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彩红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层序
  • 3篇地层
  • 3篇聚煤
  • 3篇层序地层
  • 2篇岩相
  • 2篇岩相古地理
  • 2篇三叠
  • 2篇三叠世
  • 2篇晚二叠世
  • 2篇晚三叠世
  • 2篇聚煤特征
  • 2篇聚煤作用
  • 2篇古地理
  • 2篇二叠世
  • 1篇须家河组
  • 1篇上二叠统
  • 1篇煤田
  • 1篇二叠统
  • 1篇沉积层
  • 1篇沉积层序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外生成矿与矿...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作者

  • 5篇高彩红
  • 5篇邵龙义
  • 4篇高彩霞
  • 2篇朱长生
  • 2篇李英娇
  • 2篇李长林
  • 1篇鲁静
  • 1篇阳伟
  • 1篇郭立君
  • 1篇双燕
  • 1篇闫晗
  • 1篇张超
  • 1篇汪浩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庆永荣煤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体系研究
2013年
永荣煤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分七段,其中须一、须三、须五、须七段为含煤泥岩段,主要为滨岸—三角洲沉积,须二、须四、须六段为砂岩段,主要为河道沉积。在区内钻井剖面及露头剖面沉积相分析及岩相类型的归纳总结基础上,并结合剖面结构和区域资料的分析,将研究区须家河组划分为3种沉积体系7种沉积相类型,自下而上主要沉积了一套湖滨-三角洲—河流冲积平原的沉积体系,在三角洲间湾与滨岸沼泽煤层发育较厚。
高彩霞高彩红李英娇闫晗邵龙义
关键词:须家河组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包括龙潭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其中龙潭组和吴家坪组为同期异相沉积。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及含煤特征分析,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形成于海湾(潟湖)—潮坪沉积体系,长兴组主要为浅海碳酸盐沉积。通过区内钻井剖面及露头剖面的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各种沉积体系在垂向上和平面展布上的规律分布。层序1煤层分布范围较广,基本覆盖全区。低位体系域一般不含煤层;海侵体系域发育主要煤层C25及C23,其中C25位于含煤地层的底部,分布范围广,其顶、底板均跨越不同沉积相区,具有幕式成煤模式的特征;高位体系域发育主要煤层C18+19,主要分布在重庆天府姚家岩以南至贵州习水,煤层分布稳定。层序2煤层很少,主要为海侵体系域早期发育的C16煤层,煤层分布稳定;高位体系域几乎全部为碳酸盐台地相,不含煤层。海平面的升降打破了原有的沉积环境,而形成新的沉积环境,是控制含煤沉积旋回及聚煤作用的重要因素。
高彩霞高彩红邵龙义朱长生李长林
关键词:上二叠统层序地层
重庆地区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EXXON公司"Vail"学派的观点,将晚二叠世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比较完整。层序Ⅱ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绘制各种单因素等值线图,并与单井剖面相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相结合,从点到线再到面,展开古地理分析。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了潮坪三角洲-海湾(泻湖)-潮坪-浅海沉积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其中海湾-潮坪及碳酸盐台地构成了研究区基本骨架。物源区主要来自西部康滇古陆。总体上晚二叠世研究区遭遇了一个海水自东北向西南不断侵进的过程,因此成煤环境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断向西南迁移。煤层主要发育在海湾-潮坪环境里,其次为低地残积平原。
高彩霞邵龙义朱长生双燕李长林高彩红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晚二叠世
四川盐源晚三叠世煤系沉积环境与层序地层被引量:6
2014年
晚三叠世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聚煤期,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为博大组和冬瓜岭组。根据野外露头、探槽及岩心资料的沉积学研究,博大组沉积期由于北部长枪-琪木林岛链的障壁作用,主要发育滨岸潮坪沉积,以陆源碎屑岩夹泥质、砂质碳酸盐岩为主,物源区为东南部的康滇古陆,成煤环境为潮坪沼泽;冬瓜岭组沉积期由于大规模海退并伴随周围古陆快速抬升,盆地沉积以河流-三角洲相的碎屑岩为主,成煤环境以分流间湾沼泽为主。构造不整合面在盐源地区广泛存在,表现为博大组与舍木笼组之间、冬瓜岭组与博大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下切谷砂体底部河流侵蚀不整合面在冬瓜岭组广泛发育,三段、六段底部均见河床底部滞留沉积的粗砂、砾岩。本次研究主要根据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河流侵蚀不整合面及河道砂体的发育特征等,建立了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在盐源地区晚三叠世煤系中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共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层序Ⅰ—Ⅳ)。其中层序Ⅰ对应博大组;层序Ⅱ对应冬瓜岭组一段和二段;层序Ⅲ对应冬瓜岭组三段、四段和五段;层序Ⅳ对应冬瓜岭组六段、七段和八段。这些层序中,聚煤作用以层序Ⅱ最强,其次为层序Ⅲ;在层序内部,又以湖(海)侵体系域聚煤最好,高位体系域次之。
李英娇阳伟邵龙义高彩红苏时才鲁静
关键词:晚三叠世沉积环境层序地层
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被引量:82
2013年
西南地区上二叠统赋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宣威组中、下段或吴家坪组)和长兴组(宣威组上段或汪家寨组)。本文对该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及聚煤作用进行研究,以区域不整合面、沉积相转换面以及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等为层序界面,结合石灰岩标志层向古陆方向延伸距离而显示的旋回性特征,将区内含煤岩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低位、海侵及高位体系域。层序1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主要分布在川南隆起的南北两侧,包括川东北及滇东、黔西地区;层序2形成于吴家坪阶中期,层序3形成于吴家坪阶晚期及长兴阶,层序2和层序3在西南全区均发育。三个层序的发育特征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古地理格局,当时物源区主要为西侧的康滇古陆,沉积相单元有从西到东依次为陆相冲积平原—过渡相潮坪及三角洲—海相碳酸盐台地的沉积相展布规律。成煤环境主要为河流岸后沼泽、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海湾(泻湖)—潮坪沼泽等,以三角洲体系成煤作用最强。总体上随着海水自东向西不断侵进,有利的成煤环境亦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断向西迁移,聚煤中心亦有逐渐向西迁移的规律。
邵龙义高彩霞张超汪浩郭立君高彩红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晚二叠世聚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