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烈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主义
  • 4篇三青团
  • 3篇战时
  • 3篇民主
  • 3篇抗战
  • 3篇抗战时期
  • 3篇抗战时期国民...
  • 3篇国民党
  • 3篇国民政府
  • 2篇党团
  • 2篇战争
  • 2篇三民主义
  • 2篇三民主义青年...
  • 2篇历史考察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抗日
  • 2篇抗日战争
  • 2篇蒋介
  • 2篇蒋介石
  • 1篇帝制

机构

  • 15篇江苏教育学院

作者

  • 15篇马烈
  • 1篇许克江

传媒

  • 9篇江苏教育学院...
  • 3篇民国档案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20世纪中...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被引量:16
1996年
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于1938年7月,结束于1947年10月,前后共存在了9年多时间。蒋介石为什么要建立三青团,国内外论者一般都认为有两个动机:一是取消国民党内的小组织,以求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二是组训全国青年,以求青年的团结和统一。前一动机的依据是康泽的回忆。最早参加三青团的筹备、后任中央团部组织处长的康泽回忆说:“全国规模的抗战开始以后。
马烈
关键词:蒋介石三民主义青年团统一战线青年组织传记文学
毛泽东何时接受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2002年
1919年 12月 ,毛泽东赴北京 4个月 ,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但并未建立起信仰。 192 0年 5月 - 11月 ,毛泽东致力于“湖南自治运动” ,其实质是改良主义。迨“自治运动”失败 ,他始觉须“另辟道路” ,终在陈独秀、蔡和森这一师一友的帮助下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时在 192 0年冬至 192 1年初。
马烈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自治运动共产党宣言
关于“党团矛盾”、“党团合并”的历史考察(上)被引量:4
2003年
导致三青团与国民党的矛盾的原因 ,一是党团关系定位歧义 ,二是三青团性质未曾明确定位。中前期党团矛盾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如人事安排 ,团员年龄及日常工作等方面。
马烈
关键词:三青团国民党
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被引量:2
2001年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国家在清朝法律的基础上 ,进行了法制建设 ,使法律初步符合共和国体和现代法治原则。宪法、刑法、民法及一系列的法令条例构成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推动了中国法制现代化 ;同时 ,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法律 ,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
许克江马烈
关键词:北京政府时期法制建设民国宪法民法《临时约法》
30年代大城市土匪问题初探
<正>20世纪20年代期间,中国严重的匪患曾像瘟疫一样蔓延全国,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进入30年代,活动于广大农村 (包括县级城市)的土匪虽然依旧存在,在某些地区甚至还十分猖獗(例如1933年在长城非武装区受日本人指...
马烈
文献传递
关于“党团矛盾”、“党团合并”的历史考察(下)被引量:4
2004年
三青团企图独立建党是后期党团矛盾的突出表现 ,受挫后的三青团仍在民意代表选举中与国民党争夺 ,对国民党造成伤害 ,以致蒋介石决定党团合并。党团矛盾本质上是国民党内亲蒋派系的权力之争。党团合并后 ,三青团实际成为国民党内一个新的派系。
马烈
关键词:三青团国民党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的重大政治举措被引量:3
2008年
抗战时期,为了确保西部地区成为战略后方基地,国民政府加强并加快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其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对西部各省的控制和迁都重庆。
马烈
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
从《蒋介石年谱初稿》看邓演达与蒋介石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马烈
关键词:蒋介石年谱黄埔军校生平民主主义革命
全文增补中
三民主义青年团与国统区学生运动被引量:7
2003年
马烈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三民主义青年团国民党政府
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 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2005年
抗日战争中,中国各党派、军队为民族大义同仇敌忾。各阶层、各界人民,包括民族资本家、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台湾同胞、各地华侨,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许多国家的友人和军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抗日战争是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马烈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反法西斯战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