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纪春

作品数:51 被引量:562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血压
  • 13篇高血压
  • 12篇发病
  • 10篇队列研究
  • 8篇肥胖
  • 7篇心血管
  • 7篇血管
  • 7篇发病率
  • 7篇成年人
  • 6篇代谢
  • 6篇代谢综合
  • 6篇代谢综合征
  • 6篇心血管疾病
  • 6篇血管疾病
  • 6篇综合征
  • 5篇中国成年人
  • 5篇发病关系
  • 4篇心血管病
  • 4篇血管病
  • 4篇摄入

机构

  • 18篇北京协和医学...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四川省疾病预...
  • 7篇福建省立医院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市理化分...
  • 3篇常熟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杜兰大学
  • 2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51篇陈纪春
  • 39篇顾东风
  • 28篇李建新
  • 23篇曹杰
  • 19篇黄建凤
  • 17篇吴锡桂
  • 15篇段秀芳
  • 13篇黄广勇
  • 12篇李莹
  • 9篇赵连成
  • 9篇甘文奇
  • 8篇俞玲
  • 7篇邓颖
  • 7篇鲁向锋
  • 6篇谢宝元
  • 6篇刘小清
  • 6篇刘芳超
  • 6篇陈恕凤
  • 6篇徐希胜
  • 4篇曹天秀

传媒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7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华健康管理...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全国生物医药...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都钢铁公司男工主要死亡原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首都钢铁公司男工队列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对1974、1979和1980年入选的5137名平均年龄在45岁的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男工进行了全死因及冠心病、脑卒中发病死亡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8年。疾病死亡登记按MONICA方案进行。用观察人年计算死亡率,并采用我国2000年人口构成进行年龄调整。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校正的相对危险度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死亡事件760例,全因死亡率为732.9/10万人年,年龄标化死亡率为643.0/10万人年。排序在前3位的死亡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脑卒中和心脏疾病,其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31.3/10万人年、139.3/10万人年和96.4/10万人年。因恶性肿瘤、脑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4%。在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的死亡居第一位,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中排在前列的死因分别是脑卒中、冠心病、肺心病和心衰。经多因素调整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总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440(1.174-1.765)、1.615(1.370-1.904)和1.274(1.057-1.537),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是24.4%、16.5%和4.5%。结论癌症和心脑血管病是首都钢铁公司男工的主要死因,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增加总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段秀芳吴锡桂于学海郑润平李建新王建华陈纪春顾东风
中老年人群水果蔬菜摄入量与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水果蔬菜摄入量与血脂水平长期变化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队列人群2004年和2007—2008年调查资料,纳入参加两次调查的不同地区10组城乡社区人群,共4 495名,2004年时调查对象年龄为41~66岁。水果、蔬菜摄入量采用简易食物频数调查问卷获得。计算个体两次调查血清TC、TG、HDL-C、LDL-C变化百分比(ΔTC%、ΔTG%、ΔHDL-C%、ΔLDL-C%)。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2004年不同水果及蔬菜摄入组与两次调查间各项血脂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水果摄入〈250、250~499、≥500 g/周组人数分别占24.0%、21.8%、54.2%;蔬菜摄入〈500、≥500 g/d组人数分别占76.7%、23.3%。以水果摄入量〈250 g/周组为参照,250~499 g/周和≥500 g/周组ΔTC%的β(95%CI)值分别为-1.54(-2.71,-0.37)和-1.77(-2.79,-0.76),ΔLDL-C%的β(95%CI)值分别为-2.43(-4.39,-0.48)和-2.89(-4.59,-1.19);以蔬菜摄入量〈500 g/d组为参照,≥500 g/d组ΔTC%的β(95%CI)值为-1.01(-1.95,-0.06),ΔLDL-C%的β(95%CI)值为-1.83(-3.41,-0.24)。不同水果、蔬菜摄入量与ΔTG%、ΔHDL-C%无关(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水果、蔬菜摄入量与血清TC和LDL-C水平长期变化均呈负关联,未发现与TG。
李潇李莹李建新陈祚陈纪春赵连成武阳丰顾东风
关键词:水果队列研究血脂变化
农村社区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效果评估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筛查、治疗和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1991~ 1999年在北京房山农村干预社区实施心血管病卫生宣教、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高血压筛查和定期随访治疗高血压病人 ,以促进高血压管理治疗的效果。并通过人群抽样调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通过 8年干预 ,干预区男性的高血压知晓率从1991年的 34 .3%上升到 1995年的 48.5 %和 1999年的 6 2 .4% ,与对照区比较净升高 7.1% ;高血压治疗率也由1991年的 8.9%提高到 1995年的 2 3.6 %和 1999年的 40 .9% ,净升高 15 .5 % ,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区男性 ;干预区和对照区女性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也均有提高 ,但与对照区比较上升幅度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干预区男性和女性的高血压控制率也呈上升趋势 ,但上升幅度与对照区比较 ,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对提高农村高血压病人检出、治疗和控制率是有益和有效的 。
段秀芳顾东风徐希胜谢宝元黄广勇甘文奇陈纪春吴锡桂
关键词:高血压农村社区
高血压合并肥胖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肥胖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血压合并肥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社区医院门诊病人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以门诊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372人为病例组,在同一社区人群中选择血压和体重均正常者437人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运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高血压合并肥胖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发病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发病风险明显增高,父亲肥胖(OR=5.04,95%CI=3.12~8.14),父亲高血压(OR=2.46,95%CI=1.81~3.35),母亲肥胖(OR=2.55,95%CI=1.78~3.64),母亲高血压(OR=2.14,95%CI=1.60~2.86);膳食口味偏咸(OR=2.45,95%CI=1.82~3.29)与饮酒(OR=1.92,95%CI=1.37~2.68)等行为可以增加发病风险,而坚持骑车或步行上班(OR=0.64,95%CI=0.46~0.89)、饮用牛奶(OR=0.73,95%CI=0.55~0.97)等行为则可降低发病风险。病例组血脂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高血压合并肥胖可增加血脂紊乱的风险。结论将戒烟限酒、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适量运动、合理膳食作为高血压合并肥胖人群的主要预防措施;家族遗传倾向是高血压与肥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对此类高危人群加强一、二级预防。
封锦芳陈恕凤黄建凤曹杰陈纪春李建新顾东风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
基于网络调查的罗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网络调查分析罗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5月19至25日,基于“罗湖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平台,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罗湖区居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的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14 487份。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罗湖区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有8 560例(59.09%)签约了家庭医生,有12 696例知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为87.64%。无工作人群、在罗湖居住或工作时间低于5年的人群、独自居住人群、没有参加深圳医保、没听说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群签约率都远低于50%。居民签约了解程度与签约率呈正比,与其接受签约体检、中医药健康服务和健康消息推送等服务的可能性也呈正比。已签约者中有703例(8.21%)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谁,仅有9.70%的签约者接到过健康服务消息推送。结论:罗湖区中青年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及签约服务知晓率均比较高,但是享有各项服务的情况差异较大。签约率及所获得服务主要受到工作、在深圳时间、医保类型、签约了解程度的影响。
黄文静李笑丛陈晓敏林锦春郑思华陈纪春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国35~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及其可控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了解我国成人肥胖的发病率,并探讨肥胖相关可控危险因素.方法 以1998年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200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27 020名35 ~ 74岁成人的调查作为基线,进行平均7.9年的前瞻性随访,收集肥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标;以BMI (kg/m2) 24.0~27.9作为超重,≥28.0作为肥胖,分别计算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等基线相关因素后,计算各危险因素对于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人肥胖年发病率为6.97‰,女性(7.74‰)高于男性(6.10‰),北方(9.29‰)高于南方(5.10‰),农村(7.28‰)高于城市(6.52‰),超重年发病率为24.83‰.多因素调整后,与高中(12年教育)以下学历人群相比,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肥胖发病风险降低18%;中等收入人群肥胖发病相对风险是低收入人群的1.28倍;与从事中-重度体力工作人员相比,从事轻度体力工作和非在岗(家务劳动和退休)人员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2%和63%;常饮牛奶和食用中等量水果,分别可以降低38%和19%的肥胖发病,而食用较多红肉可增加肥胖发病风险,常饮花茶者肥胖发病相对风险是不饮茶者的1.34倍.结论 我国35~ 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达6.97‰.为了预防与控制肥胖流行,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鼓励喝牛奶,适量食用水果,减少红肉的摄入和花茶的饮用,尤其是在低学历和中等收入人群中.
李建新樊森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陈娜萦郭东双阮连生顾东风
关键词:肥胖发病率可控危险因素
吸烟和体质指数与肺癌发病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吸烟和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1974、1979和1980年,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首都钢铁公司5137名年龄≥18岁男性工人进行心血管疾病基线调查,于1982、1987、1993和2001年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和不同BM I水平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以1974、1979和1980年资料作为基线,进入队列950、1163和3024人,共5137人。以肺癌发病作为观察终点,共随访了103715人.a,实际随访4986人,失访151人,每个观察对象平均随访20.8a,随访率97.06%。此期间发生肺癌106人,其中97人已死亡,肺癌发病率为102.2/10万人.a。肺癌组年龄、吸烟率、饮酒率均高于非肺癌组,BM I低于非肺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等因素后,大量吸烟可增加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R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BM I的增加,肺癌发病率逐渐降低。调整年龄等因素后,吸烟工人中的肺癌发病RR随BM I升高顺序依次为1.00,0.57和0.33;剔除随访5a新发的10名肺癌患者后,吸烟工人的肺癌发病RR依次为1.00,0.52和0.33,均呈随BM I增加而发病危险降低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按吸烟与否和不同BM I分组,经调整年龄、饮酒情况后,以吸烟+低体重组为参照,不吸烟+正常体重组、不吸烟+超重和肥胖组、吸烟+正常体重组与吸烟+超重和肥胖组肺癌发病R R分别为0.25(95%CI:0.08~0.84,P<0.05),0.16(95%CI:0.04~0.74,P<0.05),0.45(95%CI:0.46~1.24,P>0.05)和0.23(95%CI:0.07~0.77,P<0.05)。结论吸烟和低体重人群增加肺癌发病危险,戒烟和保持正常体重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陈纪春吴锡桂段秀芳于学海郑润平王建华李建新顾东风
关键词:肺肿瘤吸烟
中国成人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访,以参加2000年~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15540名成人受试者作为基线,获得其每13看电视时间、身体活动情况和其他各项调查数据,2007年。2008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将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的8174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807人,女性4367人。将研究对象按照看电视时间的长短分为0-1h/d组、1.1-2h/d组、2.1-4h/d组和〉4h/d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经过平均7.0年的随访(57541.0人年),共发生2型糖尿病548例。调整年龄、性别、南北方、城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和身体活动水平后,0-1b/d组、1.1~2h/d组、2.1-4h/d组和〉4h/d组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参照组)、1.12(0.90~1.40)、1.14(0.90~1.44)和1.62(1.14~2.29).将看电视时间作为连续性变量代入模型,结果显示,每13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h,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9.2%(95%可信区间:3.1%~15.7%)。结论:每日长时间看电视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为减少糖尿病发生,成年人应控制或减少看电视时间,尤其是每日超过4h的人群。
樊森陈纪春黄建凤李建新曹杰俞玲邓颖陈娜萦徐丽华胡一河李会仓井斌顾东风
关键词:看电视时间2型糖尿病队列研究
2011年北京市成年居民身体活动与经常锻炼现状调查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身体活动与经常锻炼现状,为北京市居民身体活动的指导干预和慢性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 242名18~79岁北京市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参考2000年美国发表的"身体活动概要"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计算居民各类别身体活动代谢当量(MET),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标准计算居民经常锻炼率。依据201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设计对样本进行加权调整。结果:19 584名资料完整的对象纳入最终分析。2011年北京市成年居民每人每周职业劳动、家务活动、交通和休闲锻炼MET中位数分别为1 918、839、922、928(MET-min/周)。女性职业劳动和休闲锻炼MET均低于男性(职业劳动:1 436 MET-min/周vs 2 156 MET-min/周,P<0.001;休闲锻炼:827 MET-min/周vs 944 MET-min/周,P<0.001);老年人休闲锻炼MET(1 490 MET-min/周)高于青年人(718 MET-min/周,P<0.001)和中年人(1 162MET-min/周,P<0.001)。居民经常锻炼率仅为31.5%[95%可信区间(CI):30.7%~32.4%],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比男性不经常锻炼的风险更高[比值比(OR)=1.26,95%CI:1.14~1.40];与青年人相比,中、老年人不经常锻炼的风险较低(中年人:OR=0.54,95%CI:0.50~0.59;老年人:OR=0.46,95%CI:0.39~0.54);相比于受教育年限≤6年的居民,受教育年限7~12年(OR=0.66,95%CI:0.57~0.77)和>12年的居民(OR=0.46,95%CI:0.39~0.54)不经常锻炼的风险较低。结论:2011年北京市成年人休闲锻炼不足,经常锻炼率低。应进一步制订、创建有利于北京居民尤其女性、青年和受教育程度低人群经常锻炼的健康政策、环境,推动健康北京建设。
罗富健曹杰董忠李建新李刚陈纪春黄建凤
关键词:身体锻炼影响因素
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重复性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评价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可靠性。方法由两名测量者对23名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和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的测量。测量分为两阶段,中间间隔2周,每一阶段在同一天上午(8:30~11:00)和下午(13:30~16:00)分别进行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不同时间)臂踝脉搏波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0.992 (P<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924~0.992(P<0.01);健康受试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4~0.974(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0.672~0.973(P<0.05)。Bland-Altman图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规范的测量条件下,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的重复性好。
王梦琴顾东风曹杰陈纪春孙冬玲
关键词:臂踝脉搏波速度可重复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