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乐

作品数:2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庄子
  • 7篇《庄子》
  • 5篇魏晋
  • 5篇文化
  • 5篇郭象
  • 3篇玄学
  • 3篇庄学
  • 2篇述论
  • 2篇魏晋时期
  • 2篇文化教学
  • 2篇教学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文化
  • 1篇东晋
  • 1篇东晋文学
  • 1篇动态模式
  • 1篇玄言
  • 1篇玄言诗
  • 1篇学理
  • 1篇学术渊源

机构

  • 21篇山东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6篇马晓乐
  • 4篇宁继鸣
  • 2篇庄大钧

传媒

  • 5篇档案管理
  • 2篇理论学刊
  • 2篇齐鲁学刊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文史哲
  • 1篇管子学刊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汉语教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州魅影
2007年
我个人更喜欢称敦煌为沙州。历史上称过“沙州”的地方不只敦煌这一个地界.敦煌的名唤及管辖范围也是变化不定,想来这里四周黄沙,大漠连天.叫“沙州”再形象贴切不过了。
马晓乐
关键词:管辖范围
《庄子》尚和思想述论
2003年
 尚和思想在《庄子》中是普遍存在的。《庄子》强调"阴阳之和"、"天人之和"、"心之和"、"道之和"以及"德之和"等,它们都与"道"密切相关。其中,"道之和"与"德之和"是《庄子》尚和思想的核心,是对《庄子》道论的补充和阐发。把握尚和思想对于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道论都是极有帮助的。
庄大钧马晓乐
孔子学院的文化功能与社会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经过近十年的历程,孔子学院建立了一种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与文化传播方式,逐渐获得了发展的独立性、范畴的完整性、群体的稳定性、机制的合理性以及成效的持续性,初步建立起国际汉语教育的网络体系,将语言推广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转换成可培植的实体,搭建起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汉语言文化资源与要素的平台。作为中外人文交流和国际教育合作的新兴价值主体,孔子学院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推动了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变,通过物化资本、体化资本和机构资本等方式促进了文化资本的累加。孔子学院所开创的基于自利和他利的互惠型国际教育合作方式是其基础型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人文交流、公共外交、文化安全等领域所产生的发展性社会价值既是基础价值的衍生,也是孔子学院作为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的体现。
马晓乐宁继鸣
关键词:文化功能社会价值
阮籍、嵇康与魏晋庄学被引量:3
2008年
魏晋时期,战乱纷扰,机变屡起,避祸全生成为士人们的当务之急。《庄子》全生保性的主张和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思想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心灵的退路和现实的出路。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将《庄子》自然无为思想与追求自然率真的人生相结合,运用《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实践了《庄子》"无用为用"的人生哲学,挖掘了庄学的政治实用价值,张扬了庄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倡导并推动了一场以庄学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思潮的到来,为魏晋时期庄学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庄学传播从个体传播到群体传播、从直接传播到间接传播的转变。
马晓乐
关键词:庄学阮籍
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
庄学研究是人文学科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庄子》成书到现在,研究者代不乏人,故而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庄学。我们研究庄学,不仅要从逻辑线索出发,精细地研读、离析《庄子》这部书,挖掘庄子思想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马晓乐
关键词:庄学魏晋南北朝玄学
庄子、郭象圣人观之比较被引量:5
2004年
庄子的圣人观否定社会现实,认为"圣人"是超越现实、还朴归淳,具有最高人格的方外之人,他强调的是对原始自然的遵循和效仿,追求的是配天地之德的至高境界。郭象的圣人观肯定社会现实,无意于彰显圣人的神性和超越,而着意于圣人与世无刃、与百姓无隙的闲恰与自得,他强调圣人要无心以临天下,既内具圣人之德,遗世离俗,又外施王者之政,涉世入俗。庄、郭圣人观的不同,体现了二者思想的本质特征,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援儒入道、以道释儒、儒道会通的学术特点。
马晓乐
关键词:庄子郭象圣人观
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理关切与教学实践
"中华文化与传播"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之一。本文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和提出的问题,对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予以全面分析。通过对文化认知与选择、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传承与传播等相关命题的...
宁继鸣马晓乐
关键词:文化教学教学实践
一钩残阳向西流
2007年
记不得是何时在央视十套上看到了《百家讲坛》之《刘心武揭密(红楼梦〉》,偶尔看看,印象便十分深刻,亦深有体会。之后,在社会上便出现了一股红学热潮以及联合声讨刘先生的红学正军。由此,我想就眼下红学界的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
马晓乐
关键词:红学红楼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体验式文化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新文科实验室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均需要匹配高质量的文化教学,这关乎理解教育的实践、国际传播的达成度和新文科框架下留学生教育教学的成效。本文以山东大学新文科实验室为例,探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体验式文化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学理与经验,并基于具体教学实践进行全面反思。
马晓乐袁凯
关键词:文化教学体验式
《庄子》与东晋文学
2007年
东晋时期,《庄子》随着玄学的兴盛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学特质,它与东晋的文学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东晋文人将《庄子》对人生哲学的思索融和到诗歌抒情之中,这不仅拓展了东晋诗歌的题材,也升华了诗歌的意境,在诗歌情景交融之外强调理与情的结合,《庄子》成为流淌在玄言、隐逸、游仙、山水等东晋文坛主要题材中的一股潜流。通过与文学的结合,《庄子》亦扩大了影响,实现了庄学传播从玄学领域到文学领域的跨越。
马晓乐
关键词:《庄子》东晋文学玄言诗游仙诗山水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