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之旭

作品数:100 被引量:85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1篇痴呆
  • 39篇老年
  • 19篇老年期
  • 19篇老年人
  • 18篇症状
  • 13篇抑郁
  • 13篇抑郁症
  • 13篇精神病
  • 11篇老年期痴呆
  • 9篇阿尔茨海默病
  • 8篇老年抑郁
  • 8篇老年抑郁症
  • 8篇ALZHEI...
  • 8篇病人
  • 7篇行为症状
  • 7篇早老性
  • 7篇早老性痴呆
  • 6篇住院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机构

  • 97篇上海市精神卫...
  • 10篇复旦大学
  • 6篇山东省精神卫...
  • 5篇上海市闸北区...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北京回龙观医...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2篇无锡市精神卫...
  • 2篇苏州市广济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作者

  • 98篇高之旭
  • 26篇盛建华
  • 16篇刘福根
  • 13篇方雍生
  • 7篇陈美娟
  • 6篇徐一峰
  • 5篇翁正
  • 5篇盛尤荣
  • 4篇江开达
  • 4篇张明廉
  • 4篇柴新生
  • 4篇马永兴
  • 4篇姚培芬
  • 4篇周金娣
  • 3篇张明园
  • 3篇严和骎
  • 3篇陈耀银
  • 3篇张少觐
  • 3篇江三多
  • 3篇肖世富

传媒

  • 13篇上海精神医学
  • 1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0篇山东精神医学
  • 8篇四川精神卫生
  • 6篇临床精神医学...
  • 6篇中国新药与临...
  • 5篇实用老年医学
  • 4篇家庭用药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国外医学(精...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老年学杂志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8篇2002
  • 10篇2001
  • 11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7篇1997
  • 5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6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杉碱甲片对阿耳茨海默病记忆、认知和行为的疗效(英文)被引量:24
1995年
目的:评估石杉碱甲片治疗阿耳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双盲、平行、空白对照和随机方法,给50例阿尔采末病一日两次口服石杉碱甲片4片(每片含50微克),并给53例阿耳茨海默病一日两次口服安慰剂片4片,共8wk.所有病人都用韦氏智力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副反应量表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58%(29/50)的石杉碱甲片服用者改善了所有的记忆、认知和行为能力,而安慰剂组仅为35.8%(19/53),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X^2=5.07,P<0.05),而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石杉碱甲片显著增高记忆、认知和行为功能,是治疗阿耳茨海默病的一个有前景的药物.
徐嗣荪高之旭翁正杜尊铭徐维安杨健身张明廉童振华方雍生柴新生李淑兰
关键词:石杉碱甲阿耳茨海默病双盲法记忆
老年男女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对照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对105例(男48例,女57例)老年性抑郁症病前的生活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其发生率男女间无差异(P>0.05);用DSM-Ⅲ-R轴Ⅳ和LES评定,男女在DSM-Ⅲ-R轴Ⅳ评定无差异(P>0.05),而在LES评定女性严重度比男性重(P<0.05);男女均以躯体疾病为主,但女性“社会支持不足”比男性明显(P<0.05)。提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人均在生活事件刺激下产生抑郁症,减少社会心理应激与加强社会支持对预防老年性抑郁症将起到重要作用。
陈耀银高之旭
关键词:老年性抑郁症
Alzheimer病患者的β/A_4蛋白基因突变与载脂蛋白E ε_4等位基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为探讨 Alzheimer 病(AD)患者β/A_4蛋白基因突变与载脂蛋白E(apoE)ε_4等位基因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第717号密码子(APP_(717))的突变及 apoE 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在80例散发性 AD 患者和30名正常老年人及20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患者中,没有发现 APP 基因的突变,也未发现 APP 基因突变与 apoE ε_4等位基因相关。这提示 APP 基因突变在 AD 病因学中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顾牛范林嗣萃冯国鄞高之旭方雍生钱伊萍吴晓东江三多金通观康伟民高哲石任大明徐韬园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淀粉样Β-蛋白载脂蛋白等位基因
有没有和“忆梦返”功效相当的药物?
2004年
高之旭
关键词:忆梦返药物不良反应失眠
利培酮维持治疗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BPSD)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 15例经 8周利培酮或氟哌啶醇急性期治疗后BPSD得到缓解的病例继续服利培酮 1mg/d ,14例同类病人不服任何抗精神病药 ,两组病人均随访 2 4周。随访中 ,定期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 (BEHAVE AD)和Cohen Mansfield激越问卷 (CMAI)的评定。病人随访中如BPSD复发 (BEHAVE AD评分≥ 8分 )则作为复发病例。结果 利培酮组复发率 2 6 .6 7% (4/ 15 ) ,不服药组复发率 5 7.14 % (8/ 14 ) ;经Kalan Meier生存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通过复发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是否用药维持因素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尽管短期用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有效 。
盛建华高之旭陈美娟张明廉
关键词:利培酮痴呆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
爱维治片剂治疗阿耳茨海默病的多中心双盲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评估爱维治片剂治疗轻至中度阿耳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轻至中度AD病人68例入组,其中34例(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69±s9a)用爱维治400mg,po,tid。另34例(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70±10a)用安慰剂(淀粉)400mg,po,tid。疗程均为12wk。结果:爱维治组在认知功能、临床总体疗效方面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爱维治组日常生活功能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该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爱维治片剂治疗轻至中度AD有效且安全性好。
徐一峰高之旭马永兴翁正柴新生张明廉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爱维治双盲法
老年人精神卫生被引量:1
1991年
老年精神卫生的重要性人们对于躯体健康比较了解,且懂得怎样来保持和增强,但对心理健康的含意就很陌生。简单地说,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能按社会要求的标准来实现个人的欲念,获得生活的满足。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正常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感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自控能力,正常地评价自己的言行,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高之旭杨继宗
关键词:精神卫生躯体健康社会环境心理障碍自我感觉自我防御
长谷川痴呆量表在老年期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1992年
对100例住院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作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查。74例功能性精神病量表分为16~32.5分,平均28.1±1.0分;26例痴呆病人为1~28分,平均17.1±1.5分。其中精神分裂症量表平均分为29.9分,神经症30.9分,抑郁症28.3分,Alzheimer型老年痴呆9.1分,多灶性脑梗塞痴呆15.1分,其他痴呆23.6分。2组结果有显著差异,且此量表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等密切相关本文资料说明,对老年期精神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高之旭盛尤荣
关键词:精神病老年人
71例老年抑郁症转归的随访被引量:6
1998年
1993年1月对我中心1958~1990年12月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Ⅲ-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06例出院老年抑郁症病人进行随访,报道如下:资料病例来源1958~1990年12月出院病人中有134例被诊断老年抑郁症,按D...
高之旭方雍生盛尤荣周金娣宋友宝
关键词:抑郁症转归老年人
老年期谵妄预后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对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64例出院诊断为老年期谵妄病人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2.8年。发病年龄60~82岁,平均71.8±5.9岁。其中男37例,女27例,结果为25%完全恢复,14.1%轻度智能减退,20.4%痴呆,40.6%死亡。预后与性别,病前性格,精神疾病类型无关。常见的致死原因与感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衰竭有关。我们认为老年期谵妄预后差,死亡率高。
方雍生高之旭严和骎
关键词:精神病老年人老年期谵妄预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