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卿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发生率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对80例弱视儿童和30例同年龄正常儿童同期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检测。结果表明儿童弱视眼的P-VEP有异常改变(潜时延长和振幅下降),而部分正常儿童亦会出现异常P-VEP,但是弱视眼的异常P-VEP发生率远比正常眼为高。单眼弱视患者其对侧眼异常P-VEP发生率与正常眼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
- 马丽卿郎林福
- 关键词:弱视视觉诱发电位发生率儿童
- 屈光不正与眼底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
- 1989年
- 屈光不正与眼底改变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鲜见较为系统全面的报告。为探讨此问题,自1982年以来,我们重点研究了各屈光不正者视盘,视盘弧形萎缩灶、视网膜、黄斑部等的变化,从而初步发现了屈光不正与眼底改变之间关系的一些规律。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6~48岁除屈光不正外无其它眼病的健康男女518例,其中男性266例532只眼,女性252例504只眼。
- 赵瑾谢毅杰马丽卿吴奕灿
- 关键词:屈光不正眼底改变色素上皮脉络膜萎缩后极部巩膜
- 调节性内斜视51例临床分析
- 1990年
-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眼肌门诊51例调节性内斜视病例的发病年龄、屈光状态、戴镜前后内斜度数的变化及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本型内斜视经非手术治疗,80%达到一、二级治愈标准(完全功能治愈或部分功能治愈).
- 沈丽萍陈偕穗马丽卿
- 关键词:内斜视调节性
- 125例弱视治愈后的立体视觉
- 1990年
- 本文总结了125例弱视患者治愈后的立体视觉恢复情况,经统计125例中有101例获得完全的立体视(占80.8%).分析与立体视重建有关因素,就诊年龄小者立体视重建率低,并随着就诊年龄增大立体视重建率有增高趋势.屈光不正性弱视其立体视重建率较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为高.立体视重建与患者性别及斜视类型无显著关系.
- 马丽卿陈偕穗沈丽萍章茹芳胡勤娣吕继光
- 关键词:弱视治愈立体视觉
- 思利巴治疗年长弱视儿童的临床观察
- 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弱视的临床实验研究,并取得初步效果,浙江巨化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儿童弱视治疗药——思利巴的闻世无疑给弱视儿童带来的是一个福音,特别是一些年长儿童弱视难以长期接受传统的遮盖疗法,且疗效较差...
- 陈偕穗马丽卿杨崇清
- 文献传递
- 屈光不正与年龄、性别、眼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2年
- 为阐明屈光不正的形成与年龄、性别、眼别的关系,自1982年我们检查了随机选择除屈光不正外无其它眼病的健康男女555例1110只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首先,在中、小学中进行普查基础上随机选择555例除屈光不正外,无其它眼病的健康男女,因考虑到年龄因素,其中部分为随机选择的门诊病人,选择标准同上。年龄6~40岁,其中男性231例462只眼;女性324例648只眼,共计1110只眼。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在标准照度下测试远、近视力。
- 赵瑾谢毅杰马丽卿
- 关键词:屈光不正年龄性别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术后远期疗效观察
- 1989年
-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简称RB)是婴幼儿最常见、最严重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常因延误诊断及治疗不当而危及生命。因此,RB病人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术后远期疗效的观察,成了眼科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将我院自1965~1985年收治的86例94眼RB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追踪观察情况报告分析于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眼别本组RB患者共86例,其中男50例,占58.14%;女36例,占41.86%;男女之比为1.39:1。双侧患者8例,占9.3%。
- 谢毅杰马丽卿赵瑾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 青少年近视发病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5年
- 随机选择除屈光不正外无其它眼病的健康学生800例,通过长达8年系统动态观察及深入研究,以探索青少年近视的发病机理。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铜及必需元素钠的含量减少,过度调节、遗传和眼轴的超长延长等因素对近视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青少年近视的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 赵瑾孙怡谢毅杰马丽卿
- 关键词:近视病因学青少年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