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巧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能谱CT及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随着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治疗手段的日趋多样,对该病的诊断和评估也愈加重要。与此同时,能谱成像技术逐渐兴起及成熟,临床应用愈发普及,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用途亦日渐显现。利用能谱CT改善椎间盘突出的成像质量及进行量化分析现己成为可能。从能谱CT临床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检查手段及多层螺旋CT应用、能谱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详尽的量化指标及客观、科学的诊断依据。
- 韩巧林赵卫东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变性腰椎
- 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肠道手术后腹腔脓肿的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肠道手术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 13例经开腹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B超、CT)确诊为腹腔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共留置15根引流管,经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非常有效的方法。
- 牛晓凤赵卫东吴江蔡琳贾国楠韩巧林
- 关键词:腹腔脓肿X线计算机介入
- CT能谱成像对臭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定量分析对臭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单纯LD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臭氧微创治疗,于术前及术后3-4个月行突出椎间盘GSI扫描。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组、有效组与无效组。多组突出椎间盘样本内水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突出椎间盘平均水含量与3-4个月后椎间盘突出块回缩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LDH患者中,突出椎间盘平均水含量(1 058.85±0.47)g/cm3与术后椎间盘突出块的回缩程度(14.88±15.26)mm2呈正相关(P〈0.05)。显效组、有效组椎间盘突出块含水量与无效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组与有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前突出椎间盘平均水含量与治疗后最大突出椎间盘层面突出块的面积萎缩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显效组、有效组椎间盘突出块含水量均高于无效组,可为临床疗效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 韩巧林赵卫东贾国楠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退变腰椎
-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肺部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行胸部增强CT扫描,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所有病例均行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112例中,110例得到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8.2%;并发症有气胸4例,肺出血5例,咯血4例,均不需特殊处理。结论胸部CT增强扫描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肺部占位病变诊断的阳性率高、并发症轻,可为肺部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 贾国楠赵卫东韩巧林韩承刚张泽轶
- 关键词:活体组织检查
- 宝石能谱CT碘基图对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生物治疗疗效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肝脏转移瘤(HMs)又称转移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是全身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生长所致。由于肝脏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双重血供的特点,使其易发生转移瘤。消化道肿瘤发生转移时,往往首先经门静脉转移至肝脏,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或全身放化疗,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大。目前备受关注的生物治疗方法,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细胞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极有前景的治疗方式[1]。通过宝石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可得到碘基图对基物质浓度进行测定,本实验即通过治疗前后碘含量的变化,对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生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 贾国楠赵卫东韩巧林
- 关键词:肿瘤肝转移治疗疗效生物治疗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