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东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城市
  • 2篇人口
  • 2篇综合防灾
  • 2篇快速城镇化
  • 2篇防灾
  • 2篇防灾空间
  • 2篇城市综合防灾
  • 2篇城镇化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应急避难
  • 1篇应急避难场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重心
  • 1篇主城区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网络

机构

  • 6篇西北大学

作者

  • 6篇魏东
  • 4篇唐楠
  • 4篇徐姗
  • 1篇李建伟
  • 1篇龙冬平
  • 1篇吕园

传媒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秦巴山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分区引导——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秦巴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重组。本文基于安康市的乡镇单元,采用空间分析合理划分人口集聚区的等级,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性,试图揭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人口集聚区进行策略引导。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区等级的划分可结合人口增速与人口总量;2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口集聚产生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集聚具有"马太效应";医疗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正效应,也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增的规律;交通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高程对人口聚集的影响存在负效应,并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而耕地对人口集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相关;3影响人口聚集的需求要素具有显著的差异,即经济发展需求>土地需求>便捷的交通需求>良好的医疗条件需求>低海拔需求。4对于秦巴山区来说,人口集聚的引导策略应结合"地情"进行统筹谋划,如人口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重点,人口次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人口中度集聚区以医疗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人口低度集聚区以高山人口转移为重点。
唐楠魏东吕园王子侨龙冬平
关键词:影响因素地理加权回归
基于均衡原则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评价——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18
2015年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市民提供应急避难服务的效果。本文以均匀度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服务重叠率等评价指标,并以西安为例,运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较为集中,服务重叠率高,应急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相关结论可为调整与优化西安市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合理选择新建应急避难场位址提供依据。
魏东唐楠徐姗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网络分析指标体系
基于GIS的西安市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探讨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规律,以及二者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为西安市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模拟2000—2011年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分析二者迁移变化的规律、时序及相互间作用关系。得出人口和经济重心的移动具有同向性,并与城市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同时,人口重心变动相对于经济重心具有滞后性。并据此推断西安市未来人口和经济重心将继续向北部地区移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必须重视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加强北部地区城市设施建设配套。
徐姗唐楠魏东李建伟
关键词: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城市建设
快速城镇化下城市综合防灾空间规划编制初探
随着近年来城市灾害的频频发生,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日趋严峻。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安全的要求,顺应城市综合防灾的需要,本文从城市空间层面出发,研究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提出通过风险评...
徐姗魏东
关键词:城镇化综合防灾防灾空间
基于空间效益评价的陕西省开发区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一些地方盲目"造城"的现象,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及工业用地效益水平两个方面的6项指标,对陕西省26个开发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空间效益评价与结果分析,试图揭示影响开发区空间效益的因素,进而最大程度发挥开发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1中心城市对开发区的辐射能力与城市等级、开发区和中心地的距离及承载的开发区数量相关,产业基础是影响开发区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2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技术、市场条件对开发区竞争力的影响大于原料、能源等要素;3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当与当地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及发展条件紧密结合,在不断完善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唐楠魏东
关键词:开发区主成分分析法
快速城镇化下城市综合防灾空间规划编制初探
随着近年来城市灾害的频频发生,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日趋严峻。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安全的要求,顺应城市综合防灾的需要,本文从城市空间层面出发,研究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提出通过风险评...
徐姗魏东
关键词:城镇化综合防灾防灾空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