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钧

作品数:29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癌
  • 7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排斥
  • 5篇排斥反应
  • 4篇心脏
  • 4篇结石
  • 4篇肝切除
  • 4篇肝切除术
  • 4篇肝肿瘤
  • 3篇心脏移植
  • 3篇手术
  • 3篇中央型
  • 3篇小鼠心脏
  • 3篇肝癌治疗
  • 3篇肝脏
  • 2篇单克隆

机构

  • 26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9篇雷钧
  • 16篇邵江华
  • 9篇袁荣发
  • 9篇邬林泉
  • 8篇方路
  • 6篇刘天德
  • 5篇邹书兵
  • 5篇陈知水
  • 5篇王恺
  • 3篇黄长文
  • 3篇刘秀霞
  • 3篇黄明文
  • 3篇胡俊文
  • 3篇王军
  • 2篇何凡
  • 2篇罗地来
  • 2篇郑翔
  • 2篇洪葵
  • 2篇余新
  • 2篇殷香保

传媒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野生型p53基因增强5-FU对大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007年
为了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携带wt-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p53基因突变的人大肠癌细胞系HT-29及SW620,分析细胞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分别作用于HT-29及SW620细胞,另外将已转染wt-p53基因的大肠癌细胞用5-FU进行诱导,Western印迹分析上述干预条件下细胞中p53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wt-p53基因联合5-FU组及对照组中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wt-p53基因能增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wt-p53基因呈剂量依赖性关系;5-FU则降低其蛋白表达,与5-FU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而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降低在细胞预先转染了wt-p53基因时会被抑制;wt-p53基因与5-FU联合使用能提高大肠癌细胞凋亡率.结果提示,wt-p53基因可提高大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并抑制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降解,从而提高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
雷钧洪葵余新邵江华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大肠癌
胆管对端吻合联合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高位胆管损伤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损伤的术区的显露,胆管对端吻合联合胆管空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80例因胆囊及胆管手术并发的高位胆管损伤病人资料。胆管损伤病人均为Strasberg—Bismuth分型中对应为E2、E3、E4型损伤。结果术中发现并修复5例,治疗成功率60.0%;早期修复(≤2周)34例,治疗成功率79.4%;延期修复(>2周)41例,治疗成功率73.1%。胆管对端吻合联合胆管空肠吻合术(A组15例)与传统的胆管空肠吻合术(B组59例)相比较,A组与B组术后住院时间[(15.14±4.13)d vs.(20.22±9.27)d]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总例数(2例vs.32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B组胆漏例数(0例vs.1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远期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55344±12890)元vs.(65156±2870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前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术前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肝酶升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平均手术时间[(202.73±32.95)min vs.(190.26±39.32)min]、术中输血(4例vs.20例)、术中出血量[(212.00±226.66)mL vs.(225.42±238.33)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位胆管损伤病人,部分肝切除显露术区可增加手术中胆管缝合的可靠性,胆管对端吻合联合胆管空肠吻合术这一术式较传统的胆管空肠吻合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胆漏的发生等优势。
杨俊傅子轩李恩亮罗帅武王聪戈进雷钧廖雯俊邬林泉
关键词:高位胆管损伤手术时机胆管空肠吻合术术后并发症
首次应用反转录病毒仅感染分裂细胞特性构建hTERT驱动野生型p53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质粒
2008年
目的:选择只感染分裂细胞的鼠源性反转录病毒载体pLHCX作为载体,构建由hTERT启动子驱动目的基因表达的载体,实现靶向性表达。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含319bp hTERT核心启动子的phTERT-luc质粒由军事科学院郑晓飞博士惠赠,反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HCX由浙江大学朱永良教授惠赠,含1.8kb wtp53基因的质粒pCMV-Neo-BamH-wtp53由第二军医大学朱明华教授惠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2和pEGFP-C1由本室保存,对照反转录病毒质粒pLHCX-CMV-EGFP前期构建完成;端粒酶阳性人大肠癌细胞SW620、HT-29,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和端粒酶阴性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由本室保存。②实验方法:利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分别构建由hTERT启动子驱动EGFP的质粒pLHCX-hTERT-EGFP和驱动wtp53表达的质粒pLHCX-hTERT-wtp53。以质粒pLHCX-hTERT-EGFP和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质粒pLHCX-CMV-EGFP转染端粒酶阳性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和HT-29、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以及端粒酶阴性的正常人肺胚成纤维细胞MRC-5。③实验评估: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转染效率,证实pLHCX-hTERT-EGFP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特异性。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53mRNA和p53蛋白在p53突变的大肠癌细胞株SW620中表达。利用MTT检测质粒pLHCX-hTERT-wtp53对不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通过酶切证实重组质粒pLHCX-hTERT-EGFP和pLHCX-hTERT-wtp53构建成功,并通过将pLHCX-hTERT-EGFP转染SW620细胞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测序证实构建质粒中包含完整的wtp53片段。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证实质粒pLHCX-hTERT-EGFP处理后端粒酶阳性的SW620、Hela和A549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明显强于端粒酶阴性的MRC-5(P<0.05),而pLHCX-CMV-EGFP在端粒阳性和阴性的上述细胞中表达无明显
余新洪葵邓俊晖刘天德雷钧张吉翔邵江华
关键词:野生型P53基因治疗
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治疗延长小鼠同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应用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 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 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治疗组(每日注射3 g/L anti-IL-6 mAb 0.1 mL)和移植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受鼠移植术后第3、6天外周血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病理分析检测排斥反应程度,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受鼠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6I、FN-γI、L-17、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治疗组外周血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22.0±2.3)d vs(7.7±0.8)d,P<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下降(Stanford 2级);③治疗组移植心脏中IFN-γI、L-6I、L-17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5),脾脏及移植心脏中浸润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ti-IL-6 mAb治疗可抑制Th1、Th17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CD4+CD25+Foxp3+T细胞产生,抑制单个核细胞浸润并有效延长小鼠同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雷钧何凡吴敏郑翔李舒媛陈知水
关键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
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32例经验被引量:15
2012年
近几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胆道镜的熟练使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术(laparoscopictrans-cystic 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LTCBDE)的开展逐渐增多,但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1.0cm)的取石报道不多。我院自2010年1月起在LTCBDE术中运用微切开、U-100碎石技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较大结石患者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方路雷钧邹书兵黄长文傅华群
关键词:胆总管取石术胆囊管胆道镜腹腔镜结石患者
原发性肝癌中Rock 2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调节作用的研究
陈磊峰刘天德雷钧邵江华
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15例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报告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术在肝癌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对2010年2~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15例不同肝段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按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法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顺利完成解剖性肝段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30(100~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80(80~320)mL,术中均未输血,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法技术简便、快速安全,是一种理想的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方式。
罗志强邵江华邬林泉殷香保王恺周凡雷钧
关键词:肝段切除肝癌
肝段切除术治疗左肝外叶结石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肝Ⅱ段或Ⅲ段切除术治疗左肝外叶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1例左肝外叶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肝内胆管结石均局限于肝Ⅱ段或Ⅲ段。手术方法为解剖性肝Ⅱ段或Ⅲ段切除。结果病人均康复出院。21例病人随访18(2~32)个月,1例左肝结石残余。其余病例通过B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胆管炎及结石复发迹象。结论对于肝内结石局限于肝Ⅱ段或Ⅲ段胆管,而其他肝段胆管未见原发性结石及狭窄,应行解剖性肝Ⅱ段或Ⅲ段切除,不应该盲目切除左肝外叶。
陈楠邬林泉袁荣发冯潜殷中强殷香保雷钧邵江华周涛黄勇
关键词:肝脏肝段切除术
某院2017年—2021年住院患者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医院住院患者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胆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彭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0例行胆汁病原菌培养且结果呈阳性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和分析患者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980例住院患者的胆汁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9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2株(占55.0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391株(占42.04%,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和真菌27株(占2.9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5.00%),对其他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60.0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00%),对其他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高(>40.00%)。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住院患者胆汁标本中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在抗感染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李田王凤雷钧
关键词:胆汁标本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Cyclin D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雷钧邵江华
关键词:CYCLIND1恶性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