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钧
-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前注射HBIG及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婴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366例,研究组186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66例),对照组180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60例)。研究组于28、32、36周肌肉注射HBIG200 IU,共3次,对照组不用药。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采静脉血1 mL,出生后24 h内注射HBIG200 IU,按0,1,6个月龄接种乙肝疫苗,5μg/次,随访至1岁时采婴儿静脉血1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出生时和1岁时静脉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HBV-DNA含量。结果(1)研究组宫内感染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1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37,P<0.05);(2)研究组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率20.4%,明显高于对照组3.3%,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25.28,P<0.01);(3)研究组婴儿HBV感染率1.1%,明显低于对照组7.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3,P<0.01)。结论:产前用HBIG和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可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提高产时感染的阻断效果。
- 郑九生张红玲夏丽琴雷钧王晨王佳春黄慧英甘雪华
- 关键词:乙肝疫苗母婴传播
- CIN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与外周血染色体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大量研究提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CIN、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但单独HPV感染不能完全引起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恶化,HPV致癌必有其他因子协同作用,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成为肿瘤学医学遗传学研究热点。研究指出宫颈浸润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有一定程度的数目和结构异常[1],我们对20例CIN患者,20例宫颈癌(I~III期)患者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研究,了解CIN,宫颈癌患者高危HPV感染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深入研究宫颈癌发生机理奠定基础。
- 潘玫雷钧
- 关键词:CIN染色体
- 氟脲嘧啶脱氧核苷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oxuridine,FUDR,氟苷)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和毒性。方法观察组(A组)25例,接受FUDR治疗;对照组(B组)30例,接受5Fu治疗。结果A、B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0%(23/25)及93.3%(28/30,P>0.05)。A组消化道反应、脱发、口腔溃疡、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FUDR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毒性较5Fu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钧潘玫
- 关键词:氟脲嘧啶脱氧核苷
- 子宫内膜癌合并输卵管癌4例报道
- <正>目的报告手术及化学治疗I期子宫内膜癌合并输卵管癌4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复习我院自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输卵管癌病案。结果 4例患者均行双附件切...
- 李隆玉涂开家雷钧程晓晓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手术治疗化学疗法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50例临床报告
- 2006年
- 潘玫汪利群李隆玉雷钧
-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妇科手术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6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资料。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采用EMA-CO化疗方案,术中行灌注化疗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联合静脉化疗。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65.39%),7例部分缓解(26.92%),2例无效(7.69%),总有效率为92.3%。随访时间12~42个月不等,近期疗效满意,其中3例带瘤生存,无一例复发。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雷钧潘玫乔志强
-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 部分性葡萄胎临床特点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潘玫雷钧
- 关键词:部分性葡萄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细胞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
- 宫颈鳞癌放化疗同步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放化疗中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患者绝经期症状、放疗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宫颈鳞癌行放化疗的患者40例,其中放化疗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后给予克龄蒙周期性治疗的患者16例为研究组,其余2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围绝经期症状、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HRT时间2-24个月,出现轻度围绝经期症状3例、无中度和重度症状出现,对照组出现轻度和中度围绝经期症状各4例、无重度症状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轻度和中度放射性直肠炎各2例,对照组轻度2例、中度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放射性膀胱炎发生。两组患者随访7-26个月,均无瘤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能缓解放化疗后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 涂开家李隆玉雷钧敖梅红李明梅程小晓
- 关键词:宫颈鳞癌激素替代治疗克龄蒙预后
- 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对妇科肿瘤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肥胖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54例。观察组66例患者采用脂肪层螺旋形缝合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法治疗,对照组88采用单纯传统间断全层缝合或间断脂肪层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切口长度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合并症等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切口脂肪液化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法相比,螺旋形缝合联合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法有助于减少肥胖患者妇科手术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减少腹部切口感染、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 李明梅李玲罗密娥李隆玉涂开家程晓晓雷钧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妇科肿瘤脂肪液化
- 羊水栓塞九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雷钧蔡庆华欧阳吁
- 关键词:羊水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