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油气
  • 4篇砂体
  • 4篇斜坡
  • 3篇油藏
  • 3篇歧口凹陷
  • 3篇圈闭
  • 3篇重力流
  • 3篇凹陷
  • 3篇成藏
  • 3篇储层
  • 2篇地层
  • 2篇地震数据
  • 2篇地震数据体
  • 2篇岩性
  • 2篇优质储层
  • 2篇油气富集
  • 2篇沙一段
  • 2篇石油
  • 2篇石油天然气
  • 2篇石油天然气开...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4篇饶敏
  • 6篇董晓伟
  • 6篇袁淑琴
  • 5篇马建英
  • 4篇韩国猛
  • 4篇张睿
  • 4篇周连敏
  • 3篇纪建峥
  • 3篇赵林丰
  • 3篇周凤春
  • 3篇周立宏
  • 2篇李宁
  • 2篇王建富
  • 2篇金凤鸣
  • 2篇李忠梅
  • 2篇于长华
  • 1篇李双文
  • 1篇段润梅
  • 1篇王书香
  • 1篇刘爱平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第十届渤海湾...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砂体刻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砂体刻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方法包括:根据钻井过程中检测到的砂体的厚度,确定砂体对应的敏感频率,敏感频率为对砂体检测能力最强的地震波的频率;根据敏感频率所在的敏感频率范围,...
周连敏董晓伟金凤鸣韩国猛马建英赵林丰纪建峥李忠梅林火养饶敏张睿李宁王建富
文献传递
大港南部滩海区下第三系等时格架研究
南部滩海区下第三系地层分布比较复杂.前期研究工区地层对比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井位分布不均,井数比较少,井间地层变化比较大,对比困难;断块之间地层变化大,对比有困难;断块高部位地层发育不全,缺失部分地层,增加了对比的难度...
袁淑琴王桂芝于长华陈双清饶敏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体系域沉积相隐蔽圈闭预测
文献传递
歧南斜坡沙一段中部重力流水道优质砂体分布与演化被引量:2
2016年
以沉积岩石学与地震沉积学为指导,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物性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歧南斜坡沙一段中部砂体开展细分地层对比,探讨砂体分布规律及优质砂体主控因素;利用正演技术和反演技术,刻画优质单砂体,研究优质砂体发育区分布与演化特征。提出将沙一段中部细分为4个砂组,并确定了主力砂组;受南部埕宁隆起和Ⅲ级坡折带控制,中斜坡发育重力流水道,分布东西两支砂体带;岩性对物性控制作用明显,中细砂岩物性好。歧南斜坡区沙一段中部重力流水道优质砂体具有东西两支、三期展布、四个优质砂体发育区"左右迁移,此消彼长"的分布与演化特征。
孔德博袁淑琴张文彬饶敏周凤春
关键词:重力流水道
黄骅坳陷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增储建产
周立宏韩国猛马建英董晓伟刘文钰饶敏宋舜尧王建柱周连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2、立项背景:黄骅坳陷斜坡区位于中国东部断陷盆地,成藏条件复杂,泥滩海地面条件特殊,面临成藏规律与富集模式不清、勘探目标落实不准、勘探开发成效低等理论技术难题。该成果依...
关键词:
关键词:成藏规律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被引量:10
2016年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提供了重要通道,发育2类5种地层-岩性圈闭,储盖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区与生烃中心存在的源储压差是埕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层组成的复式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方式,沉积微相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通过地层-岩性油藏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建立埕海斜坡区油气富集成藏模式,明确了北部断阶区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南部高斜坡区主要发育地层-岩性油藏。
袁淑琴董晓伟周凤春饶敏刘爱平王喆
关键词: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岩性油藏
埕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预探目标评价
袁淑琴于平于长华段润梅丁新林杨帆杨子玉饶敏
大港探区埕海地区成油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油藏埋藏浅、产量高、储量规模大,整装,是预探寻求整装效益储量和实现大港油田大发展的重要依托。为此大港油田科技信息处2007年设立《埕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预探目标评价》项目,期限...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富集规律
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区沙河街组沙二段物源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多年油气勘探表明,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本文以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区为研究区域,以沙河街组沙二段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分析方法,包括古地貌分析、轻矿物特征、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区内沙二段的物源区、物源方向及其波及范围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歧北斜坡区沙二段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北部燕山构造带、西北部沧县隆起及南部埕宁隆起,且在盆内发生交互混源。此次物源研究对该区下一步进行沉积相带的划分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钟玮饶敏伍勇林常梅林琳王宇
关键词:沙二段
歧南斜坡深层成岩演化与次生孔隙形成机制被引量:11
2014年
为在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深层砂岩中寻找优质储层,综合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成岩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孔隙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耦合关系,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包括优势沉积相带、溶蚀作用和异常高压.结果表明:深层砂岩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A1~A2亚期.机械压实、方解石胶结和石英加大是降低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达10%.孔隙度高值区,有机质生烃高峰和蒙脱石含量低值区在同一深度出现.受成岩演化控制,埋深3 500~3 900m和4 400~4 700m发育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12%),其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异常高压叠置区.根据岩性、物性和压力系数等参数将区内储层分为4类,Ⅰ~Ⅱ类储层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也是今后增储上产的主要储层.
张晶李双文王书香冀虎山饶敏
关键词:优质储层成岩演化歧口凹陷
埕宁隆起北坡沙一段重力流水道沉积过程分析
本文开展了埕宁隆起北坡沙一段中部重力流水道沉积过程分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沉积背景分析,明确埕宁隆起北坡沙一段中部重力流水道受坡折带控制,主要分布于中斜坡。研究区水道摆动明显,相变快,在平面和垂向上不断迁移,重...
袁淑琴饶敏周凤春
歧口凹陷埕海高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形成机制与开发实践——以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为例被引量:10
2021年
位于歧口凹陷南缘埕海高斜坡的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具有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及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热采和化学降黏效果不理想,难以开发动用。通过详细分析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明确油气远源运移、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幅度宽缓是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低饱和度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富集特征,指出埕海高斜坡发育的馆陶组不整合面与其上底砾岩层配置,既是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也是低饱和度含油“箱体”的载体;在刘官庄油田形成以低饱和度油藏为主,常规构造、岩性油气藏为辅,沟槽内“立体含油,整体连片”的油气富集模式。探索“水平井+CO_(2)吞吐”开发实践,累计实施水平井10口,单井平均产量由2t左右,最高上升到50t,采收率提高7.9%,大幅度改善了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的开发效果。
周立宏韩国猛董晓伟陈长伟纪建峥马建英周连敏饶敏张睿
关键词:歧口凹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