死亡率
全球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被引量:3
2001年
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影响全球气候模式,气候变化通过温度相关的疾病、极端天气事件、生态系统紊乱、海平面上升等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阚海东陈秉衡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全球气候
大气污染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对大气污染对人群生殖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如导致低出生体重、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出生缺陷等,及可疑危险因素的探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做...
林玲张蕴晖陈秉衡
关键词:大气污染生殖健康低出生体重早产宫内发育迟缓
文献传递
世界卫生组织对氟化物的卫生评价被引量:40
2000年
陈秉衡屈卫东
关键词:氟化物环境卫生世界卫生组织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57
2005年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大气细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与人群死亡关系的流行病学资料,以获取大气PM2.5-居民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在联机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多篇文献的综合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确定PM2.5-居民每日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建立了居民短期接触大气PM2.5污染的暴露-反应关系,即大气PM2.5浓度每升高100μg/m3,居民死亡发生增加的百分比为12.07%(95%可信区间:8.31%~15.8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暴露-反应关系,可用于我国及各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
钱孝琳阚海东宋伟民陈秉衡
关键词:空气污染细颗粒物META分析
过高和过低摄入必需微量元素的危险度评价被引量:12
2002年
陈秉衡郭红卫施玮阚海东
关键词:摄入必需微量元素危险度摄入量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