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第二课堂
  • 3篇课堂
  • 2篇实验教学
  • 2篇介电
  • 2篇介电常数
  • 2篇化学教师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1篇第二课堂建设
  • 1篇电荷
  • 1篇电荷迁移
  • 1篇多维度
  • 1篇阴离子
  • 1篇有机发光
  • 1篇有机发光二极...
  • 1篇育人
  • 1篇育人机制
  • 1篇原子
  • 1篇社团
  • 1篇师范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韩娟
  • 2篇孙根班
  • 2篇吴玉杰
  • 2篇晋卫军
  • 2篇欧阳津
  • 1篇司书峰
  • 1篇李运超
  • 1篇魏朔
  • 1篇邓学彬
  • 1篇方维海
  • 1篇赵云岺
  • 1篇乔晋萍
  • 1篇徐娜
  • 1篇贺勇
  • 1篇李会峰
  • 1篇刘广建
  • 1篇张媛
  • 1篇申林

传媒

  • 2篇化学教育(中...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第十届中国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化学专业公费师范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卓越化学教师社团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对化学专业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中学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但目前公费师范生培养存在低年级公费师范生主动摄取教师教育知识的意愿不强,高年级公费师范生无法快速适应自身从学生向职前教师的角色转变等问题。通过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卓越化学教师社团纳入公费师范生第二课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分类别的、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活动,以实现"一、二课堂"互通共融,协同育人。2018至2019学年期间卓越化学教师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有关成效,证明这种形式符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在第一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公费师范生的各项能力。这种把社团作为第二课堂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形式,对培养各专业公费师范生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明睿韩娟
关键词:化学专业公费师范生第二课堂社团
介电常数对四溴化碳与卤离子卤键作用的影响
卤键是存在于卤素原子和孤电子对或π体系之间的非共价作用。本研究选用四溴化碳作为卤键供体,卤阴离子作为受体研究溶液中卤键的特征。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北京化工厂)纯度为99.5%。四溴化碳、正丁基氯化铵(TOKYO Che...
吴玉杰韩娟晋卫军
文献传递
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能量转移速率计算
2012年
以高精度的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及二级微扰能量校正(CASPT2//CASSCF)电子结构计算为基础,利用Frster和Dexter 2种模型,建立了能量转移速率的数值模拟方案,并将其用于2种典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分子——Pt-4和FPt的光物理过程的计算,结果发现,蓝光态到红光态的能量转移和蓝光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发光颜色的浓度依赖性,阐明了2个配合物溶液体系发射白光的微观机制.通过比较2个配合物单体和双体不同电子态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对发光颜色与溶液浓度依赖性的微观本质给出了新的理论.此外,本文建立的能量转移速率模拟方案,同时适用于其它激发态电子结构方法,因此具有普适性.
韩娟申林方维海
一二课堂协同培养卓越化学教师和化学拔尖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探究被引量:8
2022年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立足学科特点,围绕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以人才培养实际需求为核心,以改革第二课堂培养模式为重点,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科学化建设,着力推动第一、第二课堂在形式、内容、师资等方面互通、互补、互融,探索2个课堂协同合力育人新路径,有力提升了培养卓越化学教师和化学拔尖人才的育人实效。
徐娜刘广建李林璘韩娟
关键词:第二课堂卓越教师拔尖人才
介电常数对四溴化碳与卤离子卤键作用的影响
2009年
卤键是存在于卤素原子和孤电子对或刀体系之间的非共价作用。本研究选用四溴化碳作为卤键供体,卤阴离子作为受体研究溶液中卤键的特征。
吴玉杰韩娟晋卫军
关键词:介电常数溴化非共价作用阴离子原子
依托“第二课堂”多维度开放实验室,拓展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被引量:1
2024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实现实验资源的开放利用,是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介绍本中心将有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并创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实验室开放模式;通过举办丰富的实验竞赛/实践活动,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以自驱为主、崇尚创新的实践训练机会,从而切实发挥了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和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上述举措得力、育人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乔晋萍李运超南彩云张媛魏朔赵云岺韩娟李玉峰全燕苹孙根班李会峰郭少师贺勇邓学彬张家新司书峰欧阳津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验室开放模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新形势下高师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下,北京师范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确认了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当前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来的发展建议,...
孙根班欧阳津韩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