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红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晚清教育转型中学政的角色转变与裁改被引量:1
- 2012年
- 科举时代,学政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岁科考试。近代以来,对于新式人才的需要日亟,部分学政迎应变局,开始在考试和书院中增试西学。为发展新式教育,清廷废除科举,学政的角色由此转变,开始由主持考试的差官向管理教育的官员转变。但未久,清政府裁撤学政,在各省设提学使,作为督抚下属,负责一省之教育事务。这一撤旧更新的举措,体现了清代社会由以科举为重心向以教育为重心的转变,亦是晚清由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型的主要一环。
- 霍红伟
- 关键词:学政教育转型废科举
- 清代地方官学的调整与新建
- 2008年
- 在中国传统社会,地方官学的建立与发展同政治统治力的强弱与国运的盛衰密切相关,并随之而生兴衰之变。清统治者随着统治的日益稳固,在新纳入版图的地域和边疆地区也开始逐渐建立地方官学,推行儒家化政治统治。这使得该地在文化上同原有统治区域的差距逐渐缩小,促进了各地在文化上的一体性,对于在该地实行有效的政治统治起了积极作用。同时,清统治者在经济发达地区及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地区亦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和增设了一批地方官学,进一步促进了该地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政治统治。
- 霍红伟
- 关键词:地方官学行政区划
- 清代地方教官的施教方式被引量:1
- 2008年
- 清代的地方教官既包括学政,也包括府州县学的儒学教官。他们在清代的教育体系中担负着教育和教化生员的责任。但是,学政忙于岁科考试,而儒学教官也因生员散居各地并不在学宫中施行教学。那么,清代地方教官如何施教呢?从清代教官的实际活动看,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编印书籍,有的创建书院,有的惩恶劝善,通过对生员的劝谕与惩戒进行管理和约束。
- 霍红伟
- 关键词:学政惩戒教化
- 晚清教育转型与府州县学的变迁被引量:7
- 2010年
- 府州县学是清王朝教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化、礼仪、科举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其本应着重承担的教育职能却已相当的弱化。在清代,府州县学实际上并不承担对于民众的教育责任,清政府亦无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教育基本上是民间的自为行为。近代以来,随着新式教育的逐步建立,府州县学愈发在教育上处于尴尬的地位;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其所承担的科举职能亦告结束,这就使得府州县学成为了仅仅在岁时举行祭祀和行礼的冷衙。在清末教育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清政府未能对这一传统的官办教育机构进行改造和利用,导致府州县学沿着既有之发展轨迹走向了终点,遂成为了历史的遗迹。
- 霍红伟
- 关键词:教化新式教育
- 化民与从俗——国家与社会中的清代生员被引量:1
- 2013年
- 清代,国家对社会的直接控制只到县一级,对广大乡村民众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生员和绅士采用教化的方式来进行。统治者给予生员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希望他们修身齐家,进而化民成俗。然而这种理想的统治模式很难在实际中真正实现。生员往往谋求自身利益而忽视职责所在,甚而违法扰民。在日常生活中,儒家的礼仪规范往往无法贯彻到基层社会,甚而出现了生员遵从民间信仰与习俗的倾向。对此,清政府虽有种种约束,但制度的缺陷使其难以落实。
- 霍红伟
- 关键词:教化清代生员从俗政府社会
- 清代地方官学与礼仪被引量:2
- 2009年
- 清代地方官学是各地标志性的官方建筑之一,是儒家政治原则中教化思想的物化象征,亦是举行释奠、乡饮酒礼等礼仪的重要场所。清政府对各种礼的规定具体而详尽,试图通过在地方官学中举行各种礼仪行礼乐教化之实,但各地并无足够的财力依制举行,以致制度上规定的礼仪无法在实践中确实执行。
- 霍红伟
- 关键词:地方官学礼仪教化尊孔
- “君子不器”:清代生员的职业选择被引量:3
- 2014年
- 在清代,生员是进入仕途的初阶,是朝廷官员的候选,通过读书获取的是儒家经典中抽象的政治原则和统治理念,这正是统治者期望的。生员的正途是中举和出贡,但因科举名额的限制,能够在功名上获得升迁的尚不足十分之一。为此,大多数生员因无法入仕而需要在基层社会中进行职业选择,然而所读之书与所受之训练并没有提供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知识和职业技能。生员对于自己的期望是"君子不器",而不是掌握某种具体技艺的专家或工匠。由于功名和身份的原因,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担任塾师是生员的首要选择,而农工商医等职业对于生员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 霍红伟
- 关键词:生员科举士农工商君子不器
- 清代地方官学的恢复与重建——以清代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 2007年
- 地方官学在封建王朝的教化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新王朝建立后,往往会采取兴文教的举措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清定鼎之初,便要求各地恢复战争中遭到毁坏的地方官学。但由于财政拮据,没有足够的款项资助地方官学的重建,所以地方官学的恢复和重建大多是依靠地方官员和绅士、生员的捐助来完成的。
- 霍红伟
- 关键词:地方官学地方官员绅士生员
- 官绅协力与清末直隶新式教育的生成被引量:3
- 2010年
- 直隶是清末各省兴学的先锋,办理成效亦极昭著,堪为各地之模范。究其原因,极重要的一点是官绅协力。封疆大吏教育思想明确,积极倡导兴学,制定各种学堂规章,广筹教育经费,在办学方向上起着引导作用,在政策上提供了支持,在财力上提供了保障,推进了兴学活动的迅速扩展;基层的州县官员在上级的督促之下,积极筹措办学经费,创建新式学堂;士绅在新的形势下,深入、广泛地参与地方事务,对于地方官员的行动给予了有力的配合,提供了兴学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 霍红伟
- 关键词:地方官员士绅新式教育
- 颜习斋:17世纪的哲学家
- 2009年
- 颜习斋,名元,中国17世纪的哲学家。他对中国汉朝以后的学术进行了批评,通过《存学编》,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主张。
- 曼斯菲尔德·弗里曼霍红伟胡祥雨
- 关键词: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