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
- 作品数:34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互动被引量:1
- 2010年
- 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支撑,城乡统筹发展又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之间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规划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等,同时又要辩证地处理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若干关系。唯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肩负起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
- 姜作培马亮
-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
- 南通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调查和思考被引量:2
- 2009年
-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怎样推进,国务院2009年8月已出台了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南通市从2006年底开始在江苏率先进行新农保试点,历经三年努力,参保覆盖率达95.78%,位于全国前列,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农村学习借鉴。
- 姜作培陈峰燕马亮
- 关键词:新农保
- 南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阐述和部署。从文件文本释放的信号看,这个战略承前启后、立足长远,很好地兼顾了继承与创新。本文试图从文本分析入手,找到南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避开的思想误区和实践误区,并结合南通乡村发展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 马亮
- 城乡融合理论溯源与南通实践探索
- 2021年
- “城乡融合”是新时期国内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马恩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为实践我国城乡一体、共同繁荣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南通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已经具备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下一步应聚焦要素支撑,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在人、地、钱三个融合上苦下功夫。
- 马亮
- 关键词:城乡融合
- 对生态文明与原生态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从十七大开始,到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已连续多次被写入党的最高纲领和会议决定,人们对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中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期盼。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改革、否定发展的思潮,体现在生态文明观上,就是要回到原生态。这是对生态文明庸俗化、极端化和以偏概全的理解。对原生态和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比较,对回到原生态的错误思潮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提出了生态文明不能以原生态为文明的观点,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可从原生态中得到的启示做了有益的探讨。
- 马亮
- 关键词:原生态生态文明
- 反思“新农保”推进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以江苏南通为例被引量:10
- 2009年
- 在"新农保"推进工作中,要在制度设计和工作环节上进一步体现自愿原则,要做好"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工作,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案服务参保对象,让利于民。
- 马亮
- 关键词:新农保自愿原则基金监管
- 资源配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关键被引量:4
- 2011年
-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问题,城乡资源包括职业教育资源。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城乡职业教育配置不科学、不公平、不合理,无法形成职业教育的合力,为城乡统筹发展培育更多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序、有力、有效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将其作为推进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着力点。
- 姜作培马亮
-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统筹
- 南通接轨上海关联机制的历史回顾与当下分析
- 2017年
- 南通已在接轨、融入上海的工作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关联机制,包括规划机制、组织机制、沟通机制、考核机制以及人才机制。随着接轨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机制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当下实际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 马亮
- 以技能人才助推南通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 2020年
- 本文介绍了南通市乡村产业发展概况和特点,分析了南通市乡村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症结及技能人才缺失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传承、对产业发展、对人才集聚的影响三方面。提出了以技能人才助推南通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要适应乡村产业需求,精准培养技能人才;搭建校乡对接平台,实施"一镇一品"策略;培育乡村产业裢条,夯实技能人才基础;落实技能人才落户乡村政策,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 马亮
- 必须着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被引量:2
- 2006年
- 乡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以规划为先。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特色性。制定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必须遵循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点面结合、依法行政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乡村建设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先导作用。
- 姜作培马亮
- 关键词: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