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鹿洪友

作品数:23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油气
  • 6篇油田
  • 6篇凹陷
  • 5篇源岩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5篇盆地
  • 4篇东营凹陷
  • 4篇生烃
  • 4篇生烃动力学
  • 4篇渤海湾盆地
  • 3篇地层
  • 3篇油气藏
  • 3篇生油
  • 3篇生油岩
  • 3篇气藏
  • 3篇钻井
  • 3篇埕岛油田
  • 3篇黄河三角洲
  • 3篇层序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加州理工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3篇鹿洪友
  • 7篇肖贤明
  • 6篇高喜龙
  • 4篇郭汝泰
  • 4篇王建宝
  • 4篇陈小宏
  • 2篇操应长
  • 2篇王冠民
  • 2篇姜在兴
  • 2篇袁静
  • 2篇刘中云
  • 2篇李广雪
  • 2篇黄捍东
  • 1篇孙焕泉
  • 1篇张如伟
  • 1篇迟鹏
  • 1篇刘池阳
  • 1篇牟忠波
  • 1篇周思宏
  • 1篇李阳

传媒

  • 3篇沉积学报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工程学院...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第十一届渤海...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被引量:12
2002年
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莱洲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海陆相沉积的频繁交替,本文通过古地磁和14C测年资料对不同钻孔的晚更新世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对比,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序列。并通过27口钻井的联合对比剖面,揭示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二凹夹一隆的构造特征,对黄河三角洲发育位置和沉降特征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陈清华刘池阳鹿洪友王冠民李广雪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浅层构造沉降
应用激光探针技术评价烃源岩成熟度——以东营凹陷生油岩研究为例被引量:15
2003年
我国第三纪含油气盆地生油岩由于存在明显镜质组反射率抑制作用,长期以来,生油岩成熟度评价一直是未解决的难题。激光探针技术是目前解决这类问题较可靠的方法。应用澳大利亚石油资源研究所激光探针对东营凹陷典型烃源岩成熟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母质类型越好,抑制程度越强,Ⅰ型为0.20%~0.25%;Ⅱ_1型为0.15%~0.20%;Ⅱ_2型为0.10%~0.20%;Ⅲ型为0.0~0.1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研究结果及生油岩母质类型,建立起了应用实测镜质组反射率(MVRo)得到烃源岩校正反射率(EqVRo)的公式为:Ⅰ型EqVRo=MVRo+0.25%;Ⅱ_1型EqVRo=MVRo+0.20%;Ⅱ_2型EqVRo=MVRo+0.15%;Ⅲ型EqVRo=MVRo+0.05%。研究结果对于该区烃源岩成熟度评价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郭汝泰王建宝高喜龙鹿洪友肖贤明
关键词:油气勘探东营凹陷生油岩烃源岩成熟度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2
2003年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将干酪根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直接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存在很大风险性。生烃动力学方法可将实验生烃数据外推地质过程,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金管 高压釜封闭体系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1块Es4(2)褐色页岩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对热模拟产物4种组成C1、C1-5、C6-12及C13+生成动力学参数,采用Kinetics动力学软件进行计算,并模拟了具体地质条件下的成烃规律。将本研究结果与早期研究结果以及实际地质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吻合地质条件下生烃过程,在油气勘探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王建宝肖贤明郭汝泰鹿洪友高喜龙
关键词:生烃动力学烃源岩东营凹陷
胜利浅海油田钻井液技术应用与探讨
为了进一步加快胜利油田海上勘探开发速度,根据目前现场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海上油田保护环境和保护油气层相协调一致的钻井液技术发展方向,并且在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中,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鹿洪友赵学友胥洪彪
关键词:钻井液环境保护油气层保护
文献传递
层序地层学应用于陆相湖盆中隐蔽油气藏的成因解释被引量:22
2004年
研究表明 ,赋存于沉积地层中的油气藏与各种级别的层序地层界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陆相盆地中油气受层序界面、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以及更次级的层序地层界面的影响与控制 ,形成不同类型的隐蔽型油气藏。因此 ,从层序地层和沉积过程的角度解剖含油气盆地中不同构造和古地理单元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机理和油气藏类型 ,分析主要层序地层界面对沉积地层中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层序地层和沉积过程的角度解剖陆相盆地中不同古地理、古地貌单元隐蔽油气藏形成的机理和油气藏类型 ,阐述主要层序地层界面对油气藏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并进一步对不同成因类型的油气藏提出简要的分类方案。
鹿洪友操应长吴明荣肖贤明
关键词:层序地层隐蔽油气藏油藏分类陆相盆地
胜利油区新北油田馆上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被引量:18
2009年
主要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参数计算及测井资料解释等手段,以揭示胜利油区垦东凸起北坡新北油田馆上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为目的开展工作,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馆上段为分汊河相沉积。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普遍具有明显过渡段而显示与辫状河心滩相似的特征;平均河道弯曲度大于1.7,二元结构发育,具有曲流河的某些特征;以河岸抗冲性中等,决口扇较为发育而有别于网状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馆上段分汊河沉积相模式:包括河床、堤岸、河漫/洪泛平原及废弃河道亚相,组成下粗上细的正旋回。其中河床亚相砂坝微相是分汊河相的沉积主体,其次为堤岸亚相决口扇微相和废弃河道亚相。河床亚相砂坝顶部多直接覆盖洪泛平原泥质沉积。新北油田宏观上油气分布受构造控制,微观上油气富集主要受分汊河道砂体的控制。分汊河相的发现与提出有助于新北油田精细砂体预测和优化整开发方案,也为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和可借鉴的地质模型。
袁静鹿洪友高喜龙时丕同
关键词:相模式馆上段新北油田胜利油区
黄河三角洲发现海底刺穿被引量:1
1997年
现代黄河三角洲发现海底刺穿。刺穿体分布在废弃三角洲叶瓣水下斜坡的下部,与海洋侵蚀有关。刺穿是河口沙坝之下软弱的前三角洲沉积层流动造成.软弱层及其刺穿体对海洋工程设施危害极大。
李广雪姜玉池魏合龙戴勤奋李阳鹿洪友周思宏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层特征
桩海古潜山裂缝预测的方法研究——以胜利油田桩海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裂缝性油气藏的产量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比重较大,对裂缝性油气藏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界的热点。由于裂缝分布复杂,其识别工作便成为研究中难题。从胜利油田桩海区块的古潜山裂缝的实际资料出发,利用小波分频处理和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等方法,对地震记录进行处理,一方面不仅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压制噪音,突出了有效波,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构造与储层特征,并达到预测裂缝最优的目的。
鹿洪友陈小宏张如伟
关键词:二维小波变换多尺度边缘检测
应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研究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成藏地质时期被引量:9
2004年
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油气成因与成藏较复杂,对成藏期次与时间一直存在疑问。本研究应用多冷阱热解气相色谱仪及相匹配 的Kinetics软件,研究了该盆地典型Es3与Ed2暗色泥岩生烃动力学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油田油源区埕北凹陷与沙南凹陷生油 岩生烃史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埕北凹陷Es3生油岩主体在5Ma后才开始明显生烃,目前C+13转化率已达0.65左右;沙南凹 陷Es3生油岩生烃作用发生在2Ma以后,现今C+13转化率在0.24左右,这2个凹陷Ed2生油岩尚处在未成熟阶段。埕岛油田主体 存在2个有效的油气聚集系统:潜山—东营组下段与东营组上段—明化镇组。结合这2套油气聚集系统地质与地化特征,研究认 为:下部潜山—东营组下段油气聚集系统油气主要来源于埕北凹陷Es3生油岩早期生成的油气,上部东营组上段—明化镇组油气聚 集系统油气来源于埕北凹陷Es3生油岩在较高成熟阶段生成的油气。沙南凹陷Es3生油岩可能对斜坡带潜山油气藏有一定贡献。
陈永红鹿洪友曾庆辉肖贤明TANG Yong-chun
关键词: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埕岛油田渤海湾盆地
断陷湖盆沉积作用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湖盆沉积作用受气候、构造、沉积物供给条件、海平面升降变化等因素控制 ,将水深变化 (水深加深为正值 ,水深变浅为负值 )与盆地基底的沉降幅度 (上升为负值 ,下降为正值 )、绝对湖平面垂直变化 (上升为正值 ,下降为负值 )和沉积物厚度的关系浓缩为一个简单的沉积作用基本方程 ,其中各参数取某时间段内的变化值。结合对该基本方程及其各参数含义的讨论 ,综合解释湖盆层序界面的形成机制和湖退、湖进作用的原理。气候变化、构造抬升、断陷盆地中差异沉降运动等因素是控制层序界面形成的三大成因机制 ;根据湖退现象的作用机制 ,湖盆中也存在正常湖退和强制湖退两种类型 ,沉积物过量充填引起湖盆发生正常湖退作用 ,相对湖平面下降导致湖盆发生强制性湖退作用。图 4参
鹿洪友操应长姜在兴
关键词:湖盆层序界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