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秋艳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田
  • 4篇剩余油
  • 4篇集油
  • 4篇高集油田
  • 3篇阜宁组
  • 2篇地质
  • 2篇断块
  • 2篇三角洲
  • 2篇三角洲前缘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前缘
  • 2篇沉积相
  • 2篇储层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地质因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模型
  • 1篇剩余油分布研...
  • 1篇锡林

机构

  • 5篇长江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作者

  • 6篇雷秋艳
  • 5篇胡望水
  • 4篇李松泽
  • 2篇黄鑫
  • 2篇刘一慧
  • 1篇曹春
  • 1篇陈岑
  • 1篇彭安钰
  • 1篇胡志成
  • 1篇陈婷婷
  • 1篇陈顺顺

传媒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主要发育低渗、特低渗油藏,通过研究岩心、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层内、层间、平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腾格尔组储集层整体上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利用储层各项参数对其进行了储层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并指出剩余油有利挖潜区。
胡望水雷秋艳李松泽陈顺顺陈岑
关键词:白音查干凹陷剩余油
高集油田高6断块E_1f_1—E_1f_2沉积相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取心井单井相标志的精细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特征等,确定高集油田高6断块阜宁组一段(E1f1)-阜宁组二段(E1f2)分别为一套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沉积:三角洲前缘中发育的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间湾、席状砂,滨浅湖中则识别出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滩砂、灰岩、浅湖泥4种沉积微相。对沉积微相平、剖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垂向上不同砂组在区内沉积相展布具有一定的时空演化规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生物灰岩及滨浅湖砂坝微相是油气的富集区和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
黄鑫胡望水刘一慧雷秋艳李昀龙
关键词:高集油田三角洲前缘
高集油田剩余油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高集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油藏历经多年的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趋于复杂,因此对剩余油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储层内的沉积韵律与夹层、单砂体内韵律性、沉积结构和沉积相变导致的垂向上储层性质变化,夹层的发育特征是控制单砂层垂向上注入水波及体积和层内剩余油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韵律类型、隔夹层、沉积微相与油砂体的空间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无论是在垂向上还是平面上,在夹层频率较高部位、正韵律顶部、反韵律底部、物性较差的相带,其渗流率都较低,从而形成了渗流屏障,使油气不易被驱替,形成了剩余油的富集区。
胡志成胡望水雷秋艳李松泽陈婷婷
关键词:高集油田阜宁组地质因素剩余油
应用Petrel进行储量计算的实践与认识被引量:3
2012年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储量计算结果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基于高精度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不但解决了传统容积法在进行复杂油气藏储量计算时储量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储量的分布范围。以新立—新北地区为例,在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Petrel计算出的储量值客观合理,综合运用计算出的储量值与储量丰度值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储量评价,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胡望水李松泽曹春雷秋艳彭安钰
关键词:PETREL储量计算储量丰度储量评价
高集油田高6断块阜宁组一段流动单元研究
2013年
高集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因素的综合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强,井间和层间矛盾突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应从多方面考虑。通过主因子分析优选出符合工区实际的5个地层参数作为主控参数,采用综合聚类分析方法,对目的层阜宁组一段的流动单元进行研究,将阜宁组一段储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在流动单元划分及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总结流动单元分布规律。分析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指出Ⅱ、Ⅲ类流动单元分布区具有较好的剩余油开发潜力。
黄鑫胡望水雷秋艳刘一慧李松泽
关键词:高集油田沉积相剩余油
高集油田阜宁组一段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我国早期开发的主力油田,大部分已进入高或特高含水采油阶段,但采收率相对较低,一般为30%左右,研究表明,在长期水驱后的油藏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剩余油,它们以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分布着。储层构型控制着地下流体的流动,导致剩余油...
雷秋艳
关键词:高集油田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剩余油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