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丽春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麻醉
  • 7篇氯胺酮
  • 4篇新生大鼠
  • 4篇受体
  • 3篇异丙酚
  • 3篇小鼠
  • 3篇氯胺酮麻醉
  • 3篇海马
  • 3篇NMDA受体
  • 3篇丙酚
  • 2篇代谢
  • 2篇血压
  • 2篇镇痛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肉苁蓉
  • 2篇神经元
  • 2篇舒芬太尼
  • 2篇鼠血清

机构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陕西省肿瘤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学部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21篇韩丽春
  • 11篇孙绪德
  • 10篇柴伟
  • 8篇高昌俊
  • 7篇张贵和
  • 5篇张惠
  • 4篇陈蕾
  • 4篇徐礼鲜
  • 4篇姚立农
  • 3篇王茹
  • 3篇武胜昔
  • 3篇杨永慧
  • 3篇纪志华
  • 2篇侯金凤
  • 2篇高巍
  • 2篇金发光
  • 2篇蒯建科
  • 2篇于代华
  • 1篇孙瑞琳
  • 1篇葛雅丽

传媒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2006西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4
  • 1篇199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乳腺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乳腺癌术后静脉自控止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乳腺癌手术60例,ASAⅠ级-Ⅱ级,年龄28岁-7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氢溴酸高乌甲素静脉自控镇痛,负荷量4mg,镇痛泵配方为高乌甲素0.2-0.3mg/kg.d(24h总量不超过16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负荷量0.05mg,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0.01mg/kg.d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镇痛泵均设置为维持量2ml/h,PCA0.5ml,锁定时间15min。对术后即刻,6h,12h,24h进行镇痛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镇痛安全有效。
曾文斌赵文晖靳娟秦玲韩丽春潘瑾
关键词:氢溴酸高乌甲素乳腺癌自控镇痛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分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监测并记录入室、诱导前、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SBP、DBP、HR、SpO2。观察从给药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到行气管插管的时间,同时观察出现插管反应的比例、出现明显低血压及血压明显波动的比例。观察并记录丙泊酚诱导的总量。结果:除S组SBP在插管中与插管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外,两组的HR、SBP、DBP在入室后、诱导前、插管中、插管后各时间点与插管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插管前P组的SBP与DBP与S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行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短于S组(P<0.05),丙泊酚的总量S组少于P组(P<0.05),出现明显低血压及血压明显波动的比例S组也明显少于P组。结论:七氟醚可以安全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
王茹柴伟韩丽春张贵和高昌俊吕苗苗孙绪德
关键词:高血压二异丙酚七氟醚麻醉诱导
麻醉药物对发育中大鼠脑形态学的影响
全身麻醉药物的中枢作用部位尚无最终定论,但已基本明确全身麻醉药主要影响突触传递功能,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产生麻醉作用.麻醉药对神经元突触膜受体通道和递质水平的影响,在中枢神经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是否会...
姚立农韩丽春蒯建科柴伟
关键词:麻醉药物脑形态学突触传递
文献传递
异丙酚诱导GAD_(67)-GFP基因敲入小鼠意识消失过程中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
2009年
探讨在系统性给予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异丙酚后诱导的意识消失作用中的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情况。GAD67-GFP阳性小鼠20只,腹腔注射异丙酚13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5min,30min,1h进行行为学评分,随后立即处死并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神经元活化标记物Fos在全脑的表达分布并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Fos与GABA能神经元的共存情况。行为学结果表明在给予异丙酚后5min和30min均能达到适度或深度麻醉效果,而1h时则处于过渡状态,行为学评分为5min时13分,30min时14分,1h时为9分。与对照组相比,Fos在海马CA1区、杏仁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梨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表达在三个时间点都有明显增加(P<0.05),在嗅球外丛状层有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注射后5min、30min和1h下丘脑腹内侧核有Fos与GABA共存,有共存的细胞占该区域Fos阳性神经元的80.3%、89.7%和91.6%。下丘脑腹内侧核GABA能神经元活化是异丙酚诱导意识消失的可能机制之一。
周扬汪伟韩丽春高巍徐礼鲜武胜昔张惠
关键词:异丙酚GABAFOS
经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与常规气管插管救治呼吸衰竭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辅助呼吸救治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方式对于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各种呼吸衰竭患者94例,回顾分析插管方式对于救治成功率、引发心跳骤停及其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气管插管(35例)与经直接喉镜经口(59例)引发心跳骤停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1.5,v=1,t<0.001)。经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在术前用药与否对引发心跳骤停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引发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经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是选择镇静药或浅麻醉药物应慎重,尽力避免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失败。
傅恩清韩丽春刘春丽刘同刚楚东岭孙亚妮金发光孙绪德
关键词: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呼吸衰竭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血清β-EP、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130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内啡肽含量、炎症因子含量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结果:(1)β-内啡肽:手术后6、12、24、36h时,观察组患者血清β-内啡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因子:观察组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氧化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含量高于对照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降低β-内啡肽含量,同时控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是肺叶切除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岳惠玉韩丽春郑全庆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地佐辛氧化应激反应
氯胺酮麻醉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全麻药氯胺酮对人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氯胺酮作用的敏感脑区,为进一步阐明全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脑葡萄糖代谢(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在氯胺酮血浆药物浓度为0.2μg/mL(镇静状态)和1.1μg/mL(意识消失)时进行扫描。结果:(1)与清醒状态时比较,镇静状态下除惊觉/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MAP、RR、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2)镇静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2.7%,CMGlu降低在丘脑、海马、额叶、枕叶和颞叶区域最为明显(P<0.05);在意识消失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8.5%(P<0.05),其中丘脑、海马、颞叶、枕叶和额叶降低更为显著(P<0.05);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氯胺酮低剂量时首先影响皮层区,较高剂量时不仅影响皮层区域的能量代谢,也影响皮层下结构,特别是丘脑和海马等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关键靶位。
孙绪德陈蕾徐礼鲜张惠柴伟张贵和高昌俊韩丽春
关键词:氯胺酮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脑代谢麻醉药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2008年
氯胺酮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具有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较轻等优点,尤其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广泛。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可阻断神经递质谷氨酸和NMDA受体的结合,使谷氨酸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产生麻醉作用。NMDA受体包括NR1和NR2两个亚单位,NR2亚单位又可分为NR2A、NR2B、NR2C和NR2D4种类型。NMD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泛,尤其在大脑皮层和海马,与认知功能有关。氯胺酮可导致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评价氯胺酮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韩丽春姚立农武胜昔孙绪德高昌俊柴伟
关键词:NMDA受体海马神经元新生大鼠氯胺酮N-甲基-D-天冬氨酸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门诊ASA1~2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55例,年龄29~65岁,分为3组,即单纯异丙酚组(P组)1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20例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20例,观察麻醉效果,用药前、用药后、苏醒后的MAP、HR、RR、SpO2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P组麻醉效果有效率为87%,PF、PS组有效率均为100%。各组给药后MAP、HR、RR、SpO2与给药前相比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P组有3例,PF组有2例出现低血氧。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与PF、PS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PF组比PS组长(P<0.05),异丙酚用量P组比PF、PS组增加(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不仅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王茹孙绪德韩丽春张贵和高昌俊陈蕾
关键词:胃镜检查麻醉二异丙酚舒芬太尼
肉苁蓉对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和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8
1993年
肉苁蓉水煎液小白鼠灌胃,可使其游泳时间延长,负荷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幅度降低。骨骼肌超微结构显示肌糖原含量丰富,运动后线粒体普遍增生、肥大,未见肿胀、空泡等。肌原纤维结构保持完整,无明显损伤。
韩丽春侯金风纪志华
关键词:肉苁蓉肌酸激酶超微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