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佑庆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自控镇痛术对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皮下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58例晚期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控泵皮下注入40mg吗啡和20mg咪唑安定的混合液50mL,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肌注0.1~0.2mg/kg的吗啡和20mg的安定才进行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评估两组镇痛效果,并且统计患者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要明显优于传统方法(P<0.05)。结论经皮自控镇痛术对癌症的晚期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 黄佑庆唐曙光藏诗旷
- 关键词:疼痛镇痛视觉模拟评分
- 经皮穿刺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1年9月,16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或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评价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167例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8.8%。与治疗前VAS评分(7.8土0.4)相比,治疗后VAS评分(1.5±0.3)降低(P〈0.01)。结论:经皮穿剌单极水冷射频模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效果确切又较为理想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
- 吴大胜黄佑庆崔健君刘延青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
- 病人自控镇痛的吗啡血清浓度变化及特点
- 1999年
- 万林骏黄青青黄佑庆蔡瑛万晓红
-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吗啡血药浓度
- 地氟醚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地氟醚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老年手术病人 30例 ,ASAⅠ~Ⅱ级。硫喷妥钠、琥珀胆碱、芬太尼诱导插管后 ,经口插入经食管多普勒心输出量测定仪。观察不同MAC地氟醚对老年病人的CO、PV、HR、FTC、CVP、CI、MAP、SVR的影响。结果 与吸入前相比 ,MAP、SVR在 1 0MAC、1 5MAC及 2 0MAC时显著下降 (P <0 0 5或 0 0 1) ,HR、FTC在 0 5MAC时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在 1 0MAC、1 5MAC及 2 0MAC时显著增加 (P <0 0 5或 0 0 1) ,CVP在 0 5MAC、1 0MAC、1 5MAC及 2 0MAC时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CO、PV、CI在 0 5MAC、1 0MAC、1 5MAC及 2 0MAC时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地氟醚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 ,由于老年病人代偿能力下降 ,在 1 0MAC以上浓度时 ,应注意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 角述兰杜斌兰颖捷黄佑庆黄青青
- 关键词:地氟醚老年人血液动力学剂量效应关系麻醉药
- 加巴喷丁药理学及其在神经痛治疗方面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加巴喷丁化学结构与抑制性神经传导物质GABA同源,其抗痛觉异常和抗痛觉过敏特性对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很有效,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黄佑庆
- 关键词:加巴喷丁药理学神经痛
- 体外冲击波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214例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网球肘63例、肩周炎106例、跟痛综合征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7例。观察组以患者的疼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加以按摩和药物等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的总优良率为87.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方法。
- 黄佑庆臧诗旷张正玲于晓彤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软组织损伤疼痛
- 应用蛋清实验探讨脉冲射频的频率及温度参数的安全性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体外应用蛋清实验探讨调节脉冲射频的频率及温度参数的安全性。方法:用Baylis疼痛射频治疗仪自动脉冲射频模式下分别设定脉冲射频的频率为2 Hz和4 Hz,不同频率下分别设定温度为42℃、44℃、46℃、48℃、50℃、55℃、60℃、70℃和80℃;在37℃恒温水浴箱内进行新鲜蛋清实验。记录组织实际温度、电压和电阻。结果:频率为2 Hz时,随设定温度的升高,组织最高可达51±1℃、脉冲电压最高可达83±1 V,各温度组均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热凝物。频率为4 Hz时,随设定温度的升高,组织最高可达72±1℃、脉冲电压最高可达75±2 V,设定为60℃、70℃和80℃时穿刺针周围均可见热凝物形成。结论:频率2 Hz同时升高设定温度可升高射频电压;频率4 Hz同时升高设定温度60℃以上可发生组织变性,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
- 罗芳于晓彤李多依黄佑庆吴大胜崔健君刘延青樊碧发
- 关键词:脉冲射频电压
- 超声引导在肌肉及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肌肉及骨骼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2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162例肌肉及骨骼疾病患者随访均未出现出血、感染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而且疗效显著.结论肌肉骨关节疾病的超声引导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黄佑庆马永红
- 关键词:超声肌肉骨骼系统
- 经皮穿刺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09年2月~6月自协作组内选取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美国Hydro-Cision公司生产的SpineJet(脊柱椎间盘水刀)在C型臂X线机、CT或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观察并记录术后15天、30天、90天、150天、210天和270天的疗效。结果:用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估,术后15天、30天、90天、150天、210天和270天的疗效优良率分别是56.5%,82.6%,88.4%,98.6%,98.6%,98.6%,治疗效果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
- 王文于晓彤崔健君吴大胜罗芳黄佑庆刘建英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 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行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时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内患者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间盘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满意,值得开展深入的前瞻对照研究。
- 黄佑庆宁亚陈瑞霞丁晓宁刘延青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脉冲射频近期随访